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農村,對未來發展的前景如何?

一生平安74889


鄉村的前景其實很明朗,發達國家的鄉村現狀就是我們鄉村的未來,這個是經濟發展趨勢,很難改變,只是時間問題。

比如農業產業化,註定在最近幾年就會實現,所有人都清楚,在現有的生產條件下,種地已經不需要原來那麼多人了。

而產業化的前提是資本介入,比如購買使用大型機械,比如改變原有的種植模式,比如引進現代化營銷手段,比如健全農業產業鏈,都需要資本和專業技術,現在其實已經具備條件。

之所以很多地方沒有啟動,最主要的根源還是產權制度的切分,如何保護好當地農民的利益,並使投資方獲取相應的收益,需要很高的平衡。

新農村的集中城鎮化也是必然趨勢,很多鄉村已呈現空心化,留守人員已老年和兒童為主,無論是上學還是就醫,或者是日常生活保障都不便捷,城鎮化是經濟條件的平衡,或者說是捨棄,大部分年輕人都會選擇走出來。

當然也不是沒有技術問題,比如耕地的問題,宅基地的問題,拆遷補償的問題,農業補貼的問題,宗族觀念的問題,殯葬的問題,到這些問題不會成為趨勢中的巨大障礙,畢竟時代在變,人們的觀念也在變。








三隻小胖


農村未來的前景還是培養下一代的大學生,離開農村。

作為農村人,我還是熱愛農村的。但是今天就來吐槽一下農村的現狀。先從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說起,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推廣農業的發展,準備把農民變成一種職業。這個想法當然是好的,但是執行的力度真的沒有。我去當地的農廣校問過,他們告訴我我們縣沒有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的培訓。我到了農機局,他們卻告訴我有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的培訓,並且是免費的,這就很好了,但是他們的只有兩個專業,都是和農機有關的。對於現在的農機管理,這兩個專業沒什麼太大作用的。

前段時間,有管理農業的領導前來調查,當我詢問農村今後發展的時候,他說今後的發展方向就是:土地流轉。土地流轉真的就好嗎?一群沒有學歷,同時沒有技術,只會種地的農民,沒有了土地,怎麼辦?現在土地流轉的價格是一畝地1200一年。

土地流轉,只是把富的人更富,窮的人沒有改變。現在包括以後很長時間,農村的模式就是半工半農。只有這樣才可以賺到錢,養的起父母。所以農民工會一直存在的。


昨日小樓看風雨


關見無地五十至六十歲閒置農民工怎麼生活,進廠不要,無地的上有老下有小,又要養老又要帶孫子,一家生活開支怎麼維持?只為上層發展不顧基層生死!!!!!!


用戶6858051826395


現在好多村都有大學生村官,但這只是名義而已,名額在村,身體在鄉,很多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村裡還有個大學生村官,更別說能見到鄉長,鄉黨委書記了,連他們的名字都知之甚少,你說這樣的農村有希望嗎?


一縷炊煙109574161


農村土地不進入市場土地交易,就永遠發展不了。


Hello巖天天


社會階層分工分紅利多少,直接影響土地產出比。城市和農村要一盤棋,社會進步才能同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