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清風明月伴孤舟”為開始續寫詩句?

女婍


如何以“清風明月伴孤舟”為開始續寫詩句?

不得不說題主的句子起得很好,照例根據已有的意境,續寫一首七絕吧。

依平水韻,首句平起入韻。

歸來

清風明月伴孤舟,

廿四年前古渡頭。

未效尾生扶柱死,

換來碌碌一生羞。

背景是這樣的:男子要到遠方工作,他想讓心上人跟他一起走,兩人約在古渡頭會合,夜半出發,不見不散。結果男子沒有等到心上人,只好孤身離去。這一去就是二十四年,兩人斷了消息。直到今天,男子回到家鄉,又是一個深夜……

大意是:古渡頭的景色一如二十四年前,只是夜深了,顯得有些冷清,只有清風和明月伴著我這個遠方歸來的人。當初我就應該仿效尾生,見不到你,寧可抱柱而死,也勝過這一輩子,日日夜夜愧疚不已。

《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


磊落故人


問題:如何以《清風明月伴孤舟》為開始續寫詩句?

........

前言

用清風明月伴孤舟作首句,這是平起平收句式,近體詩只能用一種詩體: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一、絕句四首

1、

清風明月伴孤舟,雁過中天一線愁,鱸膾蓴羹牽曉夢,蓬窗無語水東流。

2、

清風明月伴孤舟,回望江天又一秋,不是思鄉情不切,情深深處不堪愁。

3、

清風明月伴孤舟,歸雁南飛水北流,又是一山霜葉好,白雲生處起鄉愁。

4、

清風明月伴孤舟,今古江山幾度秋,北固樓臺雲隔斷,一聲鐘磬到瓜州。

二、七律一首 @老街味道

前年去過一次鎮江,西津古渡、北固樓臺、金山寺、甘露寺、焦山等勝蹟留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詩篇,老街當時也寫了幾首留作紀念,今天再補上一首:

清風明月伴孤舟,今古江山幾度秋,兩岸垂楊橫北固,數聲鳴櫓起沙鷗。
西津夜色雲來去,蘆荻寒汀水自流,倚杖登高回首望,二三星火是瓜州。

............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小寫幾首,請各位友雅正:

花落無塵綠葉愁.披肩散發自漂流(七絕.平水韻)

清風明月伴孤舟,

花落無塵綠葉愁,

對酒當歌何所意,

披肩散發自漂流。

這首呢是叫一片綠葉,對自己守護的鮮花凋謝以後的心態,講因為花的落去無塵,綠葉就開始發愁,清風明月,對酒當歌中,綠葉也落在水裡,像一條孤舟,隨波漂流,講述對花的眷戀和忠貞,不願再接納別的事物的一種態度!

鴻雁悲鳴獨自啾.茫茫暮色罩憂愁(七絕.平水韻)

清風明月伴孤舟,

鴻雁悲鳴獨自啾,

千里找尋卿去處,

茫茫暮色罩憂愁。

寫一首呢,講一隻大雁,在失去至親之後,獨自四處呼喚,千里找尋的心理,當暮色籠罩大地,大雁仍然在飛翔尋找,一點都不放棄,那種擔憂和惆悵被暮色都看在眼裡!

千里故鄉需一日.群山萬樹送溫柔(七絕.平水韻)

清風明月伴孤舟,

思念親人業暫休,

千里故鄉需一日,

群山萬樹送溫柔。

第三首呢,是講因為思念故鄉親人,所以就暫時休業幾天,伴著清風明月踏上孤舟,去往故鄉的旅途,需要大概一日的旅程,群山和萬樹隨風搖曳,好像是在給我送來溫柔,撫慰我思念故鄉的心情!


飛揚卡特


續寫清風明月伴孤舟

清風明月伴孤舟,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葉作歌吹不斷,

不知世上有閒愁。

清風明月伴孤舟,

難解鄉思抱濃愁。

遙想故園難入夢,

憑欄無語淚雙流。

清風明月伴孤舟,

漾漾隨波任漂流。

好水好山隨心賞,

何必奔波覓封侯。

清風明月伴孤舟,可以是淡泊悠閒,那就寫出一種超然灑脫的意境,如同陶淵明的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清風明月伴孤舟,也可以是孤獨,寂寞。那就寫出憂傷愁苦的意境。如同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此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清風明月伴孤舟,也可以是看透看破。那就寫出超然物外,勘破紅塵的意境。如同柳宗元的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閒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有不一樣的心境,就能寫出不一樣的意境。





