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地價一夜回到三年前?

今天上午,新都區新都街道萬和村1、2社一宗面積約123.8畝商住用地拍賣,我們都還沒準備好,就結束了……旭輝以2260.6元/平米樓面價底價摘得地塊。


新都地價一夜回到三年前?

2260.6元/㎡,你沒有看錯,成都地價竟重回2字頭!

——本文標題看起來也許很誇張,但對新都而言,的確是一夜回到2016年的水平。

據我們統計,從2016到2018年,新都區新都街道區域共有16宗土地出讓,而這裡面商住用地佔比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僅有4宗。

新都地價一夜回到三年前?

其中,區域成交樓面價紀錄由瑞卓置業有限公司(隆鑫的馬甲)創下——2017年11月7號,隆鑫以7380元/㎡成交樓面價,溢價率47.66%,摘得新都街道板橋社區5社、同仁社區3社一宗面積約47畝的商住用地。

和新都熱門區域大豐街道比起來,新都街道商住用地供應極少,地價也不及大豐,在上述7000多元地塊拍賣前兩個月,大豐一宗面積約71畝的商住用地,就已經拍出了10861元/平米的成交樓面價,溢價率達到95%。

而如果再往前看,追溯到2016年,地價就更低了。

2016年初,七一置業底價摘得新都街道一宗面積約88畝的商住用地時,成交樓面價僅為965元/平米,到了年末,同片區內一宗約22畝的商住地塊,樓面成交價為1524元/平米,溢價率25%。

結合2016和2017年四宗土地情況看,新都街道地價漲勢明顯,而從地塊素質和區域前景來看,今天拍賣的地塊都堪稱優質。

該宗地由兩塊面積分別約56畝和67畝的地塊組成,形狀方正,且面積合計超百畝,是中心城區目前比較少見的大地塊。

與此同時,該地塊位於新都新城板塊內,按照相關規劃,新都新城區未來將形成“

一心、兩軸、四核、多廊”的城市空間格局。

聽起來有點空對不對?

沒關係,大家只需要記住,未來新都新城區有文化中心、有商業中心、有體育中心、有生態景觀配套、有綜合交通樞紐、有品質住區……有很多很多好的規劃和配套就行。

而旭輝今天拿下的這塊地,位於新都新城區開發較早的區域,目前的城市界面呈現已比較成熟。

周邊除了有十個以上已入住的小區,人氣充足外,2公里範圍內還分佈著新都區政務中心、毗河中學、川音(新都校區)、三原外國語學校、新都區客運樞紐站、新都區中醫院、新都體育森林公園、毗河等優質資源。

新都地價一夜回到三年前?

這麼優質的地塊,地價卻重回2016年的低水平,自然事出有因。

梳理地塊上市軌跡會發現,用“坎坷”來形容其命運並不為過。

據瞭解,該宗地其實早在今年1月就曾走上拍賣席,不過,最終因為報名人數不足而流拍。之所以報名人數不足,在我們看來,和地塊嚴苛的出讓條件及競得人義務相關。

據瞭解,該宗地光是公建配套要求就有8條,其中不乏在2號地塊上修建高度不小於100米的地標性建築此類要求,且地塊內還要引入不低於五星級標準的酒店。

換句話說,想要拿到這塊地,就意味著同時要承擔起區域配套升級的責任。

新都地價一夜回到三年前?

除此之外,地塊對競得人本身的實力也提出了相當考驗:

比如不接受聯合競買;

1號地建築密度要小於等於25% ,2號地建築密度小於等於50%;

1號地塊成品住宅部分不得少於50%;

競得方須自持計容商業物業建築面積不低於計容總商業建築面積的44%,大概就是十多萬方的樣子,這一體量的商業需要與住宅部分統一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竣工驗收。

甚至竣工期限也有要求:

自首次取得《施工許可證》之日起,1號地塊需要在18個月內竣工,2號地塊則是28個月內竣工。

新都地價一夜回到三年前?

從上面的解讀不難看出,即便是隻有兩千出頭的起拍樓面價,在這些猶如緊箍咒的條條框框束縛下,這塊地也更像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房企要是沒點實力,注意,我們說的不僅僅是資金方面,還真“吃”不下來。

時隔3個月後的今天,這宗地捲土重來,還是熟悉的配方——起拍價、地塊出讓條件以及競得人義務一切都沒變的情況下,旭輝啃下了這塊“骨硬頭”,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期待下這塊地的未來了呢?

新都地價一夜回到三年前?


新都地價一夜回到三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