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善被人欺,職場上到底要不要做老實人?

人善被人欺,職場上到底要不要做老實人?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這句眾所周知的古話,在職場上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信奉,畢竟“職場是個江湖”。

老實人沒出息?

“職場上當然不能太老實,老實人沒出息,如果聽了覺得不舒服的,那麼你就是個老實人,要開始改變自己了。”福建日化公司區域經理王先虎對職場老實人不以為然。

他還給出了不能做職場老實人的三點原因:

首先,既然身在職場,就是名利場,人往高處走乃職場本性,沒有與眾不同的能力,你憑啥往高處走。

其次,老實人聽著就覺得少點進取心,少點拼搏志,本本分分,規規矩矩,但請記住社會的進步,絕不是老實人去推動的。

再次,老實人肯定各方面能力都很一般,我們幾乎不會把老實和能力強放在一個人身上,說明了老實人的可替代性太強,沒有特別的自我價值。所以今天你在這裡

可以回答在職場上就要老老實實,那麼明天也許你連回答職場上問題的資格都沒有了。

“反正老實人一點優勢都沒有,活幹得多,老闆看到的少。心累,想要跳槽了,為什麼職場就不能好好的打怪升級,非要這樣划水嗎?”有不願具名的職場人委屈地表達。

某化工企業人力資源專員吐槽:“怎麼說,做人太老實不好,就想前幾天發生事情,我是新員工,剛來不久,這裡的部長安排一個任務給我和一個老員工,任務的方案我搞定了,結果老員工說她看一下,結果不到一會兒的時間,她拿著我的方案到部長那兒說,她做的,可不可以,幫忙看一下,所以說做什麼事給自己留一個心眼。”

“現實中大多數的老實員工,還是會被欺負的。”互聯網公司後端工程師郭超傑說。

善良是道,老實是術

人善被人欺,職場上到底要不要做老實人?

“善良和老實是兩個範疇的概念,不能簡單等於也不能互換。”

北京某商貿公司副總經理範國林如是說。

“善良是人性層面的概念,老實是做人做事技巧方法層面。善良是道,老實是術。”

善良是世界觀,老實是方法論。善良反面是邪惡,老實反面是投機取巧。人善不一定被人欺,善良當然比聰明重要,一個是道一個是術,當然道重要。

老實也不等於不聰明不等於笨,老實是大聰明大智慧。老實原來是個褒義詞,指的是誠實守信堅持原則,只不過在世風日下的今天被有些世俗的人認為是貶義是羞於承認老實的。

職場上當然要做老實人,做一個誠實守信講原則的人,而不是投機取巧的人。大勝靠德小勝靠智,肯定做人要做一個人性上善良的人,做事要做一個方法論層面誠實的人。可能進步比較慢,但根基穩才會走的遠。

人善被人欺,職場上到底要不要做老實人?

職場需求老實人

萬達集團產品經理王婧認為:見仁見智吧,我比較客觀來說,我更喜歡聽話的人(某種程度可以被定義為老實人),這是因為一個團隊還是需要有聽話能幹事的人,不能全部都是想法很好,不能落地。沒有任何意義,老實人可以很好的完成你交代的工作和任務,這樣對於業績完成也是很有幫助的。

北京安源汽車客戶關係經理呂遊認為:“有句話叫做:沒有能力的人把不重要的崗位做重要了,有能力人把重要的崗位做得不重要了。

所以主要看遇到的老闆或領導是否有辨識度,如果員工只會邀功買好,嘴上抹蜜,幹一說十,卻能做的少拿的多。而責任心強員工無論給予什麼工作都能認真高效的完成,卻做的多拿的少,老闆或領導又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老實人當傻瓜,說明這樣的企業對人員能力評估並不健全,就沒必要做老實人。

玻璃廠商生產部顧海峰認為:“人善要看老闆如何用人,如果老闆看到他是老實人,一再的壓榨,那麼再老實的人,也會反抗,如果老實人在職場中,努力工作,老闆心中也有數,那麼老實人也會感恩老闆,也會給老闆帶來踏實,不會太擔心人員的流動,只不過現在的老闆,看到老實人,只會壓榨,不知道珍惜。”

人善被人欺,職場上到底要不要做老實人?

什麼是職場前途?升職加薪嗎,穩定發展嗎?

如果你認為,升職加薪是前途,那麼有多少人是因為善良可靠被晉升的?又有多少人是因為

聰明能幹晉升的呢?我覺得後者更多。

如果你認為,穩定發展是前途,那麼有多少人是因為不夠聰明能幹失去工作的?又有多少人

是因為不夠善良可靠失去工作的?我覺得後者多。

提醒一點:善良和聰明並不矛盾,既善良又聰明的人多的是,他們或許才是職場王者。

人善被人欺,職場上到底要不要做老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