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男童求醫一年僅回家一次,因常常安慰小病友,被喊“小暖男”


哈爾濱第一醫院血液腫瘤研究中心住滿了血液病的孩子,剛滿11歲的建男在這裡化療整整1年,3月份開始接受第12次化療,這裡對他來說已經很熟悉。媽媽帶他入院後,他換了衣服便到走廊和病友、護士阿姨們去打招呼。在這裡,醫院的家屬和護士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武大夫”,病友們則喊他“小暖男”。

病區幾乎沒有人不認識建男,每當病房裡來了新的患兒,他都會像大人一樣小病友,不要擔心這病能治好的,還會詳細解釋什麼時候該吃什麼藥、該打什麼藥、上療的時候不能吃什麼。他的病床前總是圍滿了小夥伴,大家聽他講故事玩遊戲,就像在學校一樣開心。

建男2008年出生在黑龍江省通河縣鳳山鎮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是家裡的最小的兒子,兩個姐姐和父母都十分疼愛他。媽媽叫衣洪梅,爸爸叫武振東。但是幸福生活在2018年1月5日嘎然而止,建男由於發熱咳嗽到當地就醫,結果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型高危。


建男上學後成績優異,懂事聽話,從小就是老師同學都是讚不絕口誇獎的對象。這次生病,一家人就像是天塌了一樣,媽媽衣洪梅說:“我感覺我才剛剛反應過來接受事實,孩子都住院化療了好幾天了。他那麼痛苦,還反過來安慰我,我們心都碎了。”

天性樂觀、貼心的建男在生病後,看著自己頭髮掉光,他漸漸明白自己得的是白血病。但是一直在身邊照顧他的媽媽說:“他幾乎從未哭過,我印象最深的在第一、二個療程時,由於感染整天高燒不退,常昏迷不醒,在他最痛苦的的時候跟我說‘媽你把頭髮梳梳臉洗洗,你精神了,我得病都能好一半’,那樣了還關心我。”

熬過了最嚴重的感染期間,建男身體好些了,又忍不住去每個病房去安慰小病友,常常他走到一個病房,家屬們就開玩笑的喊他:“武大夫又來了啊!”病房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他對媽媽說:“我長大了想做醫生,我睡不著的時候想象自己以後為生病的小朋友看病的場景,想到這一幕我就覺得再痛我都能堅持。”


可是治病除了堅強,還需要錢,這12個療程,建男全家已經花了70多萬元。為了給他治病,家裡積蓄花光後,還把房子賣了、地出租了才湊了11萬多,外債已經累積達到30多萬元。而每天,爸爸武振東在外面奔波除了做零活賺150元/日外,基本都是在想辦法籌款借錢。

一年的治療,衣洪梅帶著建男僅僅回過一次家。那次回家,家裡的老屋還沒有賣,路上路過學校,建男停下來趴著鐵門往裡看,正好趕上課間操時間,老師帶著同學們出來看他,他們鼓勵建男一定好好治療,說等著他回來,人散了他就問我“媽媽,我還能回來嗎?”那一次建男哭了,在衣洪梅印象裡是唯一一次流眼淚。

未來,還有3年的療程,而此時家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衣洪梅的大女兒從外地結束打工趕回來照顧上中學的妹妹,65歲的建男爺爺在外地打工賺錢,外公外婆種田賣菜得的錢幾乎都給外孫治病,全家的努力依舊湊不夠一次化療費用,這讓他們很絕望。圖/大松 文/三花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