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姬昌的大兒子叫伯邑考,二兒子卻叫姬發?

歷史一書生


西伯侯姬昌的長子“伯邑考”不是其真名,古人在家族當中常用“伯、仲、叔、季”加以排名。而“伯邑考”的“伯”是排行老大的意思。“邑”是其死後的封地,“考”才是他的名。此外,《禮·曲禮》中說“死曰考”,所以“伯邑考”的“考”可能也是死的意思。“伯邑考”死後,可能沒有留下名字。

如果明白先秦取名,我們就會發現,古人常將封地+兄弟排行+名的方式進行命名。姬昌的長子叫伯邑考、次子姬發、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其中“管、周、蔡”都是封地,封地加上了“伯、仲、叔、季”兄弟排行放在中間,最後才是名。如果,姬發沒有做周天子,按照其封地和排行應該叫“X仲發”。

所以,伯邑考是其死後加封的,姬昌的長子叫姬考、次子姬發、三子姬鮮,四子姬旦。先秦時期取名“譏二名,二名非禮也”,所以先秦取名只有一個名,兩個名字常被譏諷,不符合禮法。其實,都是為了避諱,取兩名,可能導致重名的太多,所以無法避諱。於是,古人就流行取一個名。

最後要說明一點,“伯邑考”是其死後,後人追封的,他的真名應該是“姬考”。姬發是周天子,沒有封地也沒有加兄弟排行,所以叫姬發。比如我們熟悉的“周公”其實,是官職名,周公姬旦,是第一代“周公”。按照兄弟排行,周公旦是老四。在西周除以“季”為兄弟排名最末,伯仲以後常叫“叔”的為多。所以,周公旦,封地在魯,按理說叫“魯叔旦”,只是他在周朝做官,且是第一代周公,所以我們常說的周公,其實就是姬旦。


謀士說


這個問題問得挺好,伯邑考,一個奇怪的名字,也許就牽扯出了三千多年前的一段驚心動魄的懸案。

商周時期,古人和現代人的稱呼可大不相同,那時候一般是不稱姓的。

大家要了解個概念,什麼姬昌、姬發、姜尚、贏政,都是後來人這樣叫,在當時是絕對不會這麼稱呼的。

那時候古代成年男子通常是不稱姓的。這些帶著姓的名字都是後來人硬給加上去的。

咱們看看《史記·管蔡世家》中的內容,記載了關於周文王的兒子們:

大家看,並沒有什麼姬昌、姬發的說法。都不帶姓的,都是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等等。

那麼咱們來逐個分析幾個名字。

“姓”,這個字一分兩半,就是“女、生”,什麼意思呢?意為“從女而生”,代表的是血統。貴族們如果家裡有了女兒,到了“及筓”的年齡,該取名字了,名字中是帶姓的。為什麼女孩子要帶姓呢?其實是為了避免同姓通婚,把女孩確定了姓,大家就注意了,不會泡錯了妞,求錯了婚。

舉例如:姜嫄。“姜”就是姓,而“嫄”是名。

但貴族男性的名字不能這樣。名字的開頭要麼是爵位,要麼是封地、要麼是官職、籍貫、居住地或者職業等等。這些開頭的字有些就逐步發展成為了“氏”。

這就叫“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然後要有排行,這個大家知道,有伯(孟)、仲、叔、季,或者其它什麼的。

再後就是自己的私名了。

咱們就拿周文王的兒子們來舉例。

蔡叔度

封地――“蔡”

排行――“叔”

私名――“度”

當時大家稱呼他的時候,可以叫“度”,也可以稱他為“叔度”或者“蔡叔度”,但是不能叫他“姬度”。



這是通常的情況,咱們再來說說特殊的。“武王發”。

王,這是他的爵。“武”是諡號,死後追加的。“發”是名字。

為什麼沒有排行呢?因為他當了王,稱孤道寡,太尊貴了,就不能和兄弟們再論排行了。

同樣,“周公旦”也是這樣。太偉大了,地位尊崇,不和兄弟們論行排位了。當然,也決不能稱呼他為“雞蛋”,他會生氣的。

說了老半天,終於早說到“伯邑考”了。這個名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複雜。

“伯”,這不用多說,肯定是排行,是老大。

“邑”和“考”怎麼解釋?

“邑”是他的封地嗎?不對。伯邑考早死,並沒有封地。那麼,是他的本名嗎?也挺怪的,不像。

咱們來看《逸周書·世俘》中一段內容:


《逸周書·世俘》是周朝初期的文獻,裡面的記載很接近那個年代。這段文字是說周武王克商以後,將列祖列宗升祔祭祀。

我們發現,在文中“邑考”和“太王”、“虞公”、“文王”這些稱呼是並列的。

咱們來分析分析,假如前面寫了一串這樣的稱呼: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要你寫出下一個稱呼來,你會寫什麼?

