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考歷史很難得高分?

小謨11


📒明確歷史試題命題作用:①利於選拔新生;②利於老師“教”學生“學”;③利於指導歷史學習方向。燒香先看廟;找準“香蠟碗”。

📔歷史知識繁多,但可歸為“三大類”:既政治、經濟、思想文化。

📒要有科學的歷史思維:由遠及近;由古→近→今。由大而小;由粗而細。古、近、現不分,就不要在文科班混了。

📔學歷史需要良好的記憶。但記憶是有科學方法的。訣竅就是:“線索串珠”。每一歷史階段為“線”;具體史實為“珠”。用“線”“穿”珠;拉緊“線”,珠自動;線索清析,群珠自跳;動來跳去,仍在“線中”。社會形態為“長線”;每個朝代為“中線”;具體時期為“短線”;古代、近代和現代為“界線”。這點常識都不懂,答啥歷史卷!

📒史實必須紮實,常識必須清楚。史實準確到月日;常識一筆不誤。醫聖張仲景不能寫成“張中景”;抗元英雄文天祥不能寫成“聞天祥”等,東晉都城建康不可寫成“健康”等,一字之差不得“分數”→“O”分!

📔歷史發展規律,是考題熱點。如XX年有一題(9分):列舉中國古代三大變法的史實。看似簡單,得分不易。評分標準要求:由遠及近而答,顛倒了順序,答得再好也扣分。

📒歷史包含著“政治”和“政策”。再答岳飛、文天祥是“民族英雄”→統統0分;再說“康乾盛世”→無分。再喊皇帝萬歲→白喊→〇分!

📔答歷史試卷,也在考查學生的“唯物史觀”。大題或小題中都有體現。唯心史觀不可能得高分,甚至還須個別說清楚!學生中幾乎不存在這種人。

📚學習歷史→要有綜合分析能力。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有自己的主觀理解和分析能力。年年都是大題出現兩題(14—18分)。如ⅩⅩ年:試述孫中山的革命功績;又如:試述“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革命三大里程碑式的歷史事件。不單要答出:黨的成立、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這三件大事,還應答出他們的由來,過程,意義和歷史影響。

📒朋友們!學習歷史並不難;真要學好也不易!只要像迎高考那樣學,就一定能夠學好!OK!加油!!


笑看東籬


本人上世紀80年代的文科生,百分制的歷史考了94分,為全省最高;上的是華東某名牌大學(現在是985前段學校,當時叫國家教委直屬高校)歷史學專業;畢業後參加過5年的高考閱卷。因此,對學習歷史、考出高分有點小體會,雖然現在時代不同了,但或許尚可借鑑,幫助你考出高分。

第一,要掌握每一個點。歷史是由每個時期、事件、人物構成的,所以必須牢記每一個具體的時間節點,記住每一個大事件的主要人物、事件要素、最終結果等。多記兩遍,熟練掌握。

第二,要掌握每一條線。點上情況熟悉後,要學會把相同的事件穿起來,比如中國封建時代的改革,按時間縱軸系統梳理,比較異同,這樣一目瞭然,而且易於記憶;再比如中國疆域開拓,從秦統一六國開始列出相關內容。多設計幾個題目,以題目為線,整個歷史的脈絡就清晰。

第三,要學會點線串成面。就是把古今、中外的內容串起來,自我設計問題又解答問題,是比較可行的方法。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二次世界)勝利,要列出日軍侵華、德軍歐洲閃電戰、軸心國侵非、德軍侵蘇、珍珠港事件,列出中國國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盟國形成、美國參戰、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和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要列出意大利投降、德國投降和日本投降。

第四,要接駁歷史與觀實。如學習伊斯蘭教的知識點,就要想到歷次中東戰爭、兩次美伊戰爭、兩伊戰爭等。似乎現在的高考出題,有把現在的地緣政治與歷史知識結合起來的傾向,所以學時政知識要想到該國曆史上名人、大事、宗教、戰爭,做到觸類旁通。

第五,答題要簡潔明瞭。高考閱卷主要看你答到了多少要點,答題時要清清楚楚,每一點內容之間用第一、一是這樣分隔開來,讓閱卷老師易於找到得分點。

2019的高考歩步逼近,願每個高生髮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用戶9530359522037


為什麼歷史政治很難考低分,幾乎極少見到四十分以下的?


世界flogging


因為歷史的事實會根據需要隨時改變,所以要學好歷史,不僅要知道過去,更要會揣摩當前,這個難度就很大了。


txy45294958


因為歷史上沒人拿高分


教育前線奔跑者


歷史風雲變幻莫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