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自從RPLIDAR S1發佈性能參數之後,很多嵐粉直呼不過癮!這次,不囉嗦,直接放石錘。看看RPLIDAR S1在極限壓縮體積提升產品適用性的設計需求下,性能到底如何?


TOF測距原理

RPLIDAR S1採用TOF測距原理,測量精度不會隨距離的變化而變化。下面,我們實地檢測一下,看看【測量精度&距離】的對比效果。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1m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20m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40m


由上可以看出,RPLIDAR S1的測量精度誤差始終保持在穩定範圍之內(±5cm),不會隨著距離的變化而變化,高效保證RPLIDAR S1的建圖精度及效果 。


40m測距半徑

採用TOF測距原理,RPLIDAR S1的測距半徑達到40m,滿足更多更大場景的應用需求。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RPLIDAR S1 室內40m+ 測距半徑掃描畫面


除了40m測距半徑之外,RPLIDAR S1在大場景下的建圖能力也不容小覷。不管是地下超大停車場,還是超大辦公環境建圖,都能輕鬆hold住 。同步配合SLAM 3.0,建圖性能一級棒。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S1配合SLAMWARE定位導航方案構建的停車場地圖(面積:134m*111m)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S1配合SLAMWARE定位導航方案構建的辦公室地圖(面積:67.8m x 32.8m)


室內外均可使用

得益於TOF超短時光脈衝的特性,RPLIDARS1在室內外的使用都“如魚得水”,在室外模式下,RPLIDARS1可實現在60klx光下的有效工作,不受室外強光的干擾。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RPLIDAR S1在室外60klx陽光下正常工作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RPLIDAR S1在室外陽光下實現40+m建圖效果

同時,室外超大場景建圖也毫無壓力。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S1配合SLAMWARE定位導航方案構建的室外大場景地圖(面積:185m*144m)

黑色物體的檢測能力

由於深色物體吸收了絕大部分的光能量,使得激光雷達對深色物體和白色物體的檢出能力不一樣,所以,我們一直都在提升激光雷達對深色物體的探測能力。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RPLIDAR S1採用TOF測距技術,面對深色物體的測距表現同樣優秀。不管室內還是室外,在一定距離範圍內,對黑色物體的檢出表現完美。

室內黑色物體檢測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室外黑色物體檢測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透明玻璃的識別能力

以前,由於超聲波傳感器的輔助,機器人在面對玻璃、鏡面等高透材質時能擁有良好的避障表現。現在,RPLIDAR S1的出現,能夠幫助機器人更好的識別高透材質障礙物。多傳感器協作,為機器人智能行走多加一層保護罩。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透明玻璃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磨砂玻璃


小身材,大能量

以前,在聊到未來思嵐雷達的發展方向時,思嵐科技CEO陳士凱就表示:除了技術層面的提升之外,還有一條就是:雷達的體積會越來越小,去適配越來越多的應用。從RPLIDAR A2開始,100px的超薄外觀一經出現就引領行業潮流,現在,更是成為行業標配。

這次,RPLIDAR S1的出現,更是引領了TOF雷達小巧外觀的趨勢。但小巧精緻的外觀並未降低雷達的性能,依舊能保證機器人穩定建圖及輔助後續避障導航。

超驚喜~超全RPLIDAR S1實測數據來襲

RPLIDARS1作為思嵐新一代TOF雷達,不管是應用在商用機器人,還是投入到工業應用中去,相信都能憑藉良好的性能,帶領機器人定位建圖、避障導航效果到達一個新層次。而思嵐,未來也將會不斷刷新雷達的實用性和性能極限,帶給市場和用戶更好的技術和產品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