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有什麼捷徑?

專業書畫定製


捷徑,我還沒發現。

彎路倒是發現了好幾條。

希望你別走這些彎路。

第一條彎路:不臨帖,自己瞎寫。

第二條彎路:不好好臨帖,淺嘗輒止,又亂畫去了。

第三條彎路:同時臨多種帖,那一本都沒臨出個樣子。

第四條彎路:臨帖用力過猛,追求數量,務虛不務實。

第五條彎路:過早追求名氣,包裝自己,耗費錢財。

第六條彎路:急功近利,一個不小心走了江湖書法路線。

第七條彎路:死臨帖,缺乏同行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眼界太窄。

第八條彎路:孤芳自賞,不重視行業高手的指點,進步太慢。

第九條彎路:只寫字,不學習研究書論,學了半天還在表皮上蹭。

第十條彎路:不重視文化修養的提高,淪為寫字匠。


屯元國學文化


書法有捷徑嗎?我覺得遇到良師益友相對於自學者來說可謂是捷徑。儘管如此,仍需自己不懈努力才得大成。因而,書法之路是沒有大的捷徑,明師提攜或可少走彎路。

本人簡軍海(頭條號娛滿堂 書法閣),練字伊始全憑一股興趣堅持,練字多年來始終筆不離手,看見空的的紙就想寫兩筆,書本上的空白處也全是字,不知有沒有書友有我這樣的感受,所以興趣是練字前提,被逼著練字是沒有多少進步的。





掌握漢字的結構規律可以算是練好字的小捷徑,許多人卡在了這一關。其實,這練字的規律既要多練,更要多動腦去悟,如多橫多豎要等距,這一規律說著容易卻往往被忽視,檢查你的字,肯定有這樣的問題,這個規律弄懂了,你的字會馬上改觀。此類規律很多,下功夫都弄懂了再寫不好那才怪!

總之,練字不是高大上,只要有靜心有恆心,勤動腦多動手,進步是很快的,要相信自己,勉勵自己!











有興趣的書友可以加我深入交流練字技巧!(jjhjfc123)


軍海書法工作室


書法練習的捷徑 = 正確的書寫工具 + 正確的臨帖方法 + 堅持不斷的練習

正確的說,書法練習是沒有什麼捷徑可言的,正確的練字方法就是捷徑,因為許多入手書法的同學不知道從何下手,就是小白階段,經常出現的狀況就是買本字帖,不停的描紅,結果練習十幾天之後發現沒啥效果,於是果斷放棄,還說一句練字沒效果。其實不然,這樣看來其實對的方法就算捷徑了。

1、正確的書寫工具

練字工具,無非筆墨紙硯,初學者沒必要選擇太貴的,但是也不能太次,連牌子都沒有,那樣練字倒是會讓你信心很受挫的。毛筆、練字用紙、墨水三者都有眾多品牌。選擇其中一種入門級別即可使用。後期再更換也不急。

  • 毛筆:分為狼毫、羊毫、兼毫三種,這裡推薦一款北京王一品齋品牌的毛筆使用,這是羊毫。

  • 書法用紙:分為熟宣、生宣、毛邊等等,推薦使用熟宣即可。不貴,一刀估計也就幾十塊。
  • 墨水:分為一得閣、雲頭豔、黃山松煙等品牌,正常推薦一得閣即可。

2、正確的臨帖用筆方法

正確的練字方法主要講一下起筆、行筆、收筆這三點,具體詳細來講的話,建議去學習田蘊章老師的書法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這裡系統煩人講述瞭如何選筆、握筆、行筆、點畫書法、如何出鋒、如何臨摹等細節。

  • 起筆:“橫畫直落筆,直畫橫落筆”,這樣起筆開頭不會出現虛尖,顯得含蓄;開頭部分形象完美,筆毫鋪開,以便中豪行筆。

  • 收筆:“有住必收,無垂不縮”,也就是筆畫寫到尾部時,要將筆鋒輕輕抬起,起作用可以使筆畫尾部形態完美,達到首位相連;也可使筆毫還原,做好下筆準備。

  • 行筆:中鋒行筆,“令筆鋒常在筆畫中行”,起筆略側著筆管將筆毫入紙,然後使用腕力,將筆管扶正,豎立,這時開始行筆,就是中鋒行筆。

3、堅持不斷的練習

養成習慣需要21天,那麼同樣的練習寫字也需要養成習慣,讓練字成為愛好,將有利於更好的練習和進步。練字期間注意以下幾點:

