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选购陷阱多 规避劣品有妙招

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建材产品,木地板始终受到注重自然风格和舒适度的顾客的青睐,在家居建材中一直享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但由于市场上木质地板品种繁多,木种各异,很多顾客在装修时没有过多的精力也没有专业知识去鉴别实木地板质量,很容易上当受骗花高价把劣质木板带回家。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黑心板材已通过家具商、衣柜商、家装公司等渠道流向普通家庭装修。

黑心作坊遍布 劣质地板防不胜防

曾有干了十多年家具生产的赵伟(化名)和郑成(化名)向媒体揭露,有些藏于深山的家具小工厂,为节约成本,使用的各类手段十分惊人。

地板选购陷阱多 规避劣品有妙招

“几百平方米大的厂房,彩钢瓦的顶,水泥的高墙,不时传出阵阵切割声。”据他们描述,专门做劣质木板加工的小作坊,在一些边境省市,一个山村能挤进上千家。零碎的木条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中间夹杂着木屑和杂物,在味道刺的鼻胶合物的粘连下,经过烘干加工成为了一块方正的木板,再经过打平抛光,刷上底漆……一块“崭新”的板材就制成了。这些零碎木条多来自工地的废料、或其他木制品上的边角料,但只要稍做处理就又可以焕然一新。

如果顾客需要的是实木也有办法,只要在木板四周围一圈实木,碎木条上垫块层板刷上漆,外人无法看出。

谈及这种碎木板的破绽,这类劣质木板用一年左右就会变形。然而在这里会在制作完成后送到其他地方贴品牌,根据“买主”的意见,它们会被安上一个有香港风格,甚至是“美国进口”风格的名字,伪装好后进入家居市场,以假乱真。

为帮助购买者尽量躲过这些劣质木地板的火坑,小编搜集整理到了一些简单辨别优劣板材的实用方法,望大家在选购时提高警惕,擦亮双眼。

辨别地板优劣 熟记四组关键字

1.凹凸不平的表面

辨别木地板的优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地板表面是否光滑平整。做工差的地板,或者是碎木伪造的实木地板表面会有凹凸不平的现象。这是最基本的一项,如果你观察到的木地板连平整都做不到,那么它必定是劣质品无疑了。

2.刺鼻的气味

前文提到,由零碎木条拼插粘连而成的板材必定需要大量的胶合物,无论之后厂家怎样加工,胶合物的刺鼻气味依然会留下。所以消费者难以用肉眼辨别的时候也可以仔细闻一闻:如果买到的地板味道明显刺鼻,那么就要注意了。这个办法虽笨,但胜在实用性高。

3.刻意的深色刷漆

有的地板选用不好的材质,有孔眼、裂纹等,生产商就会在上面刷漆加色,用铝膜掩盖虫眼、腐朽、开裂等情况,这样看起来不仅颜色鲜艳好看,而且原有的板材问题也被覆盖了。这种做法不仅有害健康,而且实木地板在安装一至两年后,会出现严重的脱色现象。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对木地板的表面和背面状况进行对比,如果实在无法辨别,那么尽量选择原色、木色是相对安全的。

4.唬人的花样名字

地板的名字一般分为学名、商业名、俗名三种,地板市场上一些商家会起个好听的名字做唬人的手段,用俗称替代商品名称,从而在产地上迷惑消费者。市面上常见的花名有:富贵木、黄金木、巴西红檀等等。这些名字给人感觉木地板是由珍贵树种制成的,其实不然。这些有的只是一般的普通材质,比如“巴西红檀”不过是产自海南的“子京木”。会有如此做法的商家,其产品来源不由得引人怀疑。为了避免进一步上当,此类商家还是远离为好。

品质外的猫腻仍不可忽视

另外,个别商家虽然产品没有绝对的质量问题,却会在其他地方为消费者设下陷阱。这就意味着当我们买到合格的木地板后,依然不可以完全放心。为了装修完成后能不用继续为这些麻烦事揪心,以下关注点还是要记牢为好。

1.不可混淆的产品等级

国家明文规定,木地板的等级可以分为3类: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如果商家在向消费着介绍时不是按照这样的等级来说的话,那我们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2.辅料使用不能忽视

地板选购陷阱多 规避劣品有妙招

消费者严选到质量好的地板之后往往会忽略配套的辅料质量。这些辅料包括踢脚线、扣条等,它们的质量不过关引发的问题严重性不亚于地板。比如,劣质踢脚线在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的时候会发生变形、松动。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居的美观还是小事;踢脚线木板的用量不算小,如果存在甲醛超标的情况,则会对全家人的健康造成恶劣影响。

3.耐磨转数不可夸大

耐磨转数,是地板耐磨度的表示方式,一般为转数表示。耐磨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说,耐磨转数越高,产品的耐磨性能就越好。

地板选购陷阱多 规避劣品有妙招

业内人士指出,地板的国家标准规定家用型6000转、商用型9000转已经完全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市场上超过1.5万转的并不多见。因此,如果碰到一些商家拿出的检验报告上写着“耐磨度高达1.8万转”甚至“2.3万转”,那么他的检验报告很有可能是被恶意涂改过的。为求真实数据,建议大家尽量向商家索取近期检测报告原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