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脆弱的”

“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我很脆弱的”

很久沒有更新,偶爾會有寫什麼東西的衝動,往往在打開電腦之前就消失了……

最近總是重複說下輩子一定要學理科,和數字打交道,那是最懷疑自己職業的時刻。這種懷疑和幻滅感在這一年逐漸加深。

之前興致沖沖去聽了一場新書分享會,在底下聽著臺上的嘉賓逐層逐層分析書中的人物、作者想表達的思想,突然覺得一切虛無。

就像語文的閱讀題,原作者都回答不出正確答案的那種彆扭、尷尬。

“我很脆弱的”

那次的後遺症就是,我好長一段時間不想讀任何書。好在後來想明白了,閱讀是個私己的事,只要自己讀得爽就行。

前幾天問一個前輩是否真的喜歡寫東西,她猶疑了一會兒說,只是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有興致。

“每天忙忙碌碌,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意義在哪?”一直以為對一切都很遊刃有餘的她,說出這樣喪氣的話。

果真,生活會把焦慮平分給所有人。

“我很脆弱的”

雖然知道只有一小部分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並且樂此不疲,但有時候還是覺得不甘心。

從小被教育著要實現自我價值,才發現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和自己的沮喪作鬥爭,經常想躲進地鐵的天花板內,依靠這些想象獲得能量的補充。

坦誠自己的脆弱好像是一件很難的事,應該說在這個忙忙碌的社會,脆弱本身是不允許呈現的,每個人都必須活成強者的樣子,百毒不侵、刀槍不入。

幾個月前,一個朋友說如果不所在的公司留用,他就離開這座城市。“我很脆弱的”,他解釋道。

看到那句話時,竟略微有些感動,坦承自己脆弱,就像承認自私一樣難得。

“我很脆弱的”

每個人都告訴你這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你也很清楚,很多時候無可避免的會覺得很down。

尤其是近半年,幾乎沒聽到什麼好消息,網上時不時曝出的新聞,總感覺活著的每一天都如履薄冰。

未來數不清的變數,讓越來越多的人都內心慌亂。我特別認同一句話“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無意義的。”

和前輩聊天時,無論是提及社會、工作、家庭,最終的感嘆都成了:人生也太苦了!


“我很脆弱的”

經常有人說,你還這麼年輕不應該抱有這種想法,但認清所謂的苦,並不妨礙更好的活。

嘴裡抱怨著太苦了,還是照常去買菜做飯,還不忘鼓勵自己一句,做菜的水平又進步了一點點。

比起表面的倦怠和抱怨,內心的崩塌才最可怕。

前段時間峨眉山一個姑娘不顧勸阻,跳崖身亡,在遺書裡她提及自己患有抑鬱症。

其中有段話讓我很動容:因為責任,我只能一次一次用自己不多的意志去對抗身體的本能,在所有人面前裝得談笑自若,雲淡風輕……

我很理解這種感受,沒記錯大概是17歲那年,有段時間我也有輕微的抑鬱,完全不受控,只想跟著整個世界墜下去,不斷自我撕扯。

“我很脆弱的”

所以我特別能接受“喪”的存在,表面的喪對內心絕望、悲傷的情緒能起到緩解作用。我是這麼覺得。

就像西雅圖偷飛機的那則新聞,29歲的地勤工作人員理查德·羅素,在沒有飛機駕駛執照,沒有接受飛行訓練的情況下,開走了停機坪的一架飛機,最終機毀人亡。

他29年的人生過得平淡知足,既愛著也被愛,他也沒有傷害誰,也未曾受過傷害,但他就是做出了這種超乎常人的舉動。

在錄音中他說了一句話:“我只是一個壞掉的人,我猜是不知道哪裡有幾顆螺絲鬆了吧。”

一天無事發生,卻聽到內心折戟的聲音才是最大的絕望。


“我很脆弱的”

這段時間天氣意外的好,藍天白雲,秋高氣爽,特別適合溜達。

好天氣莫名會帶來好心情,只有看到美好的事物時,才會覺得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到了。

願你能發現美好也能創造美好。

- END -

圖 | 來自微博CNU_blan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