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讀書破萬卷”,是不是隻要讀書就可以了?

小聽雨吟


讀書確實破萬卷,我想多讀書是可以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的。考試中的高分數確實是學子們追求的東西,但是這僅是一個起點,不是終點。

正如《論語》裡: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與思有著很強的相互作用,我覺得問題中的讀書指的是一種行為,就是學的過程。所以我認為不只是要讀書就可以了。

讀書是低成本的獲得知識的途徑,相比於實踐,節省了很多的時間成本和勞動成本。但這也正好成為了只讀書的弊端。只讀書的話,當你某一天想運用期中的知識的時候你會發現相差甚遠。特別是現今的理工科知識,那些書中的東西都是很理想的模型,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直接套用書中的知識難免會有很多的不足,現實情況比書中複雜得多,尤其是在細節的地方,書中通常是忽略次要因素,解決主要矛盾,而生活中的細節卻決定了很多重要的結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與思的結合,應該是最好的,正如鄧小平所說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只讀書的想法未免顯得膚淺了很多。

如果你覺得我寫得不差的話,點個贊👍唄。謝謝啦


易可猴


零三年買房子時,看到我買的房子門旁邊寫著幾個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知道是誰寫的,就在貼對聯的位置。是用鈍器刻在牆裡的,似乎冥冥中有人在鼓勵我讀書。其實我一直在讀書,只是讀書效率不高。

上學時寫作是我最頭疼的事。老師一佈置寫作文的作業,我就傻眼,不知道怎麼寫,不知道該說什麼,怎麼說,用什麼詞表達。內心裡非常害怕作文。因為上學時根本不學習,整體就是玩,不只是我這樣,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這樣,只有個別的孩子愛學習,他們都出息了。前幾年同學聚會,有個女同學就說,上學時,如果考試沒考好就會哭鼻子。而我們這群傻蛋,從來沒這感覺。每天照樣玩的很開心。老師早上批評一頓,早上就跟沒事人似的。書包往家裡一扔,拿起冰雪橇就到家旁邊了小河溝溜冰去了。

到了九年級,學校開設英語課,為了學好英語,才開始重新學習漢語拼音,當時是想用漢語拼音給英語單詞標音。但由於會了拼音,以後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可以查字典了,後來就願意閱讀了。書讀多了,自然就會寫了。我雖然沒有讀萬卷書。但多讀書的好處還是體會到了。現在想寫什麼不再犯愁了。只要是自己懂的,就能寫出來。

但讀書也得思考,讀書只為看熱鬧也不會有好的收效。生活中也有讀了很多書,但依然不會寫作。讀書不在多少,而在於精緻。把自己喜歡的書讀精了才能從中獲益,只看熱鬧最後得不到太多有益的東西。讀書還要學會把書中學到了好東西變成自己的習慣,要知行合一。培根在論讀書這篇文章裡就講了這樣幾句話。

Reading make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讀書使人充實,交流使使人睿智,寫作使人準確。

實際上,真能讀很多書的人,一定是會思考。在某種意義上說,思考就是多讀書的結果。儘管這事不太絕對,但會思考的人,大部分都是讀書較多的人。


散木17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是這樣子的。從前有一個地主家,生了一個傻子兒子。 地主在想呀!我家那麼有錢。必須讓兒子聰明起來,所以決定教他讀書,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中狀元。可是兒子死活不肯讀,地主引誘他,問;你想當上狀元嗎?你看看狀元多威風啊。高頭大馬夾道歡迎,前途不可限量。兒子說:我想呀!但是讀書太累了,我不想讀。地主就跟兒子說,兒呀!想當狀元必須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後你去考試的時候就不會擔心考不上了。兒子聽了以後,開心說:好啊,我明天就開始讀書。

第二天,兒子在書房裡,呆了一整天。可把地主高興死了。到了晚上,想自己進去看一看,兒子都學了些什麼?誰知他打開門進去看,滿屋子的破紙,書房的書都給他兒子撕掉了。當時氣不打一處來,揚手給了他兒子一耳光,幹嘛把書撕掉了?

兒子委屈的哭了,冤枉啊! 是你教我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神。你看我的手都撕痛了,我這麼努力還不是想當上狀元嗎?



呵呵!父親的本意是好的,可是兒子理解錯了。😄😄

好吧,言歸正傳。讀書破萬卷,說的就是要你多讀多寫,但是光死讀書是不行的哦!古代的人為什麼稱讀書生叫書呆子呢?就是因為他們死讀書,閉門苦讀。又沒有去外面經歷過,又怎麼會有進步呢?讀書就是要多讀多看多練。正所謂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成了一個書呆子,那可不好。多和外界接觸,頭腦才會靈活,心身才會健康。

朋友們,你們認為我說的對嗎?請把你的見解留下。🙏🙏🙏



紫色楓林樂


是的。

古人告訴我:

讀讀讀,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千鍾粟,

書中自有顏如玉。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

兩耳莫聞窗外事,

一心只讀聖賢書。

劉邦雖然不讀書,

最後還用讀書人。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朝成名天下聞。

書到用時方恨少,

白首方悔讀書時。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養子不讀書,

如同養頭豬。

以上話語,

都是勸人讀書的,

多讀書沒有錯。


羊美祥


讀書破萬卷,其原始意思是考試的試卷答案都在書中,要想知道答案就要多讀書。

在實際生活中,讀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學習更多本領知道很多經驗,除了讀書還需要實踐!因為答案在實踐中,只有做了才知道最終結果!所以需要理論實踐結合👍


夢醒釋夢


好讀書,讀好書,書讀好!


鏡子雙城


學以致用才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