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學做胡辣湯,一步一個腳印,男子如今開起連鎖店

河南商報記者 趙墨波 通訊員 胡永濤

“剛出鍋的胡辣湯,您端好,別燙著。”4月24日早上7點,鄭州市航海路與碧雲路交口附近的“逍遙香胡辣湯總店”的取餐窗口前,店員正在給前來就餐的顧客盛舀胡辣湯。雖然還沒有到達客流最高峰,但是門外的顧客已絡繹不絕,店裡的空位也所剩不多。河南商報記者瞭解到,每天從早上7點到下午1點,這家店常常能售出1000多碗胡辣湯。

15歲學做胡辣湯,一步一個腳印,男子如今開起連鎖店

這家店的主人是來自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的白行。70後的白行從1989年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在胡辣湯攤子上做學徒,到如今他已經做了30年的胡辣湯。

“當時想的是下了學不如學個手藝,以後可以創業掙口飯吃,”白行說,“因為西華縣的胡辣湯遠近聞名,就很自然地覺得學這個最方便”。

主意已定,白行的父親在附近打聽了一下,很快找到了願意帶學徒的師傅,就親自把白行送到了平頂山學習胡辣湯。

15歲學做胡辣湯,一步一個腳印,男子如今開起連鎖店

“辛苦,辛苦得很!”回憶起最開始接觸胡辣湯的時光,白行依然印象深刻,“那時候沒有機器,只能手工和麵、做麵筋,最多的時候一天要用上50斤的麵粉。工作時間一般是早上4點開始,下午六點下班,從擺攤、起火、和麵,到切肉、洗面筋、做煤餅,中間各種事情緊密銜接,沒有空暇,勞動強度很大。”

白行說,當時他15歲左右,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塊錢,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心酸,同時也覺得欣慰,“畢竟學到了手藝,辛苦沒有白費”。

15歲學做胡辣湯,一步一個腳印,男子如今開起連鎖店

1993年,白行開始做起了自己的胡辣湯店。在從那之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裡,他去過鄭州的北大街、去過新密,又回到鄭州的文化路、九龍鎮,兩年前他又來到了航海路上。“一個地方的生意不好了,開店的成本耽誤不起,哪裡掙錢就去哪裡做生意”。因為“船小好調頭”,白行可以靈活地變動經營。

15歲學做胡辣湯,一步一個腳印,男子如今開起連鎖店

為了把生意做得更有聲色, 2007年的時候,白行鼓了鼓勁向朋友借了將近7萬塊錢把店面從40多平米擴展到100多平米。負債的日子,他為了節省開支經常騎著自行車去菜市場批發食材,“冬天的時候天寒地凍,手和臉很容易就被凍腫凍破”。

15歲學做胡辣湯,一步一個腳印,男子如今開起連鎖店

白行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相較於口味,他首先看重的是產品的食材,“店裡用的油是優質食用油,用的肉是從西華老家直供的本地黃牛肉,而且一般都是上午宰殺,下午送到店裡,保證肉品新鮮美味。”

如今,白行不但把手頭上的店鋪經營的紅紅火火,他還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省內外一共開了5家連鎖店。

15歲學做胡辣湯,一步一個腳印,男子如今開起連鎖店

在外面闖出名堂的白行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在和縣裡的扶貧部門結合之後,他主動為家鄉的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光這個店裡就有5個貧困戶,他們都是和我一個村的,平均年齡在50歲左右,在我這裡,他們可以乾點收洗碗筷、打包外賣的雜活,一個月收入大致是3000塊錢,我還可以給他們提供食宿。”

白行覺得,自己有能力了,幫助落後的鄉親,這也是應當的責任,“馬上5月底還有新店開張,我還會繼續提供崗位、幫扶家庭困難的老鄉”。

白行的奮鬥歷程折射出西華縣胡辣湯產業的發展壯大。和白行一樣,越來越多的西華人走出家門,外出經營胡辣湯。據瞭解,目前西華縣從事胡辣湯經營者達5萬多人,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逍遙鎮胡辣湯和蘭州拉麵、沙縣小吃一樣成為國內家喻戶曉的美食品牌。西華縣當地政府充分挖掘本地優勢,大力培育胡辣湯延伸產業鏈,以發展胡辣湯調料加工業、鼓勵引導群眾外出經營胡辣湯、開辦胡辣湯加盟店和連鎖店等方式,打造出一條前景越來越廣闊的致富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