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快兩年了,還是很迷茫沒有方向,目前工作很輕鬆,但是工資不高,不知道要不要辭職?

自由吖I


其實職業選擇是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遺憾的是國內大部分院校和家庭只注重了成績,忽略了這件事,導致了很多年輕人畢業之後面臨題主這樣的困擾。作為一個也經歷過這些的前輩,想借這個機會好好聊一聊這個問題。


幹一行愛一行,還是愛一行幹一行


“我們應該幹一行愛一行,還是愛一行幹一行?”這個像繞口令一樣的問題是我大學時一次辯論賽的辯題。既然是辯論賽,那就沒有一個正確的觀點,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可以。於是把這個問題放到每個人的自身上來看,其實也是沒有正確答案,做你喜歡的事並不是一句敷衍。


我個人比較理想主義者,所以我更傾向於愛一行幹一行的選擇,的確我也是這麼做的。因為興趣,讓我對工作充滿了熱情,即使在最初碰壁連連的那兩年也沒有太多想過要去放棄。其實我比較堅信這世界沒有什麼挖不通的井,所謂挖不通只是不夠深的問題。


所以題主不妨花時間想一想,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不要活在別人的眼中


小時候我們時常聽長輩說誰家的孩子沒出息,誰家的孩子飛黃騰達了。長大後才明白其實哪有那回事兒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選擇和生活追求,沒有什麼能大過一句“我樂意。”我自己也沒有遵循父母的期望去銀行工作,但是現在看來這樣的生活也著實不錯。

你現在的工作比較輕鬆,工資不高,但是有晉升的空間,不過你似乎不喜歡這個行業也不想在這裡有所突破。那我各人的建議就是想清楚,如果確實是這樣,早點辭職換個方向也許更好。


名譽和金錢,沒必要非得選一個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一份工作要不就是收入高,要不就是輕鬆,總得佔一樣才行。但是很明顯不是這樣的,題主的兩份工作分別佔了一個,但是很不滿意就能說明這一點。


有個學涉外旅遊的朋友,後來實在不喜歡在旅行團坑蒙拐騙出國的老年人,於是辭職了。大家一直以為她會去當個翻譯,沒想到她重新考了研然後做起了幼教。工作非常辛苦,問起她工資,她說不及以前當導遊時的一半。但是每天和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覺得內心很平靜。她也是我們這群朋友裡最早生二胎的,活得也很幸福。



綜上所述,想告訴題主和所以迷茫的職場人,在選擇一份工作的時候,要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豐厚的收入,未來的發展,彈性的工作時間,充足的假日等等。成年人是貪心的,什麼都想要。但我們明白很多時候,什麼都要並不那麼容易。試著給自己列出需求曲線,劃分出“想要且緊急,想要且不緊急,不想要”之類的選項,花點時間,好好決定未來的人生。最後送上一句不是心靈雞湯的話:因為無論怎樣選擇,人生都一定會後悔,所以盡情去做你現在覺得對的事情吧。


阿喵自以為是隻貓


我讀高二時,母親病逝了,我輟學了,第二年我參了軍,在部裡又患了肝炎,從軍四年後,六九年三月,我退伍回到農村。回到農村後,我很迷茫,招工去工廠或煤礦,體力吃不消,招工的路不通,只能找力所能及的工作,恰巧,我村正缺教師,我當上了民辦教師。那時,退伍軍人是可以抬工的,招工後可以轉戶口,吃國家糧,是鐵飯碗。可當民辦教師,農業戶口,月工資僅二十五元。我仔細想想,迷茫有什麼用呢?入一行,還是幹好這一行,於是,我靜下心來,不再胡思亂想,專心鑽研業務。走路我也想教學工作,如何把書教好,如何讓學生學好知識,七一年,學校要進行公開教學,叫我上示範課,我認真備課,認真上學,得到了全鄉教師的好評。我不懂拼音,普通話說不準,我向老師學,學生學,適應了小學的教學工作。七一年十二月,兩年多一點的民辦教師就把我轉成公辦教師,居民戶口,第二年,我就調到一所完全小學去當領導。沒幾年,我又從小學到中學裡去任教,並擔任了鄉初中的領導,後來,還自考拿到了大學的學歷:,退休後,月退休金,有六千多元。我覺得,工作必須幹那行,愛那行,不能站這山還望那山高,這樣的迷茫,不安心,只會浪費自己的青春,自已的生命,結果庸庸碌碌,一事無成。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善於動腦,實幹苦幹,肯定是大有作為的。雖然選中了這項工作,這下決心把這件事做好。好高鶩遠不行,心比天大,才卻窄小,大事幹不了,小事又不願幹,整天在迷茫中渡過,這樣的人生是絕對沒有好結果的。


