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縣委書記程天雲|用情做好信訪工作——讀《習近平在正定》有感

2019-04-25 07:2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程天雲

浦江县委书记程天云|用情做好信访工作——读《习近平在正定》有感

程天雲

近來,我反覆研讀《習近平在正定》一書,書中的一段段對話、一個個情節,讓我深受震撼。一遍遍細讀,對我是一次次靈魂的洗禮、思想的昇華和工作的啟迪,讓我對習總書記反覆強調的“以人民為中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為我“怎樣做好一名共產黨員”“如何當好一名縣委書記”作出了示範、提供了遵循、給出了答案。

浦江曾是全國“信訪大縣”,也是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推行領導幹部下訪接訪的第一站。細讀《習近平在正定》一書後,我對如何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和體會——心無百姓莫為“官”,用心用情做好信訪工作。

一、學習習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赤子情懷,做到親民愛民、善政為民

拿到這本書,我就被封面照片所吸引,被習近平同志對老大娘自然流露的那種親近、親切所深深打動。讀完全書,對“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這句話有了更為觸動靈魂的強烈共鳴。書中習總書記講到,“為自己考慮多了,就會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越來越遠”“我們共產黨人天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聯繫群眾是我們的本分,必須和人民群眾建立深厚的感情,一時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句句發人深省、引人深思,無不體現出習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赤子情懷。

“信訪工作的首義,在於時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在正定縣委大院,晚上最後熄燈的總是習近平同志的那間辦公室。不管多晚都是開著門,群眾可以隨時找他辦事,群眾來信來訪他都認真對待、認真看材料、認真解決。

收到大學生希望座談正定發展的聯名信,習近平同志很快就安排半天時間和他們一起交流探討。

面對推門而入高喊“習書記,你要為我做主”的農村大娘,習近平同志請她坐下,給她倒水,暖心接待。這些既讓我感同身受,又自愧不如。

信訪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不僅是為民解難,也是為黨分憂;不僅是安民之道,也是發展之道。只有順民意、解民憂,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我們也才有精力抓經濟、抓發展。習近平同志在下訪浦江時曾告誡當地幹部“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就是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問題”,殷殷囑託,猶在耳旁。用心用情做好信訪工作,我們要學習習總書記始終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心繫群眾、貼近群眾。

二、學習習總書記“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做到知行合一、實事求是

習總書記堅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1984年,他在給正定四大機關領導的一封親筆信中寫到:到基層調研,要一下到底,親自摸情況,直接聽反映,尋求“源頭活水”。靠著一輛半舊的自行車,他走遍了正定25個公社、221個大隊;在大街上臨時支張桌子,現場徵求、聽取群眾意見,體現了習近平同志“摸實情出實招”“求真務實”的“唯實”作風。

對待信訪也是這樣。正如書中崔時欣說的,“有的人覺得‘打發’上訪群眾特別費事,但是習書記從來不是‘打發’而是真給解決”。2003年9月18日,習近平同志下訪浦江,將所有的安排,包括領導、時間、場所等都提前向社會公開,讓老百姓清清楚楚、有備而來。當天,他先後接待了9批20餘人次,其中當場拍板改造210省道,解決了浦江西部山區8萬多群眾的出行難題。如今,210省道已成為浦江山區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已成為一條通向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浦江百姓至今感念不已。

我們按照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持續推進下訪接訪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每月15日,縣黨政領導雷打不動到鄉鎮下訪接訪,變聯繫鄉鎮為包乾鄉鎮;以“民情民訪代辦制”推動信訪“最多跑一次”改革,讓群眾最多跑一次甚至不用跑也能辦成事;組建244支聯心服務團固定聯繫每個村(社區),既當聯繫員、代辦員,又當調解員、服務員。用心用情做好信訪工作,我們要學習習總書記崇實務實、真幹實幹,把一切工作的落腳點放到“事要解決”上,重視初信初訪,把問題化解在萌芽、解決在鄉鎮村,把好信訪第一道崗。

三、學習習總書記“敢往矛盾‘窩’裡鑽”的克難精神,做到直面問題、敢於擔當

當初,習近平同志選擇到艱苦的正定縣工作,很多同志不理解,但他說:“只想著過舒適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準備入‘苦海’的。”這讓我想起習近平同志在浙江講的另一句話:“領導幹部下訪,要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往矛盾‘窩’裡鑽,這樣才能夠取信於民。”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2003年,習近平同志下訪,浙江省委為其備選了多個地方,最終他定了浦江,因為浦江的信訪情況在全省最嚴重,信訪量和人均信訪件最多。

在習總書記直面問題、直面矛盾的精神感召下,16年來,浦江始終堅持什麼問題最突出,就竭盡全力解決什麼問題。曾經的浦江汙水橫流、違建遍地,65%的信訪都與汙染、違建相關。我們以這個廣大群眾深惡痛絕、影響公平正義的問題為突破口,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金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行動和美麗鄉村“千萬工程”,3年就消滅了所有的黑臭河、“牛奶河”,從劣Ⅴ類水穩定實現全流域Ⅲ類水,創下浙江首批無違建縣和首批美麗鄉村示範縣;解決了8000餘戶無房戶、危房戶的“住房難”問題,讓居者有其屋、居者安其屋。這兩年信訪總量更是直線下降,從全國信訪大縣變為全國信訪工作先進縣。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當年,習近平同志擔當直言,如實向上反映正定“高產窮縣”的真相,減輕了農民負擔。做好信訪工作,我們就要學習習總書記,到群眾意見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最困難的地方去,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從群眾最不滿意的事情改起,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攻堅克難。

為官避事平生恥,心無百姓莫為“官”。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的身體力行,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標杆和典範。我將謹記習總書記“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諄諄教誨,認真對待群眾的每一個呼聲,認真解決群眾的每一個訴求,用心用情做好信訪工作,一定要對老百姓好,一定要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作者為浦江縣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