  • 一旦選定字帖,切勿更換,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方法和筆法,更換就會導致錯亂。

  • 練字是字寫大一點,起碼要超過字帖上的字大小,這樣才有助於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並糾正。

  • 先練習常用字,比如點名、顏色等等,這些常用字可以在平時寫字時進行鞏固練習。


我是手寫咖,關於書法練字方面問題,歡迎隨時私信!記得先關注我喲!


手寫咖


小妹認為,書法有捷徑。


小妹學習書法十幾年來,感覺一直是被推動的。從小是父母主張有個興趣,再後來真的喜歡上了書法,一直到後來上大學,讀研再到就業,一直沒有離開書法。

回首走過的這段路,其實有很多捷徑。

  1. 因為是女子,感覺佔據了耐心的優勢,個人感覺心浮氣躁的人不太適合書法;

  2. 道路中,遇到了良師。小的時候,啟蒙老師是當地書法很有名氣的老先生,不算名師,但至今受益。大學後就是進行了全國書法專業很靠前的院校,一直受到導師的專業指點,進步的比較快;
  3. 氛圍,都是書法專業的同學,大家一起研修,並且都是很上進很有造詣的孩子,各具風格,潛在的推動力也很大。
總而言之,小妹覺得別走彎路就是捷徑,從入行的開始就應該有一顆堅持到老的決心,再加上有老師指點,總能收穫滿滿滴。


墨曉妹


我來分享一下吧,書法的捷徑在於入古。入古就是先學會古人的筆法,再學習氣韻。中國書法二王是兩座高峰,學習二王筆法被認為是正統路子。首先要有正楷基礎,我建議學習顏體或柳體或諸體,根據喜歡而定。正楷打2年多基礎,可以練習王羲之的十七帖,聖教序,也可以練習宋人和明人的行書,我比較喜歡王鐸的行書。行書再練習數月。此時根據你的愛好進行選擇,有人喜歡寫專攻隸書,就多練練隸書。有人喜歡專攻草書,本人也是喜歡草書,那我們就談一下學草書的方法。然後你可以練習孫過庭的書譜,打2年功夫,體會孫過庭和王羲之的一拓筆法,然後可以練習懷素的小草千字文,再練習一年多。這樣5,6年過去了,筆法也學到些了。可以涉獵多家,慢慢創作,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了。這才是書法的捷徑,那些沒根植於傳統而妄想有所作為的,只是笑話而已。附上本人作品交流。








蟬山寫書法


我認為學書法沒捷徑可走,臨寫蘭亭序更沒有捷徑可走。

據我所知很多人一開始學習書法的時候,就直接以《蘭亭序》為範本臨摹,因為大家都知道《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史上最強筆法也是無人能及,幾乎讓所有書法愛好者頂禮膜拜。但是!一開始就寫蘭亭序的人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現書法的水平並沒有多少長進,甚至會停滯不前,更不要說還追求捷徑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從以下兩點分析一下:

一、寫蘭亭走捷徑就像逼著一個打檯球的人去扣籃。

很好理解,拿籃球做比喻,一個人從來沒打過,沒投過藍,甚至沒摸過籃球,今天被我邀請來打籃球,當我把球給他後對他說:“拿去,給我來個360°胯下換手爆扣”。

你覺得他會揍我嗎?他不僅做不到,而且就算做也是摔得傷痕累累。

同樣的道理,想要把蘭亭序寫得幾乎一樣的話在書法領域就如同籃球領域裡模仿卡特的“胯下換手爆扣”。這麼說一點都不為過!



二、《蘭亭序》想寫好有多難?或者說想學好書法有多難?

