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發展"重回三甲"尚需幾時

中國建設報

在波譎雲詭的房地產業,黑馬頻出但又曇花一現。曾經的"招保萬金",變成了如今的"碧萬恆融"。"落榜"的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一直期待重回頭部陣營,卻無奈差距越拉越大。2018年,原保利地產(以下與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統稱"保利發展")更為現名,戰略升級後力爭重回"三甲"。

保利發展

"家底"殷實但尚有差距

被稱為"家底"的資產負債表,最能反映房企實力。作為房地產業央企"排頭兵",保利發展2018年年報顯示,其總資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由2017年年末不到7000億元上升至2018年年末8465億元,同比增長17.7%;銷售額4048.17億元,同比增長30.91%,相比前一年增加近千億元,相當於一箇中型房企的年銷售額。

保利發展近年來成績出色,以2012年銷售額1017.39億元計算,至去年年末漲幅已近300%;總資產從2012年約2512億元,至去年年末增長237%。

成績單雖然亮麗,但重回"三甲"仍需努力。2012年,保利發展年度銷售額曾位列"探花",此後便再無緣"三甲"——2013年被萬達集團擠至第四;2014年被恆大集團取代,位列第五;2015年,中海地產完成超越,保利發展退居第六;2016年至今長期保持第五。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保利發展年度銷售額排名下滑不多且仍為"五強",但越過第四、晉級三甲難度仍然較大。

一方面,保利發展與"三甲"房企銷售額差距不斷加大。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保利發展與"三甲"房企差距分別為489.6億元、374.3億元、50.1億元;2018年,該數據變為3241.9億元、2014.2億元、1466億元,差距分別擴大約562%、441%、2826%。

另一方面,保利發展與"三甲"房企資產總額差距亦在拉大。數據顯示,2013年,保利發展與"三甲"房企差距分別為1652.6億元、537.3億元、660.6億元;2018年,該數據變為7430.56億元、6821億元、9872.2億元,差距分別擴大約350%、1169.5%、1394%。

但保利發展在負債方面表現較優。截至去年年末,保利發展總負債約6600億元,相比前一年5382億元增加1218億元,同比增長約23%;資產負債率77.97%,低於同期碧桂園、萬科、恆大的89.36%、84.59%、83.6%。

截至去年年末,保利發展持有貨幣資金1134.3億元,短期負債合計487.18億元,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為2.79;2018年銷售額排名第三的恆大持有貨幣資金2042.1億元,短期有息負債合計2874.37億元,現金利息保障倍數為0.71,顯示出保利發展短期償債能力較後者略強。但同時,保利發展存貨4745億元,其中約542億元用於抵押借款,所有權受限,佔比11.4%。

經營力強但仍需努力

利潤表最能反映房企的經營能力。截至2018年12月31日,保利發展實現營收1945.14億元,同比增長32.66%;歸屬股東淨利潤189.04億元,同比增長20.92%;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118.93億元,同比增長140.65%;每股基本盈利1.59元,同比增長20.45%。

同期,恆大實現營收4662億元,同比增長49.9%;歸屬股東淨利潤37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3.4%;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547.49億元;每股基本盈利2.849元,同比增長55.4%。

顯然,無論是額度還是增長率,保利發展的營收等諸項指標均不及恆大。此外,由於2018年結轉項目權益比例下降,導致保利發展歸母淨利潤增幅不如利潤總額增幅,造成歸母淨利潤率比2017年下降1個百分點。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點評認為,保利發展合作併購項目增加,使得歸母淨利潤增速慢於並表收入增速;同時其槓桿率有所增加,使得實際財務費用率提升較快。

由於財務費用和少數股東損益佔比顯著提升,國泰君安下調了保利發展2018年至2020年EPS(每股盈利),下調後分別為1.58、1.90、2.29元。國泰君安同時認為,考慮到2016年銷售項目利潤率較為豐厚,2018年至2019年保利發展進入高利潤增速期。以2017年至2018年銷售金額判斷,2019年至2020年結算收入增速依然會保持20%以上的增速。

此外,截至去年年末,保利發展的毛利率為32.49%,低於同期恆大的36.2%;淨利率為13.44%,低於同期恆大的15.5%。去年,保利發展平均樓面地價為6186元/平方米,項目平均成交價為14600元/平方米;恆大平均樓面地價為1611元/平方米,項目平均成交價為10515元/平方米。由此可見,保利發展相比恆大在項目定價空間方面彈性更小。

業內人士表示,在經營能力各項指標上,保利發展已達較高水準,但與行業前三相比仍有差距。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保利能否重回"三甲",關鍵看其土地儲備貨值能否支撐。截至去年年末,保利發展的土地儲備面積為9154萬平方米,銷售額排名第四的融創為2.56億平方米,恆大土地儲備面積為3.03億平方米。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上半年,保利發展總土地儲備貨值排名第四,為19735億元;前三名分別為碧桂園26212億元、恆大25081億元、融創21134億元。張大偉認為,按目前情況,保利發展即使上升到年度銷售額排名第四也有難度。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認為,頭部房企排名一直變化,近年來才趨於穩定。隨著"房住不炒"理念得到貫徹落實以及部分房企著手轉型,頭部房企排名還會出現新變化,"名次的超越意義已經不大"。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由增量開發轉向存量運營,市場整體進入平穩發展期,規模擴張雖有空間,但存量運營亦應是房企考慮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