毛春旺1


至於我,是比較另類的。名校畢業,高學歷。我在國企上市公司管理崗只上了八年班,這其中還生孩子、休產假、進修。真沒怎麼認真上班。之所以出來,一是,當時工資不高,不夠咱花,二是起早貪黑,時間上挺累,工作似乎也看不到有多大意義。從體制出來以後,嘗試了各種能引起自己興趣的事情,做過國際貿易,開過公司,還親自設計、蓋過別墅。35歲就在全國選址提前養老了。養老並不是發呆,有感興趣的事情還是會不斷去做。跟以前的差別是節奏慢下來了,時間比較多,有點“隨心所欲”,一年大概有20%的時間做點跟賺錢有關的事,其它時間在養花種菜,餵雞遛狗,讀讀寫寫,彈彈畫畫。我們同學各奔前程,大多還在體制內的,基本都是中層幹部。也有幾個男同學成了公司老闆奔著H股、A股去了,還有幾個滿鬢斑白,像“老幹部”的樣子。

不必照搬任何人,你的生活你做主,慢慢地你就有了你的方向了。


明月99326036


首先讓我先來猜猜你的年齡,假設你是本科畢業,畢業的時候應該是23歲(當然只是假設,如果錯了的話,請勿怪)。那麼你今年應該是25歲。我給你三點建議,經供參考:

1、相信古人的話,這是我的經驗。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今年我是不惑之年,回想起以往的經歷,有很多感慨,說實話,很羨慕你們,如果換做我,我一定會在27歲前好好折騰一下,不斷地嘗試,去找自己喜歡的,且能夠充分體現價值的平臺和工作。但27歲一定要定下來,踏踏實實在那個職位,那個行業做3年,這樣30歲就可以真正立起來了。

2、做真實的自己

回想過去的40多年,我感覺最大的收穫就是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近。現在我做什麼決策,我都會首先認真的問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嗎?不一定只問一遍,可以問很多次,但要在某個時刻取最真的感受。只有確信了這件事是自己真實想做的,你才會有擔當,敢負責,才會真正享受做這件事的樂趣和痛苦。對痛苦,如果你喜歡,痛苦也是用來享受的。只有這樣,有一天你回頭來看的時候才不會後悔,才不會抱怨,才會坦然,才會心安理得,才會幸福。

3、用激情來判斷

你現在做的這份工作,會令你有激情嗎?注意我這裡說的不是虛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打個比方,你加班的時候在乎時間嗎?你加完班走在燈火闌珊的路上,有莫名其妙的被自己感動嗎?別人問你在哪裡工作的時候,你會很驕傲的脫口而出嗎?你在規劃你的生活時,你會常常想到在這個公司發展嗎?拋開領導的表揚,你自己的內心有相當足的成就感嗎,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進步?如果以上的問題,你的回答都是——是!而且幾乎脫口而出。我的建議就是,別換,堅持下去。如果你的回答還是有些猶猶豫豫,哪怕一點,我的建議就是,換吧,趁著現在,好好地去折騰,但請以1為時間的限定。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僅供參考,祝開心。


聞智彬彬


每個人在一定的時間總會存在迷茫期的。到底該不該辭職,辭職了做什麼,要好好想清楚。

你這份工作是第一份的話,在同一個環境下同一個工作的確會消磨掉當初的激情,加上比較清閒,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好。

你要看自己這個行業喜不喜歡,你能不能晉升,工作氛圍如何,不要被周圍的負能量感染。如果想繼續做,就調整心態,找到當初的激情,多積累,爭取早點晉升。如果準備辭職,那就想想這兩年學到了什麼,瞭解自己的優勢,同時對自己的缺點及不足之處做到心中有數,為下個征程做準備


辛辛苦苦一塊磚


這個首先得理清楚你工作的目的,是熱愛還是賺錢。

如果是熱愛,那就是幸福的,無怨無悔。

如果是賺錢,就要看看能賺多少錢,升職空間大不大,職業前景如何,是否能帶給你理想的生活狀態。

大多數人讀大學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在我們整個受教育過程中,沒有教導我們如何去設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做自己的人生規劃,所以,當我們選擇工作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以賺錢多少為衡量的標準了,以賺錢為衡量標準的工作,是不可能滿足人的物質慾望的,所以很多時候做就會覺得迷茫。


樂享趣生活


我不知道你工作是為了什麼,如果說為了喜愛,那麼恭喜你,但絕大多數人應該是為了生活,為了money,我就很缺錢,因為錢可以改變我目前的困境,讀書時候沒用功,工作找的也一般般,現在我突然覺得,你想要過上好的物質生活就需要去學習,就需要去看書,改掉一些生活中的陋習,你會發現更多樂趣。


gogo221725941


我勸你能幹就幹下去 辭職是因為搞不了了 不能幹了 才那麼做的 不然重新換工作的話 損失很大的 你想學東西 或者創業的話 都是需要慢慢學的 你要是換工作 換了一個又做不好的工作怎麼辦 據我的經驗 那些換新工作的人 很少找到自己滿意的 絕大部分人 越換越差


lolozerzer


喜歡那個工作就幹,工資別在意。不喜歡就走,工資多少都走。實際上舒服最重要。😋


人LOL了


相反的問題,如果給你一份工作,工資很高,而你是每天工作心情是天天不好,你會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