是不是不符合物理規律的物體就不存在?

江益焱


不符合物理規律的物體確實不存在,但不代表“某種東西”不存在。

因為“物體”本身就是一個物理概念,但我們現在知道的物理概念卻無法解釋一些確定的宇宙現象。也就是說,宇宙中存在著一些我不知道的“東西”,這些“東西”不遵守我們的物理規律,因此不能稱為“物體”但確實存在。

而這些“東西”中目前最出名的就是暗物質了,現在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尋找它。

但在大眾媒體中,對暗物質的宣傳顯然已經扭曲了。或者應該說“暗物質”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甚至具有誤導性,因為它並不是一種物質。

很多媒體都在討論暗物質是否存在,但其問題根本不是暗物質是否存在。

暗物質的說法不合適

根據相對論,宇宙中的引力其實都是大質量的天體扭曲時空產生的,那某去宇宙區間內的總引力應該與該區域內的所有天體質量有關。

但科學家們在測量整個銀河系的總引力時,發現當把銀河系內所有恆星、行星、衛星、星雲、黑洞等天體計算完後,還有85%的引力不知道來源。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計算誤差。

於是,科學家們開始思考這麼龐大的引力是怎麼來的?

為了解讀這些引力的來源,才假設出了“暗物質”,但實際上科學家們出來測量出了引力,沒有其他任何屬於物質的數據。

更確切的說,它更應該叫做“暗引力”吧,即不明來源的引力。

但現在它被貼上了“暗物質”的標籤,這個“物質”的標籤,反而誇大了對描述這一不明來源的引力現象的真實見解或認知。

人們會不知覺地用一些物理概念去判斷或否認,實際上這些先入為主的概念是不正確的。至今為止我們對它一無所知。

它可能更適合一些沒有物理參考標準的名字,比如“張三”“李四”或“王麻子”


所謂的暗物質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暗物質其實是科學家們在測量銀河系時的產物。

科學家們把整個銀河系看作一個整體,通過一系列約翰尼斯·開普勒、艾薩卡·牛頓以及愛因斯坦的複雜方程式算出銀河系的轉速。

比如銀河系通過左邊的轉速,就能得出右邊的引力是多少,這裡應該有多少質量。

而且質量越高,旋轉的速度越快才對,但當科學家通過轉速推導出來的質量數值,卻遠遠超過了實際上我們能探測到的銀河系裡所有天體的質量之合。

而科學家們又測不出剩下大部分本該存在的物質的物理屬性。所以才有了“暗物質”的標籤。

實際上,它們只是一種計算結果,科學家們並不知道它是否是一種物質,只知道無法用任何已知方法檢測出它罷了,能測量的只有引力。

對暗物質的不同看法……

目前,我認為大家都有點向粒子族、亞原子的方向去研究,但它幾乎沒辦法和我們已知的粒子即和那些“普通物質”聯繫起來。

“暗物質”的稱謂也說明了這一點,暗示它是一種“物質”,一種不會與我們所知的任何粒子相互作用的粒子?

當然,在我們現在已知的粒子體系中,也有粒子間的作用非常微弱或不存在的例子。

比如中微子這種像幽靈一樣的粒子,瀰漫在宇宙之中,幾乎不與我們熟知的物質反應,然而它是那些我們已知的存在,並且能夠探測和相互反應的粒子族的一部分。

所以,在我們熟悉的粒子族中都能存在部分難以捉摸的粒子,那在整個另一套不可知的粒子種類中,不難想象也許它們沒有任何粒子會在乎我們。

它們穿過我們,好像我們根本不存在,就像我們共用一個宇宙,但它們有它們的世界,我們有我們的世界,互不干擾,卻可以通過整個宇宙的引力,來表達自身世界的存在。

除了引力方面,我們無法檢測到其它任何反應。

這裡說的“反應”顯然是指它們並不是把類似原子、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物質。它們不以任何我們已知的重要方式與我們反應。

它們似乎自己相互之間也不起反應。因為自我反應能讓它們積累起來,就會出現暗物質行星、暗物質星系,而不是通過引力感覺到的到處都是。

它們似乎沒有類似原子鍵和分子鍵的連接,只會相互穿過,只能形成一種質量區,而不能真正聚合。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發現暗物質在宇宙中分佈十分廣泛的原因。

總結

所謂的暗物質可能就遍佈我們的身邊,但卻不相互反應。而且它們不是濃縮到一點,形成像石頭一樣的東西,更像另一個世界的一種場態,不符合任何物理規律。


想法捕手


沒有看新聞呀,黑洞裡邊所有現有的物理規則定律都不適用。


五洲探秘


那是人類的認知角度的問題,看過一句話,我們得出某個星球不適宜居住,原因是沒有水,太熱,站在外星人的角度看地球不合適生存,原因是太冷,溫度不合適!所以都是角度問題

就好像神學,其實我們理解不了就可以推向神學


豌豆射手BiuBiu


不是,人類不瞭解不知道的物理規則無窮無盡


弄玉紫蘭軒


物理知識本來就是從物質總結出來的,應該也全是錯的或者說是不準確的,我個人認為哈。但是在人類這個認知範圍內還是可以應用的


心晴才有笑容


題主含義完全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