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千牛衛究竟有多厲,為何李元芳遇敵總喊出自己身份倍感榮耀?

花一豔


元芳,你怎麼看?

<strong>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讓人聽來莫名其妙的官職,例如:大司馬(管馬廄?)、牙將(牙醫?)

在我們看來,古人對官職的命名十分“幽默”,但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僅僅根據字面意思去解讀古人的智慧未免太片面了。


在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每每朝廷遇到緊急狀況就會出現的千牛衛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官職?為什麼唐代之後“千牛衛”便消失了?元芳你怎麼看???

解讀千牛衛——千牛衛與十六衛制度

十六衛制度可分為兩大分支:即軍府制與衛府制。

軍府制起源於北魏,完善於隋唐。

軍府制對於中央政府的統治有大三大好處:

①軍農一體,擴大勞動生產力:中央在全國各地的省、市、縣設裡折衝府(軍府)機構,各折衝府的負責人,在其所管轄的區域挑選年輕力壯的男性農民入伍從軍,他們在受過基本的作戰訓練後,便可回田裡務農。此制度在擴充兵力的同時又不至於使農業荒廢可謂是一舉兩得。

②加強中央集權:天下的折衝府由衛府十六衛管理,而衛府的最高管理人則是皇帝,除皇帝外沒有任何人有權利指揮十六衛,這樣一來皇帝的手中便有了軍、政兩張大牌。

“十六衛”相當於皇帝的直屬護衛,而這些直屬護衛又具有“遙領天下折衝府”的權利,但皇帝為了避免十六衛權利過大,遂將有統兵權的十六衛改為十二衛,左右千牛衛與左右監門負責皇帝的安全,並監視其他十二衛。

千牛衛可以算的上是皇帝的心腹保鏢,而李元芳所任的“監軍千牛衛大將軍”可謂是十六衛之首,坐鎮長安保護皇帝的同時,在皇帝的授意下遙管天下折衝府,是皇帝隨身攜帶的“狂暴”與“斬殺”。


解讀千牛衛——千牛衛是因何而命名的

“千牛”在古代被用來比喻“鋒利的刀”。

出自於《庖丁解牛》: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一把刀連續斬殺數千頭牛”

從此“千牛刀”便成為了代表寶刀的名詞,

隋唐帝王以“千牛”為貼身保鏢命名,其用意是希望他們化身成為鋒利的千牛刀,保護帝王的安全。



<strong>

解讀千牛衛——千牛衛的沒落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府兵制被瓦解,十六衛成為了有名無權的專職侍衛,權利範圍一落千丈,逐漸走向“冬天”。

神龍元年,左右千牛衛將軍淪為了管理宮殿侍衛與宮殿儀仗隊的閒職,而千牛衛的下場更加不堪,變成了著一身華麗盔甲的擺設,從此千牛衛便成為了貴胄公子鍍金的專屬職業。

到了宋朝之後,千牛衛更是成為了一種無職無權的虛領,宋朝亡國後,元朝便徹底廢了千牛衛這一官職,千牛衛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白話歷史君


有部劇叫《神探狄仁傑》,劇中的李元芳大家都很熟悉,其扮演者是張子健,他有兩個很牛的身份:燕雙鷹以及千牛衛。

其實,李元芳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他是錢雁秋編導編出來的,而狄仁傑以及千牛衛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在劇中,李元芳一遇敵,就喜歡喊出自己是千牛衛的身份,那麼歷史上千牛衛到底有多牛呢?

千牛衛的正式名稱是左右千牛衛。唐朝時期,中央的禁衛軍分南衙和北衙,其中南衙十六衛,左右千牛衛是十六衛中的“兩衛”,它專責“掌執御刀宿衛侍從”,簡單來說,就是皇帝的貼身衛兵。


李元芳為什麼敢炫耀自己的身份呢?

首先是編劇給的膽子。

其次就是這個身份確實了不起。

千牛衛相當於皇帝身邊的保鏢,而劇中李元芳最後的職位是“檢校千牛衛大將軍”,也就是皇帝身邊保鏢隊的隊長,能當皇帝保鏢的,武藝自然高強。

當然,這個官位本身也很高,按唐朝的官位品級劃分,“檢校千牛衛大將軍”屬於正三品,在唐朝正三品就是高官了。

因為李世民曾當過二品大臣,為避嫌,此後唐朝官位的品級都是從正三品開始,即便是當了宰相的狄仁傑,也不過正三品。普通人面對正三品的官員,你說還敢囂張不?



不過,因為加了“檢校”二字,這正三品就只能嚇嚇一般人了,真遇到狠茬子,買不買賬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唐前中期,加了檢校,相當於代理;唐中後期,加了檢校,就是虛職,不具有事職權,主要就是表達深受恩寵。

而且大家發現了,劇中李元芳連自己專屬的府邸都沒有,還一直跟在狄仁傑後面,說明這個職位並沒有受到多大的重視。

但再不濟也是皇家保鏢,說出來還是挺有氣勢的。最後套用劇中的一句話:元芳,你怎麼看?


