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讀書這個問題上,你是怎麼言傳身教的?

鄰家均姐姐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隨著孩子的眼睛和記憶,印刻在孩子心靈深處,時刻影響著孩子每一個認識知觀的形成,甚至在孩子未來的人生路上也繼續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董卿說過一句話: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去做什麼樣的人。所以越來越多人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影響有多大。只有瞭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加以改正和發揮,孩子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長。以下是我收集比較切實際有效的方法資料

1 語言教育要明確

小孩最大的特點是生理心理還不成熟,學習技巧和應對困難技巧還很有限,理解力和成人有很大差異,所以家長要試著從孩子角度思考,避免將溝通變成說教。例如(考試時要細心)就不如(做完題後再檢查一遍)更能讓孩子接受,(你可以用這樣的方法防止自己忘掉)好比(你怎麼又忘了)(千萬別忘了)前面的更有針對性,也讓孩子感到你是關注他的,希望他改進,而不是責備他犯的錯。

2 以身作責更有效

用語言教育相比,身體力行的教育更適合小孩。首先身教更直觀,家庭是孩子成長第一環境,家長是孩子第一偶像,家長喜歡什麼欣賞什麼,孩子能從父母行為中直接感受得到,很難想象經常熬夜的家長帶出作息規律的孩子,愛看網劇的家長帶出的孩子喜歡看書,不吃蔬菜的家長帶出的孩子不挑食。家長可以將看書運動作最大樂趣。

3 不良心態及時調整

會教育的家長也不是天生的,父母在育兒的成長道路更需要不斷學習,但要學習正面行為影響孩子,也要學習避免錯誤的認知行為模式,以免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育兒是一門大學問,一起加油吧



粵北小志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讀一本好書,猶如聆聽絕美的天籟,拂去了城市的喧囂; 好似品嚐千年的佳釀,蘊藏醉人的芳香;如飲清澈的甘泉,滋潤乾涸的心田。讀書是人們汲取知識,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培養美好品德的重要途徑。那麼怎麼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呢?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


一、聽故事。對於年齡幼小的孩子,他們能聽懂簡單言語,但大多難以自己獨立閱讀。這時候我們可以從藉助一些聽書平臺或軟件APP,聽有聲故事,兒童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優秀經典的精彩故事。我們可以從中選擇優秀的讀本,如《上下五千年》、《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等。在聽的過程中,孩子們在自己小小的腦海中構建豐富的想象,在他們心中勾勒美好的童話世界,為他們埋下想讀書的種子。

二、說故事。說故事能很好地鍛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專注力。著名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曾說過,我之所以能夠寫成許多經典的小說故事,除了自己喜歡讀故事外,我還喜歡講故事。在講的過程中添油加醋,誇張情境,看著別人一臉陶醉,沉醉在我所講的故事中,我感到了巨大的滿足。後來我覺得我自己說的故事,能當面聽到的必然是少數,那就改成寫吧,把我的故事寫成小說,這樣就有千千萬萬更多的人能夠看到我的故事了。寫著寫著不經意間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文學家了。

三、營造氣氛。這一點十分重要,我的孩子現在六歲,其實他本性十分好動活潑。在日常生活中,我和我的愛人除了讓他每天聽故事和講故事給我們聽以外,我們自己也常常會和他一起聽,有時我們自己也拿著書本和他一起看。自然地,父母都在看書寫字,孩子也會受到薰陶,因為長時間的這種狀態和習慣,我的孩子給我的感覺是,他自己認為這才是一種正常的生活狀態,不讀書,不聽故事反而是不正常的。設想假如我們自己天天看電視,打遊戲,打麻將,我想孩子也會深受影響而沉溺在遊戲和電視之中。現在很多幾歲的孩子就已沉迷於手機,我認為就是因為受到父母和環境的影響。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也是環境決定論的具體表現吧。


四、神秘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經常總是反覆提到這句話,但它確實是我們許多孩子成功的不二法寶。

我曾經受著名臺灣大學教授易經研究者曾仕強先生的啟發,他說有的孩子他不喜歡看書,我們可以這樣做,夫妻或家庭成員選取一本孩子們感興趣的書,然後躲在房間或角落書裡讀,要故意做出獨自偷樂的姿態,甚至不時發出一些誇張的笑聲,當孩子被吸引來的時候,立馬把書藏起來,故意假裝若無其事,如此反覆多次,孩子們在我們離開的時候,竟然自己想方設法去讀這本書,此時你越不讓他讀,他就越想去一探究竟。當他讀這本書遇到難處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指引,讓這種興趣長久的保持下去。長此以往,孩子們就逐漸地把書本當作了精神食糧,讀的越多,精神世界就越豐富,以後讀書就能順其自然養成習慣了。


以上是我的一點小小建議和個人感悟。最後,我想說的是,孩子是我們人生的延續,是未來的希望, 望諸君都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並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此我與諸君共勉!


順其自然82259


首先,大人也是一名讀書愛好者!

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讀書氛圍!

我每天下班後,都會給孩子講故事,朗誦詩詞!久而久之的書香氣息薰陶,孩子也會潛移默化!

就比如我,三歲之前給孩子講故事,三歲之後,給孩子朗誦三字經,弟子規,唐詩宋詞,論語等!

找到孩子感興趣的書籍,有興趣,才有動力!


麻麻是潮人


我個人孩子從上小學我都沒有過多的干預,只負責每天接送,孩子從小就特別自律,不用我怎麼去操心,現在上高一了,住寄宿學校,學習一直很穩定,所以我是一個幸福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