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民生服務平臺】綠滿青城 我們在行動

春光無限好,綠化正當時。如今,呼和浩特街頭,隨處可見各種樹木花草,公園裡更是花開不斷。不負春光為綠忙,在綠化方面,呼和浩特2019年有哪些植綠計劃?大青山前坡生態工程進展如何?城市慢道、沿河景觀、道路綠網等綠化工作如何開展?小區公共綠地發展不均衡、增綠提質問題如何解決?帶著這些問題,4月24日,“呼和浩特民生服務平臺”節目來到了賽罕區金橋開發區達爾登社區,節目邀請了市林業和草原局、園林建設服務中心、環城水系綠化管理處等相關部門來給大家解疑釋惑,跟大家一起聊聊綠化那些事兒。

2019年,呼和浩特市綠化主要包括,主城區進一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推動社區庭院綠化,西部城區綠化建設和新建10個百畝綠地等工作。其中,2019年計劃在西部城區建設10個百畝綠地,其中,在玉泉區選址建設一處遊園,佔地30畝,已經完成了80%的綠化。在回民區西北二環節點選址建設遊園,綠化基本完成,正在做精細化處理。另外,在金海路和匯金道的十字路口原有企業私有庭院綠地的基礎上,與金川管委會協調,與企業協商,拆牆透綠,打造成一處綜合性公園。目前,綠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按照規劃,呼和浩特市城市綠地佈局將形成三百米見綠,五百米見園。

2012年呼和浩特市啟動實施的大青山生態綜合治理保護工程,經過幾年的建設,大青山前坡已成為“綠樹掩映、白牆藍瓦、曲徑通幽、田園風光、草原風情、自然和諧”的首府後花園。工程啟動以來,先後建成了雅馬圖森林公園、惱包公園、呼和塔拉草原、千畝丁香園、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等生態區域。以上項目構建了森林景觀、草原風光、沙坑治理和休閒農業等特色生態區域,同時促進了科普展覽、體育競技和文化會展等社會事業的繁榮發展。2019年,呼和浩特市將繼續深入推進大青山前坡景觀提升項目。對總面積85.5公頃的惱包公園進行續建,推進總面積50公頃的千畝丁香園建設。並對2018年新增的110.9萬平方米綠地面積以及7493平方米的道路分車帶進行高標準精細化養護管理。

呼和浩特市老舊城區缺綠、綠化發展不平衡一直是綠化建設的短板,為了讓老舊小區居民開窗見綠,2018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出臺了關於推進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庭院綠化建設的工作通知。2018年,市四區共完成455個庭院的改造,2019年計劃全市的四個城區不少於400個庭院、小區的改造。為解決小區硬化與綠化的矛盾,相關部門針對不同的小區制定不同的規劃,調研小區內居民數、車輛數,在比例合適的條件下,再進行綠化工作,小區內沒有位置進行綠化,就選擇見縫插綠。

另外,春夏之際漫天的柳絮也是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據介紹,多年前呼和浩特市在綠化工作剛起步時,由於技術條件與客觀環境的限制,不具備對種植樹種的甄別能力,才會出現春天飛絮的情況。現在的技術手段已經可以在種植樹木時選擇沒有飛絮的楊樹、柳樹,所以新種植的樹木不會再出現飛絮的情況。而針對當年種植的樹木,園林部門會定期噴灑抑制劑防止飛絮,總體來看,此類現象正在逐步減少。

(呼和浩特新聞網記者 閆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