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能力強能幹什麼?怎樣利用好這個能力?

宛新駿


思辨能力是基於個人特質的抽象思維判斷能力,是一個人底層邏輯的直接體現和工作生活的根本指導。不同的人思辨能力不同,不同的環境和場景需要不同的思辨能力。好的思辨能力能夠讓人出類拔萃,而不良的思辨能力則讓人庸庸碌碌。

《列子》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兩小兒辯日”,就非常形象的反映出兩個人不同的思辨能力。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一、認識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對於人而言,有三個關鍵的理解維度,分別是認知、技能和個人特質。

1.認知

認知能力是思辨能力的基礎,是我們對於事物的基本概念認識。使我們進行分析和判斷的關鍵所在,沒有清晰正確的認知,就不會有正確的結論。

A.認知的清晰度

我們在面對一件事情或一個事物的時候,最初始的直觀印象信息直接形成認知。一個人對某一事物或者事項的認知一定要清晰,知道事情的全貌、真相和具體的細節。否則就是以偏概全或者含糊不清。片面的認知帶來片面的判斷,模糊的認知帶來模糊的判斷。

清晰、準確的認知,是我們思辨的基礎。沒有認知是盲目的猜測,不清晰的認知是錯誤的概念。

B.認知關聯

所謂的認知關聯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我們對於事項或者事務的認知可以由此及彼,找出相同或者不同事物的相關性、相似性或者差別性;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對同意事項或者事務的組成信息進行梳理,使得有限的信息主次分明,條理清晰。認知關聯是在原有概念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初步信息梳理,但仍然停留在原始信息的層面。

C.邏輯性

所謂邏輯性,不同於邏輯學上的定義。是指在全面準確的條理性梳理的基礎之上,對所構成的信息進行基礎的因果分析。知道我們所認識的事物或者事項相關的信息是怎樣一個因果,其間的不同要素之間的關聯是如何的,相互之間是如何證明與被證明的。

D.深度與廣度

所謂認知的廣度是指對於某一事物或者事項相關聯的一類或者不同類別的事物或者事項的認識能力。這是建立在邏輯能力的基礎之上的。對於一個事項或者事務從單一維度進行認知與從多個維度進行認知,其廣度差別很大;

所謂的認知深度,也可以稱之為認知高度,是對事務或者事項在邏輯和廣度的基礎上進行本質化探討的過程。站在不同的起點上,其認知的不同。認知的深度與我們認知的清晰性、關聯性、邏輯性都有直接關係。

認知能力是思辨能力的基礎,是一個人對於事件或者事務認識的關鍵所在。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決定了他的思辨高度和深度。

2.認知技能

認知技能是在基礎認知基礎之上的信息再加工的過程,是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夠達到和實現的。

A.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在原有認知信息的基礎上,對所認識的事物或者事項形成自己獨到的闡釋和定義,並進行比較、區別和辨識的過程。

比如兩個人吵架,這一件事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除了要正確認識兩人吵架這一行為以外,還要對吵架的原因、兩人的對錯、兩人關於吵架的觀點進行區別、辨識並形成我們自己的定義。分析是判斷的前提。需要一個人具有較強的邏輯能力和認知經驗。

B.推理能力

在我們隊某一事項或者某一事物有了基本的分析後,就要進一步進行深層次思考,一方面我們所掌握的信心和自己的分析到底合理不合理,整個思考的過程有沒有漏洞或者缺失的地方,有沒有前後矛盾的地方;對於自己尚未完全掌握的信息進行一定程度的假設和演繹,嘗試得出自己的結論。

推理能力是一個人的深度思考能力,是思辨能力的關鍵所在。

C.判斷能力

在進行了認知、分析和推理之後,我們大體上會對事務有了自己的結論。但是這種結論是單一的還是多項的,是最終的還是暫時的,是科學的還是主管的。都需要在最後關節有一個理念上的結果。

3.個人特性

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審視事務的角度和邏輯特點,這些都是個人的特性所在。從思辨能力上來看,個人的性格、興趣與信心非常重要。

積極外向的人喜歡著眼於樂觀的考慮,木訥內向的人要保守一些;追求金錢的人與追求幸福的人有著不一樣的邏輯標準;而不斷成功的人與總是失敗的人,在對待同一事物上可能有天壤之別的認識和思路。

以上三個方面決定了一個人的思辨能力。所謂思辨能力強的人,一般都是在事務認知、邏輯分析以及個人習慣等方面有著較好的技巧和豐富的經驗。否則,是很難有很強的思辨能力的。


二、思辨能力在職業規劃上的應用

思辨能力是一個人思維邏輯的根本,是一個人工作和生活的指導,所以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具有極大的作用。這裡不談生活,僅工作上做三點說明:

1.良好的思辨能力是認知工作的基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每個崗位對應的是職責、利益和成長的機會。如何正確認知自己的崗位職能與工作表現,如何通過自己的工作表現得到最好的利益回報與成長機會。這就取決於不同員工的思辨能力。一方面,你要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另一方面要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迅速成長和不斷有高利益回報的員工一定時候強的思辨能力的。

2.思辨能力是自我成長的基礎

我們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就是說一個人要很好的認知自己。對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信心、知識、專業以及優點、缺點和理想等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在此基礎之上判斷自己面臨的環境和工作的形式,對於自己應該在哪些方面進行提高,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進,在哪些方面不斷加強都有很好的理解,能夠清晰規劃處自己的成長計劃和發展路徑。

這些是個人不斷成長的需要,當然也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

3.是個人職場競爭的取勝關鍵

每個職場人都面臨兩個工作的環境,一個是具體的工作崗位所在的環境,而另一個則是超越公司的大人力資源環境,你在公司進行工作的同時,也是為自己在打的人力資源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和個人價值進行努力。越努力越優秀,思辨能力強的人能夠清晰的認知自己的身價,知道為了勝任未來的崗位和職場挑戰自己應該在哪些方面塑造優勢,在哪些方面做好準備,能夠迅速抓住機會不斷的進行職場飛躍,成為成功的人士。

三、思辨能力不是工具

1.思辨能力不是工具,是個人通過主觀努力和不斷的訓練形成的潛意識能力,是無形的。

思辨能力發生作用也不是故意或者不故意才會產生的。一個人有好的思辨能力或者沒有好的思念能力,但不能說什麼時候使用思辨能力或者怎樣使用思辨能力。

2.優秀的思辨能力處處都會發生作用,在職業規劃一樣起作用,不良的思辨能力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即使專門做職業規劃也無濟於事。

3.想成為一個有優秀思辨能力的人,就要有自律的習慣,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和超越優秀的目標。否則,是很難有好的思辨能力的。


回答不當之處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