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用一句話能證明你是一個讀書的農民嗎?

8號檯曆史上的今天


忙時種地、閒時夜讀。耕樵漁讀,走兩極,只是不樵、不漁。不過我是五柳先生一類的讀書法,好讀書、不求甚解。會讀書的人,能在書中覓得顏如玉;能在書中尋得黃金屋!這種讀書人目的明確,也很了不起,因為他們把書本知識轉化成為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轉化成了生活的手段。

我呀是讀了許多的雜書,論語、孟子、告子、中庸、安娜卡列尼娜、呼嘯山莊、簡愛、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等,國內國外,武俠、言情,雜七雜八的讀了這麼多年,仔細想想,竟然百無一用,好在我有一技之長,那就是種地,要不然只能去拾荒!


北風牧雪


“如果早就這麼用功,早就起大學了,也輪不到你耍勾鐮槍了。”那時候父親常常說著這樣的話把我從廁所裡揪出來。

年輕的時候,我還是比較喜歡看書的,特別喜歡看小說。讀中學的時候,拿一本小說上課時放在桌子底下,從桌子兩塊木板的縫隙中一行行地看,被老師抓住了好幾次。《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基本是在中學時代讀完的。

七十年代,高中畢業,無緣大學。回到生產隊當農民,看書就喜歡在吃飯和上廁所的時間,有時在廁所一蹲個把小時,可沒少挨父母的罵。

當兵的時候忽然又愛上寫作了,偶爾也有小小的豆腐塊散見於小報小刊。但後來沒有堅持。所以作協也就少了個會員,文壇少了個“巨匠"。可惜了。

但,愛讀書的習慣沒有改。《散文》《散文選刊》《小小說》訂了好幾年。後來的後來。刊物也沒訂了。工地的院牆外,每晚都有賣舊雜誌的,三元錢一本,看完後可以還回去,加二元換下一本。

再後來,很少讀紙媒了。從手機上看《互聯星空》,看微信上的雞湯文章,然後是自媒體文章和視頻。

現在,加入了自媒體《今日頭條》,每天晚上躺在工地的木板床上,用手機寫問答。與條友互動,樂此不疲。

怎麼樣?還算得上是個喜歡讀書的農民嗎?


村夫夜話


等於我來說讀書是一種愛好,習慣,想當年我讀書的成績一直都是前三名,還記得初中報名不住校一百三十八塊錢,老父親賣了八百多斤稻穀,快期末時要交五塊錢補課費,家裡拿不出來,我媽說去找人借,我絕望了,五塊錢都要借,過了年報名又要一百多,錢從哪裡來?乾脆不讀了。

雖然我沒有從書中找到黃金屋,另一半也不是顏如玉,可我從書中得到了很多塊樂,明白了很多道理,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用戶55112156672謝茂


一句話不能決定您是一位讀書的農民,我地處北京城西南100公里的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城西北部太行山區虎過莊村,今年70歲共和國同齡人,1957年始上小學一年級小學上了五年級因家庭貧困而脫學。人們常說人一生的性格愛好都是從小看大三歲至老這句俗語實屬是一句真實的格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也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讀書是知識源泉的導師與父母,人生之路是天才但是天才必須來自實踐,讀書是一個人的美好命運與財運亨通的播種機同時也是決定人生壽命長短的自身權益,一句話並不能代表您是讀書的農民,


萬歲翠柏永世青春


八十年代我在村小學代課,而我兩個同班同學為接替父親的班來實習聽我的課。我代了幾個月課回家繼續當農民拿工分。他們倆接父親的班當教師拿工資。現在我六十歲了還在外面打工掙錢餬口養自已,而他們拿著四千多一月的退休工資在家喝著小酒品著茶,在後人面前炫耀著他們的人生。一一這就是農民和讀書人的區別。並不是他們讀了多少書,而是因為他們有個教書的父輩。正如當年流行的一句話:四個現代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湖南Wangchuanhu


處處留心皆學文,從事農業生產沒有文化是瞎搞,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才能在農業領域掙到錢。否則瞎扯,就拿做柿餅來說,沒有豐富的經驗和多學多問地學習精神是製作不出來優質精品的,它需要掌握溫度,溼度,收放時間等,且每年深秋的氣候環境不一樣,就要不斷學習,學無止境。




柿園風情


現在教師有教師證,學生有學生證,律師有律師證,工人有技工證,當官的有文憑,行醫的有執業證書。唯獨農民屬無證營業,我在頭條認證時被要求上傳執業證書,因為是農民,無證,沒有上傳。所以希望給上級領導反應一下,從2020年起開始頒發農民執業證書,對於那些無農科技術,無種植經驗,不會幹農活的予以淘汰?真抓實幹出經驗。



紅孩兒是我


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閒飯。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想吃小麥面,還得泥裡沾,麥子最怕胎裡旱。春雨貴如油。六月連陰吃飽飯。春打六九頭。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宜時。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67郝劉起


我想通過讀書走出大山,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崑山在線


農夫今天拍的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