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條“LV”圍巾被攔 義烏海關公安聯手破獲造假鏈條

2019-04-24 11:0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龔成浩 通訊員 陳冰格

4月23日,海關總署公佈“2018年全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杭州海關隸屬義烏海關查辦的出口假冒“LV”圍巾案成功入選。

9000条“LV”围巾被拦 义乌海关公安联手破获造假链条

李挺洪/攝

接到線索

查獲9000條假冒“LV”圍巾

2018年3月,“LV”品牌權利人向杭州海關隸屬義烏海關反映,近期在東南亞、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現假冒“LV”品牌的圍巾,很有可能從義烏出口。

“權利人提供的侵權趨勢只是一個線索,我們持續跟進關注,希望能進一步鎖定侵權貨物的精確走向。”義烏海關知識產權科辦案關員陳冰格告訴記者。義烏海關對這一線索進行了初步分析研判,意識到這背後很可能隱藏著一個利用“一帶一路”線路從事跨國製售假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絡,遂對該品牌的侵權趨勢進行重點關注。

3月16日,義烏海關再次收到“LV”權利人提供的風險線索,有一批“LV”圍巾剛剛到達義烏託運部。海關第一時間與權利人進行會商,由權利人繼續跟蹤該批圍巾動向,在經歷分裝、打包、倉儲、裝箱與轉場等多個環節後,該批圍巾最終於3月20日凌晨進入義烏港海關監管場所,後被義烏海關成功攔截。

3月20日上午,經過義烏海關現場關員人工查驗,在該集裝箱內查獲了標有“LV”標識的圍巾9000條。

9000条“LV”围巾被拦 义乌海关公安联手破获造假链条

李挺洪/攝

進一步調查

挖出跨國製售假鏈條

杭州海關迅速組織開展調查,一方面聯繫“LV”品牌權利人進行正式確權,在最短的時間內確認該批圍巾均為侵權假冒產品;另一方面,部署義烏海關對該批圍巾的報關行、貨代公司等進行調查。

“接收案件以後,我們第一時間就對涉案人員開展輪番調查,通過把握先機突擊調查,獲取了重要證據。”據工作人員回憶,在成功突破相關涉案人員的基礎上,義烏海關繼續對報關單證、貨物流向、資金來源等內容開展全方位調查,最終,在柬埔寨長期從事圍巾生意的採購商黃某和義烏市場上假冒圍巾的銷售店鋪慢慢浮出水面。

由於此案金額較大,涉嫌犯罪,杭州海關依法將案件移送至義烏市公安局。隨後,海關、公安開展密切合作,繼續深入調查,深挖該售假店鋪的上下游生產商、批發商、銷售商。最後挖出位於杭州的假冒圍巾生產廠家及其下游的銷售鏈條,其中一條銷量較大的銷售鏈條指向霍爾果斯中哈自貿區,假冒貨物主要通過內陸運輸出口到中亞地區;另外一條銷售鏈主要出口至柬埔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再轉運至中東地區及其他中亞國家。

目前,共有生產、批發、零售等各環節共計6人已被追究刑事責任,南北兩條利用‘一帶一路’線路進行跨國製售假的違法犯罪鏈條被徹底斬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