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交易中個國經濟數據和銀行的貨幣政策會影響匯價走勢,這裡面有陰謀嗎?

八位數花園


在外匯交易中,各國的經濟數據對匯率影響非常突出,因為匯率的定價主要與國家的經濟強弱有關,而且兩者是正相關的關係。

央行的貨幣政策也是影響匯率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央行的貨幣政策會影響市場的貨幣投放,會主導市場流動性。一般來說,當央行的貨幣政策趨緊時,匯率容易上升,反之匯率容易下跌,關於這一點,從2008年次貸經濟危機之後美元的走勢表現中就看得非常清楚。次貸危機之後,美國三次採取QE政策紓困,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美元長期貶值,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步好轉,美聯儲開始加息,之後美元重新走強。

但是貨幣的鬆緊主要是為了經濟的發展服務,最終還是要看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譬如去年年底與今年年初,國內央行大幅度連續降準,向市場提供流動性,但是人民幣匯率總體上不跌反升,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經濟的穩健與回升。

國際之間的博弈,有陽謀就必然有陰謀。譬如美國通過匯率等金融手段掠奪了鉅額的前蘇財富;譬如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華爾街利用希臘債務問題向歐盟轉嫁債務危機,而希臘進入歐盟就是華爾街投行的惡意包裝,為歐盟提前留下了金融木馬。

另外,國際間的匯率攻擊也很常見,由於美元在國際間要服從美國政治軍事需要,所以美元對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委內瑞拉等國家的貨幣進行匯率攻擊都是國際匯率市場中常見的問題。而目前美元與歐元之間博弈也在不斷強化,兩者之間手段頻頻,這裡都充滿了博弈的智慧與手段,陽謀處處在,陰謀也常顯現。

國際間也會出現利用國家經濟數據造假與貨幣政策惡意引導的情況,在次貸危機期間,美國的經濟數據就出現過這樣的問題,而美國當時惡意降息,利用劣幣驅逐良幣政策向世界轉移債務危機就是典型案例。


馨月1967


供需決定價格,沒有陰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