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業務天花板初見 陌陌的未來還行嗎?

陌陌財報中的財務數據一片大好,但卻遭到了投資者一窩蜂的拋售?


陌陌2017年第二季度淨營收3.122億美元,同比增長215%,高於預期的2.87億美元;淨利潤738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320萬美元增長218%。

同時,陌陌預期Q3淨營收為3.37至3.42億美元,高於分析師3.18億美元的最高預估。

然並卵,財報發佈當天,陌陌股價卻暴跌超20%。

支撐陌陌股價的是什麼?是直播!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財務數據都只是同比。從環比上來看,陌陌這家公司背後潛藏的危機和問題就出來了。

從環比數據來看,這一季度的淨利潤進入了拐點,出現了下降。

財報顯示,二季度淨利潤7380萬美元,環比下降超過18.6%;今年第一季度,陌陌淨利潤為9070萬美元;而去年四季度,陌陌的淨利潤處於歷史高位9150萬美元。

不難看出,陌陌的淨利潤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滑。

直播業務天花板初見 陌陌的未來還行嗎?

直播大熱紅海廝殺 陌陌悶聲賺大錢

2015年直播風生水起,2016年直播進入爆發元年,並進入紅海廝殺的火拼狀態,映客、YY、陌陌、一直播、花椒直播等直播風起雲湧。

食色性也,去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一度達到3.25億,佔網民總體的45.8%,這一數字甚至高於了外賣用戶。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陌陌十大主播總收入達1.15億元,足可媲美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年收入。其中一位人氣女主播,2016年收入高達1600萬元,還創造了8個月被打賞3000萬元的直播界奇蹟。

歡聚時代CTO楊學斌公開表示,YY平臺每個月收入平均超過3000元的主播有10萬名。

直播產品這麼火,網紅收益如此之多,抽成的平臺同樣賺的盆滿缽滿。

2017年Q2財報顯示,直播業務收入佔陌陌總營收的83%之多。

直播業務天花板初見 陌陌的未來還行嗎?

資本市場上,陌陌在2016年7月的股價一度不足10美元,但受直播業務的拉動,陌陌股價自2016年中旬開啟了一輪暴漲,到2017年一季度財報發佈前的5月22日,股價超過45美元;隨後開啟一輪調整,但7月股價再次回升,到8月財報發佈前重回45美元以上的歷史高位。

直播業務天花板初見 股市永遠是炒未來

中概股特別容易出現的股價走勢是,財報之前漲上一波,財報發佈當天股價大跌,俗稱“財報見光死”。

陌陌也不例外,何況陌陌今年以來的145%的漲幅已提前透支財報中的各種利好數據,相反財報中不盡如人意的數據,卻讓陌陌不再能支撐起高企的股價和近百億美元的市值。

既然直播是陌陌的現金牛,直播業務是支撐陌陌股價的核心動力。

因此,此次陌陌大跌正是由於直播視頻付費用戶沒有增長。同時,陌陌的各方面增長也初現乏力。

本次財報發佈後,陌陌CEO唐巖稱公司的整體用戶數量是上漲的,但有意規避了區分付費用戶和活躍用戶。

最近一個季度,陌陌也僅存有410萬個付費用戶,繼續與第一季度的付費用戶數量基本持平。願意在陌陌平臺上付費觀看直播視頻服務的用戶沒有增長,而且參與度不足。付費用戶數據不佳,無法實現健康增長。

陌陌為了吸引用戶參與,不得不花費更高的成本。

Q2淨利潤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成本和支出的大幅增加,從2016Q1到2017Q1這五個季度,成本支出總額分別為4050萬美元、7730萬美元、1.095億美元、1.5億美元,1.656億美元,但在今年Q2,成本和支出為2.33億美元,比上一年同期的8520萬美元增長189%。

如果這種支出能在穩定的基礎上使用戶增加,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陌陌可能會將這些用戶轉變為付費用戶。但是所期望的這種理想化情形並未出現,用戶增長乏力,滯後於支出的增長。

陌陌的支出增長,已經連續第二個季度超過了收入增長,這意味著公司的這項支出很大可能還將慣性增加。

直播業務天花板初見 陌陌的未來還行嗎?

直播降溫過後,紅利一去不復返了?

陌陌收入環比增幅7.8%,直播業務收入環比增幅9%,都是最近1年多來最低的環比增幅。且陌陌直播付費用戶ARPU出現下降,都反映直播給陌陌帶來收入增速短期面臨見頂趨勢。

原因何在?

一名直播用戶直白地給出了答案——玩膩了。

  • 首先,如果天天刷禮物,不能把妹子從線上刷到線下,荷爾蒙沒有真實出口,玩膩是遲早的必然。

  • 其次,殘酷的二八法則。重金打賞的畢竟只是一小部分人,直播收入過度依賴的這些用戶一旦收手,後果可以想象。類似於重度氪金的某種遊戲依靠重度玩家,營收風險極高。

與此同時,投資者們已經意識到,陌陌的客戶基礎不牢而且參與度不夠,逐漸看透依靠直播帶動的陌陌收入和利潤增速短期將見頂,同時陌陌尚未找到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接盤俠我不做。

陌陌是直播退燒降溫的一個縮影。

網絡直播行業也一直因遊走於法律及倫理的灰色地帶備受爭議。

2015到2016兩年間,《爐石傳說》主播直播飆車導致嚴重車禍,讓直播走入公眾視野;緊隨其後,直播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了博取眼球、為了競爭,一些直播平臺時不時突破其可以跨越的道德虛線,低俗化直播內容時常佔據新聞排行榜前列;鬥魚網絡主播直播造娃;虎牙出現直播場面血腥暴力的群毆行為;快手女主播上傳大量包括表演生吃奇特物品的視頻……直播生生變成了低俗的代名詞。

在走向低俗的不歸路上,直播行業也勢必要經歷“發於秀場、興於網紅、盛於明星、衰於廣告、毀於色情和低俗”這樣的生命週期。去年11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相應發佈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提出了從業者“實名制”等要求,規範直播產業。2017年1月到6月,國家相關部門對“無證”及違規直播平臺嚴查,查處關閉違法違規直播平臺73家,讓高達9萬個直播間被關閉,超過3萬個主播賬號被永久封禁。

映客直播副總裁王昊年初談到,2016年是直播元年,那麼2017年就是直播嚴年。此前有關部門提到要在某個時間點抽查10家直播平臺,但到了時間去查,卻發現其中3家直播平臺已提前就撐不下去,倒閉了。

今年5月,直播業界發生了具有行業拐點意義的大新聞,直播獨角獸映客竟然被宣亞這樣一個剛上市不久的公關公司收購。眾所周知,映客在直播行業火爆時,一直是直播行業的領頭羊和風向標。其周新安裝量曾高達數百萬之多,估值也一度達到了70億元。

無奈,直播平臺紅海競爭中,燒錢燒的太猛,映客一度每個月的成本高達1億人民幣左右。其中,市場推廣費用高企,與此同時,平臺方們使勁渾身解數,斥巨資引進主播增大福利。但還是無力迴天,流量持久低迷。直播月人均使用時長從去年10月達到峰值後一路下滑,直播用戶的活躍度在下降。

直播平臺已然完成了一次大洗牌,依靠砸錢、推網紅等蠻力來生存的直播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在直播的下半場,吸引用戶眼球的低俗直播被禁,導致了大量用戶的流失,接下來直播平臺的獲客成本還會持續增加。而依靠直播催肥的陌陌,未來業務增長充滿了不確定性。

直播業務天花板初見 陌陌的未來還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