你會寫“劉徹”嗎?當然不會,你肯定寫的是“漢武帝”。

以此類推,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后面跟著的這個“邑考”,必然是死後的稱呼,絕不可能是生前的。


跟據這個原則,咱們再分析。

邑――周朝在覆滅商朝而取得中原統治權之前,通常將商朝稱為“大邦”,而將自己稱為“小邑”,由此可知,“邑”很可能就是“周”的省略語。

考――《禮記》中說:“生曰父,死曰考”。“考”就是對父輩或更高輩分的死者的尊稱。

所以說,“邑考”實際含義就是“周國之父”,表示讚美和懷念。

那麼,周武王為什麼如此尊崇伯邑考呢?《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
這意思是說,周文王認為發和


旦更加賢能,就捨棄了伯邑考,而立發為太子。而伯邑考是在周文王之前去世的。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嗎?咱們繼續看。《尚書中候》中有這樣的一句話:
說是周文王廢掉了伯邑考,而改立武王發為太子。

為什麼周文王要廢掉伯邑考的太子之位呢?董仲書寫了一部《春秋繁露》,這樣寫道:
“群心貳”


,伯邑考知道朝中的臣子們背離了他,失去了擁護,只好“自引而退”,放棄了太子的地位。

事情到此就完結了嗎?沒有,咱們看這麼一個事情。《列女傳·晉圉懷嬴》中有這樣的記錄:

這是說,春秋時期秦穆公的女兒嫁給了晉懷公,後來晉懷公死了,重耳流落到秦國,秦穆公又將寡居的女兒許配給了重耳。

秦穆公的這個女兒叫“懷嬴”,為什麼叫“懷贏”呢?因為她繼了晉懷王的“懷”字為名。

我為什麼要扯上懷贏這個寡居的女孩呢?咱們再來看看《左傳·昭公元年》中的記載:
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
,有史書確定,這個邑姜就是姜太公的女兒。

她為什麼叫“邑姜”呢?難道周武王的封地是“邑”?根本不可能。

聯想一下吧,這位“邑姜”會不會其實就是伯邑考的寡妻呢?

好了,咱們把整個事情的過程整理一下:

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曾被立為太子。姜太公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伯邑考,一方是太子,一方是重臣,靠著裙帶聯繫起來。

這樣強大的勢力哪能被容許存在,文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而有人則利用了文王的心底的忌憚。

經過複雜的政鬥,伯邑考被廢,武王發被立為太子。

伯邑考鬱鬱而終,留下了一個寡居的妻子邑姜。

周文王死後,武王發繼位,納了寡嫂邑姜為妃。姜太公與周武王重新建立了權力聯盟。


伐紂成功,周武王奪取天下,姜子牙受封齊國。能如此高位顯爵,他靠的不僅僅是軍功啊。

釣的一手好魚!


饞嘴肥貓鏟史官


西周的國姓為“姬”姓,文王西伯侯為姬昌,武王為姬發,而作為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大哥,為什麼會叫伯邑考,看上去好像不姓“姬”,其實伯邑考只是一個外號,真實名字是姬考。

伯邑考是姬昌的大哥,而“伯”者,大也,按照古人的說法,老大稱呼為“伯”,老二稱呼為“仲”,老三稱呼為“叔”,老四稱呼為“季”。所以後來稱呼劉邦為劉季就是說劉邦是家裡兄弟排行老四,伯邑考作為文王長子,在文王十三歲的時候就出生了,所以使用“伯”來稱呼伯邑考是很合理。

“邑”是都城的意思,在當時很有可能是一個官民,即為管理一城百姓的意思,例如後世以衛司馬稱呼衛青,就是以官民代稱人名。當然也有可能是封邑的代指,古人以衛鞅封為商地,所以稱衛鞅為商鞅。總之“邑”應該是一個代名詞。

“考”是伯邑考的名字,所以伯邑考的正在名字應該是姓姬名考,稱呼為“姬考”。


帝國烽火


其實我也有個問題,為啥嬴政的大兒子叫扶蘇,二兒子叫胡亥?爺們仨人,叫三個姓嗎?

當然並非如此!

古代最開始對男子的稱呼,往往是支撐名、字,不稱姓的。就好比我先前舉的那個例子,嬴政的大兒子應該叫嬴扶蘇,二兒子應該叫嬴胡亥。只是在稱謂之上,將其的姓給隱去了。

所以說,姬昌的大兒子照著這種說法,應該叫姬伯邑考才對。那麼問題又來了,為啥姬昌的大兒子,要取一個這麼長的名字呢?

