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瑞幸夾擊星巴克,咖啡界“一哥”或將易主?

最近的咖啡市場不太平靜。

先是瑞幸咖啡獲得了星巴克第二大股東貝萊德的1.25億美元融資,計劃赴美上市,還在招股書中宣稱,將於今年底在門店數量上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店。

而拼多多也宣佈推出“多多果園”計劃,引入了多個為星巴克、雀巢等咖啡巨頭供應原料的雲南品牌,通過電商出售當地生產的咖啡豆,收購價也比星巴克等高出三倍多,頗有些向其遞戰書的意味。

如此一來,中國咖啡界“一哥”星巴克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遭受著兩面夾擊的它還能穩坐江山嗎?

拼多多瑞幸夾擊星巴克,咖啡界“一哥”或將易主?

被迫放下身段,積極求變

一邊是瑞幸的來勢洶洶,一邊是自身同店增長的下降,星巴克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放下身段尋求應對之法。

2018年5月,星巴克將零售業務賣給了雀巢。8月星巴克又與阿里攜手,開通了外賣業務,打通了雙方的會員體系。用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的話說,這次聯姻將全面打通從第一空間到第四空間(生活空間——工作學習空間——線下零售門店——線上零售平臺)的所有限制。

拼多多瑞幸夾擊星巴克,咖啡界“一哥”或將易主?

除此之外,星巴克還嘗試在產品方面開闢新的賽道。今年2月,星巴克限量發售定價199的貓爪杯,引發了消費者凌晨排隊哄搶,更被黃牛炒到了上千元。隨後星巴克又推出售價699的抱抱熊,卻遭到冷遇。試圖抓住新興女性消費市場的星巴克又開始在主營產品上下功夫,4月以來,星巴克陸續推出了茶飲冰淇淋融合產品和針對中國市場設計的8款冰調飲品,意在滿足更多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補足原來在目標客戶覆蓋上的短板。

拼多多瑞幸夾擊星巴克,咖啡界“一哥”或將易主?

然而,星巴克也使出過“昏招”。去年11月,星巴克針對中國內地銷售的手工調製濃縮咖啡、茶瓦納與星冰樂品類的部分飲品價格上調1元,還推出了新的會員制度,縮減了部分會員權益。這樣做雖然能暫時緩解業績壓力,卻是以犧牲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為代價,尤其是在對手瑞幸瘋狂打折送券的攻勢下,部分忠誠度不高的消費者很容易轉投瑞幸的懷抱。

對手不容小覷,星巴克能否穩固江山?

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20年才開設了3600家門店,而瑞幸成立不到兩年,已經在全國28個城市開設了2370餘家門店,其中91.3%為快取店,這也讓瑞幸得以更加快速地擴張。面對瑞幸的快速擴張搶佔市場,星巴克也在2018財年財報中表示,2022年前將以每年600家的速度擴張。雖然這一速度與瑞幸相比顯得有些緩慢,但考慮到瑞幸對標星巴克的旗艦店和優享店數量極少,星巴克在這一方面仍有優勢。

拼多多瑞幸夾擊星巴克,咖啡界“一哥”或將易主?

瑞幸藉助星巴克不做外賣的短板迅速在線上渠道崛起,但星巴克與阿里的合作讓它在這一方面的優勢蕩然無存,甚至在用戶體驗、質量控制方面做得更好,唯一能對星巴克形成威脅的就是其低廉的價格。然而賠本賺吆喝的瑞幸面臨著22.27億元的虧損,這也是它不得不急著上市的原因。而星巴克儘管業績下滑,營收依然碾壓瑞幸,2019年一季度,星巴克實現營收66.33億美元,瑞幸僅為星巴克的1.07%。星巴克在中國20年來建立的口碑和品牌號召力,也非瑞幸一朝可以匹敵。想要超過星巴克,瑞幸要走的路還很長,在此之前,它還得努力續命。

而拼多多雖然目前還沒有對星巴克造成太大威脅,但這個不按常理出牌、在各大電商巨頭中殺出一條血路的強勁對手也不容忽視。

拼多多瑞幸夾擊星巴克,咖啡界“一哥”或將易主?

星巴克積極求變,“一哥”地位暫時無虞,但在更多的瑞幸、更多的拼多多的圍攻之下還能坐多久,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