自從《蘭亭序》誕生至今,有多少書法家,甚至是非常優秀有名氣的書法家臨寫膜拜過蘭亭序,這包括了唐代的顏、柳、歐等人;宋代的蘇、黃、米、蔡等人哪一個把它學的比較到位能以假亂真?除了米芾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在我看來就算讓王羲之在寫完《蘭亭序》的第二天,在寫一遍都不一定還能寫到那種境界,你的才華和勤奮有把握超過他們嗎?

書法這個東西有些是性情的東西,可以說很感性,很多經典的名作都是在性情達到極致的時候,不經意間創作出來的,比如再說懷素的狂草亦是如此!我們喜歡書法的人,一定要正視這件事情,要知道自己的能力,絕不能好高騖遠。當然,如果你有相當的實力了,沒問題,寫就完了。



書法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千萬不要想捷徑。很多書家都整理了學書的經驗,跟著好好學,好好練這是一定的!特別是蘭亭序,不懂書法的人都聽過它的名聲,可能複製寫出來的當今有幾人?不,是有人嗎?所以腳踏實地才是正解!希望能幫到你。


麓山墨人



書法的捷徑,就是不走捷徑,便是最捷的捷徑。書法是技藝,技藝靠的是磨練。人的手不是機器,可以通過固定模式生產完成。人手的訓練,需要天長日久的鍛鍊,以期達到心手合一。首先得心裡明白,心裡明白了點畫的運行方式,才能指揮手的運行軌跡。而要做到心裡明白,則需要手的不斷練習探索,逐步總結完善。最後達到心手雙暢,智巧兼優。




練習的方法,就是臨帖。臨帖的方法,則需要方法。方法一是由簡易入手。二是反覆推敲。三是對比總結。



要戒除自滿之心。更不能驕傲自大。這些都是阻礙你取得進步的魔障。繞開臨帖,寄希望於靈感,一步登天的取得成功,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在夢中。


子衿書法


書法是有捷徑的!

那就是首先看你的刻苦勤勞下得功夫夠不夠:再就是看你本人的天資情況也就是悟性如何;最後是你所處的條件,指你是否有充分的時間保證,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有大師指點等!

下方有一幅啟功大師寫得厚德載物四個大字斗方!從此幅作品裡,可以透露出書法章法最一般的一個章法規律!你能否總結出來呢?

此外,此幅作品裡也可以總結出來書法字法裡的一個最重要的結字規律!你是否也能總結出來呢。

此外,還能涉及到筆法問題和黃金分割的美感等問題,這可能你總結不出來!但以後是否可以琢磨出來呢?

我問得這幾條如果你都能在短時間內總結出來了,說明你有學習書法的天份!你可以成為大家的!

對我提出的問題你如果如墜入雲裡霧裡,那麼你還是洗洗幹別的去吧!別把時間浪費在你最不擅長的領域裡而耽誤你寶貴的青春光陰!



妙手文


書法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不僅僅是書法,學習任何東西都要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現在很多家長也不明白,給自己的孩子報什麼速成班,揠苗助長,最後不僅學習不到東西,還讓給學生灌輸了錯誤地位價值觀。

這世上哪有什麼速成,大家不都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嗎?相信速成的人才更容易上當受騙。

但是學習書法是有方法的,目前公認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臨帖。就是學習古人留下來的最經典的書法作品。臨帖分為對臨、背臨和意臨。其中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對臨。

精臨是對臨的一種,好想書法進步比較快,我建議多采用精臨這個方法。精臨分為3個步驟:

1、臨帖要少而精,少是字數少,但是每一個字寫的遍數要多。一個字要寫上3-5遍甚至更多。擺脫以前粗曠的臨摹方法。

2、每寫一遍要和字帖對比找出不足來,在你的習作上自己標出來,自我的改錯很重要。不要一直悶頭往下寫。

3、改完錯再重新寫一個,這樣重複幾遍,基本這個字寫的也比較準了,字形也能記住了。如果這個時候還寫不好,那就先跳過去,寫下一個。書法是相通的,不要糾結著一個字不放手。

你覺得這個辦法怎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碼字辛苦

喜歡的朋友麻煩賞個贊

關注一下啦。


不二齋


我認為捷徑的路上大多充滿荊棘和坎坷,走捷徑就是要跨過沿途的每一次障礙。

你是怎樣認識捷徑的?