金兔歷史


好久不答題了,因為總沒有收益。


李元芳遇敵總自豪地喊出身份的原因,因為唐朝千牛衛的身份確實很牛。

唐朝的千牛衛是皇家禁軍,隸屬於南衙禁軍。唐朝的禁軍分北衙禁軍與南衙禁軍,北衙禁軍專門屯駐在長安北面皇家禁苑,而南衙禁軍則宿守在宮城南面及皇城。

南衙禁軍是保衛宮城南部及皇城內百官衙門的禁軍,除了左右千牛衛以外,還包括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等十六衛,以及太子左右衛率府,太子左右司御率府,太子左右清道率府,太子左右監門率府,太子左,右內率府等太子東宮十率組成。

李元芳所在的左右千牛衛的將士是皇帝的親近侍衛,共計有五百四十八人。他們平時“執弓箭以宿衛”皇帝,在朝會時,左右千牛大將軍領“備身左右升殿,而侍列於御座之左右。

左右千牛衛無論是領導,還是士兵,不僅有官銜,出身也都不一般。左右千牛衛設大將軍各一人,官銜正三品;設將軍各一人,從三品;設中郎將各二人,正四品下;設長史各一人,從六品上;錄事參軍事各一人,正八品上;兵曹參軍事各一人,正八品下;胄曹參軍事各一人,正八品下,等等。

其中,左右千牛衛大將軍和將軍的職責,主要是掌宮殿侍衛及供御之儀仗,負責整個隊伍的軍務。

而左右千牛衛衛士,由千牛備身、備身左右、備身及主仗組成。這些人的出生門第都不一般,而且對相貌和武藝都有嚴格的要求。

按照唐朝規定,必須是三品已上職事官子孫、四品清官子,儀容端正,武藝可稱者才能進入左右千牛衛。不僅如此,他們也是有品階的侍衛官。據《通典》卷四十職官二十二秩品五大唐及《舊唐書》志第二十二職官記載:千牛備身、備身左右,正六品下階。他們的品階比親、勳、翊衛衛士及監門校尉、直長的品階都高,待遇也較優厚,是衛士中的特殊階層。

《神探狄仁傑》中,李元芳的最高職位是檢校千牛衛大將軍,享受正三品待遇。首先能作為左右千牛衛,李元芳的出身肯定不一般,應該是品階較高的官宦世家。而在電視劇中,李元芳因為屢立大功,品階也是一路上升:

在《使團喋血案》中,李元芳追隨狄仁傑,與狄公共患難,擊破了幽州逆黨。狄公表奏李元芳大功,遂擢升為檢校鷹揚衛中郎將,正五品上;

在《藍衫記》案中,李元芳被擢升為正四品千牛衛中郎將,隨狄公巡察江南各州縣;

在《蛇靈》案中,李元芳殺死了閃靈,並助狄仁傑消滅了袁天罡等"蛇靈",李元芳升任正三品檢校千牛衛大將軍。只是其中的“校檢”二字,意味著他是詔除而非正命的加官。

所以,李元芳的“牛”,確實是有資本的!


孝文孝武


歷史上肯定是沒有李元芳這個人的,但是千牛衛大將軍這個職位確實存在,全稱檢校千牛衛大將軍。“校檢千牛衛大將軍”一職是直屬於皇上的御用軍隊,而皇上的御用軍隊也不是一個小軍隊,有十萬人之多。然而為了防止將軍專權,那時的軍隊有很多個管理者,皇上直屬軍隊便分為南衙和北衙,這一做法是為了剝削將軍手裡的權利,南衙分別分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等。南衙裡官銜最大的便是“大將軍”可以說是皇帝身邊的將軍,和御林軍差不多的性質,也就是說李元芳的官職其實是很高的,但是沒有實際的領導權利,最高領導權還是在皇帝手中。


魚德記憶


這個根據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系列中的描述,神都洛陽一共有十二衛,其中左右衛,左右威衛,龍武衛,豹韜衛,羽林衛這些都是擅長野戰的部隊,可以說是拿出去戍邊打仗的,比較擅長陣仗,野戰。而內衛,千牛衛則是天子衛率,主要職責是保護天子的安全以及朝中大臣的安全,個個都是軍中千里挑一的矯健之人,就相當於現在的中南海保鏢,像狄仁傑這種大臣出門帶的都是千牛衛,可以說是榮耀之極,這對大臣來說是一種皇帝賜予的榮耀,對於千牛衛來說也是對自己能力認同的榮耀,而李元芳作為千牛衛大將軍,當然非常驕傲和自豪了。


歷史風流去


錦衣衛 東西廠


神天天無聊


皇帝的親兵衛隊,相當於現在的中南海保鏢,你說牛不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