下里巴人文字


如果“清風明月伴孤舟”做為要求開始來完成一首詩創,也就是說需要“清風明月伴孤舟”做為詩創主題,要求突出“清風明月伴孤舟”由敘景到立意貫穿整個詩篇。


【清風明月伴孤舟】七律/東都有湘/平水韻

清風明月伴孤舟,北岸橋頭送晚樓。

坐看湘江城市冷,聆聽楚水海東流。

連綿灑落闌珊夢,浩蕩空茫寂寞秋。

回首那時燈火遠,寒侵背影夜何求。


東都有湘


清風明月伴孤舟,

碧波倩影酒暖喉,

鶯啼蟲鳴歸家客,

相思半醉幾多愁。

大意是這樣的:涼風陣陣,明月高空,寒江上飄來一葉扁舟,清澈的江水倒映著姑娘單薄的身影,一壺清酒更顯淒涼。偶見回家的人兒和夜鶯的鳴啼,彷彿預示著夜已深了,看她半醉半醒的樣子,內心也是一片相思和哀愁吧


光頭強16678191


深秋時節,君遠遊,心魂皆失!雖不能與之同行,但也無比欣慰。因為你就是我的眼睛,每到一處,必回詩一首!每一首詩都把敘景,抒情,思念融為一體,情真意切,感情真摯,發自內心!描述繁華盛景的同時,更加牽掛遠方的親人!感嘆之餘,慶幸自己幾世修來的福份,能得此厚愛!欽佩你的優秀,仰慕你的才華,敬重你的人品,感恩你的垂愛!

清風明月伴孤舟,

月朗星稀人愈愁。

徹夜難眠飛思緒,

相對無言淚難收!

近在咫尺遙相望,

淚灑行程滴滴流。

離別之際君莫泣,

他日歸鄉掃煩憂!



魂系怡紅


從所給出的首句"清風明月伴孤舟"的景象上,分析情感色調,即悽清、寂寥、空曠的情調,這就為下聯詩句奠定情感基調,要求下聯所對的景物和情感要與首句的格調一致,這是這首詩內在統一性和整體性首要條件。



由首句中的意象“清風"、"明月"、"孤舟",為下聯中詩句延展意象群"孑影、幽燈、寒水、空夜、殘宵"等,形成一個較清晰的畫面,並就畫意抒發情感和思想:鄉愁、惆悵、清悠,使詩篇煉成一種豐盈的意境,旅羈行途,孤苦、惆悵。



在構思好詩的意境後,著手詩的字詞上作對仗,韻律上在詩尾押韻和句間定格律調,有時為了內容的連貫性和清楚,格律調可忽略。在這首詩尾韻壓ou音韻。

通過以上從內容到形式的構思和編排,一首詩便呈現如下:

清風明月伴孤舟,

孑影幽燈映寒水。

闊江空夜望鄉愁,

殘宵悵臥遠夢悠。


夢裡花落知多少718


清風徐來拂人面,明月依舊照古今。孤舟獨擺等客來,一人獨飲盼知音。


看到題主的“清風明月伴孤舟”,我就忍不住將其拆開胡謅幾句(如上)。

清風和明月一直都是我們文化中最為強大兩大“景”:清風為虛景(看不見),明月為實景(看得見)。這兩大“景”如同陰陽般相生共存,一般我們詩人們都愛將二者結合一起。比如黃庭堅的“清風明月無人管”,又比如王維的“清風明月苦相思”,還比如馬致遠的“清風明月還詩債”等。

在題主的“清風明月伴孤舟”裡,虛實相合,“清風明月”還看不出題主之意來,而那“孤舟”一詞卻道出了真意。不由間想起了柳宗元的《江雪》來,那是一種淡薄而閒雅的境界,更是一種孤獨的姿態(獨釣寒江雪)。

好了,言歸正傳,該做結了。如有不妥之處,還望指點!

《贈友人》

清風明月伴孤舟,

天涯海角共長生。

他鄉友人勤珍重,

來日暢飲酒更濃。


一刀斷髮


務工行

清風明月伴孤舟,

星移斗轉水自流。

回眸眇看妻還在,

淚眼朦朧擺擺手。

從題要求第一句看"清風明月伴孤舟"的"孤"字去分析,帶有一定的傷感之情,再加上"清風明月"就顯得更加淒涼寂靜,使我聯想到一個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離家時獨自駕著孤小舟,妻送夫離的動人場面。星移、斗轉、水流實屬自然現象,可在務工人員看來,離家之情難以割捨。妻子在清風明月之夜,望著丈夫離去,久久不歸,丈夫卻抑制不住情感淚流滿,回頭遙望,詩中運,用了一個“眇"字,可以看出,由於夜晚,再加之行遠需要仔細去看,才發現了"妻還在"。表達了濃厚的夫妻情。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希望大家給予指點。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