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的血糖、血脂、血壓、心率控制在多少合適?

醫學小偵探


冠心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由於心臟部位的冠狀動脈出現硬化狹窄,痙攣或阻塞等,而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疾病的總稱。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都是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疾病因素,而對於已有冠心病的患者,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也尤為重要,控制好這些指標,能夠有效的控制冠心病的進一步發展,減少致命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冠心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

高血壓是冠心病的風險因素,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有研究發現,及時未確診為高血壓,血壓處於正常血壓高值時,其冠心病的發病風險也大於正常人。

而對於已有冠心病合併高血壓的朋友,控制好血壓就更加重要,通常情況下,一般建議將血壓至少應該控制到140/90以下的達標值,如果身體耐受,能夠控制到130/80以下則更好。

對於60歲以上的患者朋友,很多都有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問題,即收縮壓高於140,但舒張壓卻偏低,低於80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控制好收縮壓的意義更大,但也要注意低壓不要降的過低(比如舒張壓低於55),以免影響身體各個臟器的血液灌注。舉個例子來說,比如80歲以上的老年人,這種壓差大的情況則往往更為顯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本身不用藥舒張壓就比較低,僅僅在60甚至還要低的水平,因為降壓藥往往是高壓低壓同時調節的,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應該強調把收縮壓降的過低,如果身體耐受,在保證舒張壓壓不要降的過低的情況下,把收縮壓降到150以下,就是可以的。

高血壓患者合併冠心病用藥方面,CCB類藥物,包括各種地平,還有具有減緩心率作用的地爾硫卓、維拉帕米,β受體阻滯劑類,如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還有各種普利類、沙坦類藥物,都是可以選用的降壓藥,根據冠心病患者的個體情況不同,可以選擇單藥或者組合藥物來控制好血壓。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標

高血脂合併冠心病也非常常見,對於有這種情況的朋友,控制好血脂達標,也是減少冠心病患者發生心梗風險的重要方面。

控制好血脂指標,我們通常強調兩個血脂指標,一個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另一個叫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HDL-C)。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常化驗單上的達標值是3.4以下,而對於冠心病患者,把血脂降到這個值,還遠遠不夠,通常情況下,對於已有冠心病問題的高血脂患者,應該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1.8以下,實在難以控制的,也應該把這個值在原有的基礎上,降低50%以上。

對於另一個值,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值血脂報告單上沒有,但也很容易計算,是指總膽固醇減去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所得的就是這個值,一般我們建議把這個值控制在2.6以下更佳。

用藥方面,他汀類藥物還是最常見和首選的藥物,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最明確,如果對於他汀類藥物耐受性不好的朋友,選擇低劑量的他汀,再加其他藥物,如依折麥布等聯用也是不錯的用藥方案。

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

如果有冠心病合併糖尿病的情況,冠心病的病變在心臟外膜下的冠狀動脈,而糖尿病對微動脈影響較大,二者並存將使病變更加嚴重和廣泛。控制好血糖,是讓冠心病患者減少血管性病變,減少心梗風險的重要方面。

對於血糖的控制目標,冠心病合併糖尿病,和單純糖尿病患者並沒有區別,最佳的控制就是把空腹血糖控制在6.0以下,而餐後血糖控制在11以下,除了要控制好血糖指標以外,對於糖化血紅蛋白也要定期檢查,控制好這個值,是減少糖尿病引起併發症的重要指標,合併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也要注意定期進行糖尿病腎病的篩查。

用藥方面,建議選擇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的降血糖藥物,二甲雙胍,還有較新型的列淨類藥物,如恩格列淨等,都是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的藥物,如果口服藥物不能使血糖達標,也可以使用胰島素來協助降低和控制血糖。

總之,冠心病患者除了要針對疾病本身改善心絞痛、心肌缺血等相關症狀外,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減少這些慢病對於心血管的進一步影響, 是減少心血管疾病進一步發展風險,減少心梗發作幾率的重要方面。


李藥師談健康


週一收了一個患者,孫女士,66歲,心絞痛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

最近出現發作性胸痛,每次持續5-10分鐘,活動後明顯加重,入院後很是擔心,怕做支架。王醫生解釋,我們先用藥控制,看效果怎麼樣,不是每個心絞痛都得支架,而且您現在還有量。

啥意思?孫阿姨問王醫生,啥叫有量。

因為孫女士的血壓140/80,心率85,空腹血糖9.8,低密度脂蛋白3.8。這些指標都沒有達標,我們想辦法把這些指標控制理想後,大部分心絞痛應得到控制。

現在孫阿姨病情得到了控制,每天下午還去醫院樓下花園轉一轉。孫阿姨的血壓,血糖,心率都控制在多少呢?

血壓現在120/70左右,對於冠心病的患者,我們儘可能把血壓降到理想水平,這樣對於緩解心絞痛有很大幫助,尤其如果合併心衰,更應該把血壓控制在120/70左右。


血糖基本正常,血糖要按照糖尿病的要求,不但空腹血糖達標,餐後血糖也要達標,空腹血糖小於6,餐後血糖小於11是比較理想的水平,當然一定避免低血糖發生。

心率更為重要,為什麼孫阿姨發生心絞痛,和其心率快有一定關係,道理比較簡單,心率越快,心臟需要的氧越多,就會缺氧,其實就是缺血,就會心絞痛,當心跳慢下來以後,心臟需要的氧就會減少,心絞痛就會得到一定控制。無論是心絞痛還是心衰,我們一般都會把心率控制在55-60次左右。不但能緩解心絞痛,還能延長壽命。


至於血脂,我們不可能幾天就把血脂降下來,而且血脂對於冠心病的影響是長期的危害,我們只能定個目標,一個月後複查,我們的理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低於1.8。

所以,冠心病的理想血壓120/70,理想心率55-60,理想低密度脂蛋白低於1.8,理想血糖空腹低於6,餐後低於11。

這樣冠心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減少心絞痛發作,才能減少支架和搭橋。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可私信我,我會盡快回復您。】


心血管王醫生


我國冠心病的發生率逐年升高,對於冠心病的治療目的,一是改善患者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二是要預防再次發生心肌缺血事件。

如何預防呢?就是要很好的控制與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低鹽低脂飲食、戒菸限酒、適當的運動鍛鍊、控制體重,以及做好血糖、血脂、血壓和心率的管理。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是非常高的,但血糖的控制水平與冠心病無關,與年齡有關。一般建議6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6mmol/L,餐後2h血糖<8mmol/L,對於老年人,低血糖發生率較高,因此標準放的寬一點,空腹血糖<8mmol/L,餐後2h血糖<10mmol/L。

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主要是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指標,要求<1.8mmol/L,對於血脂不高的冠心病患者,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下降30-50%。他汀藥物可有效降低膽固醇,並減少今後再發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部分患者看到自己血脂正常,就停藥了,這是很危險的,徐醫生遇到一位停藥數月後再發心梗的患者。

冠心病患者的血壓目標,一般來講<140/90mmHg,能耐受者(沒有頭昏乏力等不適)<130/80mmHg,但也不宜過低,尤其是舒張壓,因為心臟灌注主要是在舒張期,不建議<110/60mmHg。

冠心病患者的心率管理,建議靜息心率<55次/分。靜息心率是指清晨醒來後活動前的心率,良好的心率管理有利於減少心肌氧耗。

以上就是徐醫生關於“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壓、心率管理目標”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