是認為走的路最短是捷徑?還是認為用時最少是捷徑?

但不論怎樣,實際上需要做的有用功是相同的,區別在於無用功做的多少。通俗的講就是走了多少彎路。

走捷徑的兩種途徑

1.拜一位很牛的老師

由於在書法的學習路途上,大家需要跨越的障礙是相同的,但是人們進步的速度取決於你接受新知識的快慢,老師可以直接告訴你肯定可以成功的路徑,怎樣做效率最高,這是經過無數人驗證過的。

也許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自己揣摩揣摩也可以達到目的。其實不然, 這樣的情況就像搞科研工作,有的人已經通過一種方法作出的成果,之後的一部分人可以繼續在這條道路上有下去,不會因為出現一點問題而懷疑方法的正確性。

而有的人在則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發現一種方法有點困難後馬上更換另一種方法,換來換去發現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浪費了不少的時間。

學生黨在做數學題時應該深有感觸。

2.如果你要自學,學習時要動腦。

⑴掌握框架學習法

不動腦的學習是機械的,是低效率的。

對於自己要臨的字帖應該掌握其框架結構,瞭解要想實現神形兼備的目的應該需要完成哪些任務,這些任務可以一點一點的去解決,但我建議先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繫,根據自己的能力,儘可能多的同時練習,因為你的最終目標一定是要在書寫時同時將所有的要求具備,這樣做可以節省時間。

⑵嚴格遵守

比學習書法速度,實際上比的就是接受能力。你要接受筆畫的新寫法,接受新的結字規律,接受新的章法佈局,這是困難的,不論你之前付出多少努力,只要對你自己放縱,就會讓你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但是如果你嚴格遵守要求去書寫,過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書寫越來越流暢、自然,你會發現其中的美,甚至你已經忘記了自己之前的寫法是怎樣的,那麼你的目的已經達成了一大半。

此時,你已經經過了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的過程,經歷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第一次飛躍和理性認識到實踐的第二次飛躍。 這也是你接受字帖的過程。

⑶歸類

每個字的寫法都不相同,很多人看到整個字帖之後就感覺絕望了,從來沒有發現自己離成功是那麼的遙遠。但我想說的是:在學習的時候你要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找到字與字的共同之處。

漢字只有5個基本筆畫,201個偏旁部首,更何況你常用的筆畫並不多,只要將相同筆畫、偏旁部首的字歸類比較,你可以學會同一個偏旁部首的各種寫法。如果再將相同的字進行歸類比較,你會有一種感覺:原來都差不多。



(這只是三點水的一部分寫法)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中所有的“大”字)

畢竟臨摹不是複印,字與字之間總會有一些差別。

⑷興趣

興趣不需要你原來就有,你可以自己培養。

如果按照字帖的順序一個一個字鑽研,那會讓你很快產生厭惡感。如果你找一首你喜歡的詩詞,先去在字帖中找到對應的字,加強練習,最後寫出一首詩,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有了不錯的進步,同時也可以發個小視頻給他人看,從而收穫他人的讚歎,這何嘗不是激勵自己進步的途徑。

我並不認為心如止水的去學習書法就一定是完美的,畢竟書法是一種藝術,它需要感情的融入,這會讓你的進步很快。

⑸積累

有些人看到“積累”和“堅持”就會壓力山大。 其實不然,反覆練習是為了讓你對字形的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最後變為永久記憶。

你需要有意識的去練習,有意識的練習並不會佔用你很多時間,只要抽空練習就完全足夠了,首先將字帖上的內容背會,或是將詩詞背會,平時將無聊的時間,看手機的時間節省下來,腦海裡想著寫過的字的正確寫法,心隨意動,手指比劃就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你支持我的觀點嗎?如果支持,請關注;如果不支持,請評論,歡迎懟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