伯邑考這三個字也各有其說法,首先我們可以明確一點:伯邑考的私名,一定是“考”沒錯了,所以將伯邑考稱呼為姬考,理論上來講……一點毛病也沒有。

而古代人特別喜歡將家裡邊的排輩順序,也放在一個人的稱呼當中。平輩裡按照降生次序的不同,也會將人按照“伯、仲、叔、季”來進行排名。

姬考既然是家裡的老大,那麼在他名字裡面加一個伯字,好像並沒有什麼錯誤。

那麼姬伯考名字當中的“邑”又應當如何解釋呢?

其實關於這個字,就開始眾說紛紜了:有人說邑是源於姬伯考的封地,有人說邑是源於姬伯考采邑首領之類的官職,甚至有人說“邑”這個字,完完全全只是後人對他追加的尊諡。

不論那種說法吧,其實我也覺得伯邑考這種叫法,要遠比姬伯考好聽太多了。或許只是平素叫習慣了的問題?


殷平1


伯邑考,姬姓,周文王姬昌的長子。關於名字的考據,可以採用詞彙分解方法進行。

伯邑考=伯+邑+考。

(1)『伯』,來自於兄弟的排行。

看過《史記》(而不是《封神榜》)的人,都知道一個事實:偉大的周文王,擁有強大的生育能力,繁衍子嗣眾多。因此,按照出生日期順序,進行『伯(孟)、仲、叔、季』的排序。因此,伯邑考作為周文王長子,擁有了(伯)的地位,說白了就是家中的老大。好比,弟弟管叔鮮,蔡叔度的名字。

至於,(伯)為什麼成為名字中的第一個詞彙,可以參考古公亶父的名字,以及魯桓公姬允長子、魯莊公庶兄、孟孫氏始祖孟共仲(慶父不死的“慶父”)的提法。

(2)『邑』,來自於他的封地。

古代的時候,天子治居之城叫做『都』,國家政治中心,好比現在的北京;舊都/別都叫做『邑』,好比周公的洛邑。

周文王遷都豐城後,伯邑考負責鎮守舊都周原(或者是程)。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了,需要安排世子之位。於是,周文王按照祖父古公亶父的做法,採用『立賢而不是立長』的繼承製度,認為(嫡子)第二子姬發和第四子周公旦英明賢能,帶有聖瑞之兆,可以光大發展公劉事業。於是,後面的事情出現了3種說法:

第一,周文王姬昌捨棄(或者廢黜)長子伯邑考,冊立姬發為世子。(難道伯邑考是庶長子??)

第二,伯邑考效法祖輩(太伯和虞仲讓位於祖父季歷)的高風亮節,甘心讓位於二弟姬發,自己鎮守管理舊都和原來的領土,抵抗西方少數民族的侵略。後來,光武帝劉秀長子東海王劉強讓位於漢明帝劉莊;唐睿宗長子寧王李憲讓位於唐玄宗李隆基,追封為讓皇帝

第三,伯邑考不得不讓位於姬發。伯邑考『知群心貳,自引而退,順神明也』。伯邑考鎮守舊都,得到了守舊派老臣的擁戴。然而,跟父親姬昌身邊的姬發,得到了新都裡面的強勢支持。經過複雜的權衡利弊,伯邑考不得不放棄世子之位,就像丹朱讓位於舜帝,商均讓位於大禹,伯益讓位於夏啟。如果不放棄的話,會有什麼下場呢?後來,秦國發生季君之亂,駐守舊都庶長子公子華攻打新都的秦昭王,兵敗全家被殺;隋煬帝政變,殺死了隋朝開國太子大哥楊勇;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唐朝開國太子大哥李建成;燭光斧影,殺死了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權力之爭面前,親兄弟情分狗屁不如。

第四,伯邑考為了拯救囚禁於商國的父親姬昌,前往首都朝歌,得罪妖后妲己,遭到了商紂王的殘忍殺害,剁成肉醬,作為測試姬昌忠心與否的道具。雖然《封神榜》有杜撰的嫌疑,別的史書也有類似的記載。

總之,伯邑考放棄了儲君之位,作為政治交換和利益補償,得到了鎮守管理舊都『邑』的權力,好比之後得到封地一樣的兄弟一樣。

(3)考,來自於他的追封

周武王伐紂滅商之後,對於祖宗(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進行了追封祭祀的儀式。

古人講:生前為父,死後為考。太伯和虞公憑藉出讓王位的謙遜美德,得到了追崇和祭拜。那麼,同樣出讓王位的兄長,必須得到相應的禮儀。按照講究長兄為父的原則,得到了『考』的敬稱。晉文帝司馬昭對待晉景帝司馬師,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對待無上王元子邵,唐中宗李顯對待孝敬皇帝李弘,唐玄宗對待寧王李憲,都有類似的禮儀。

(4)另外一種解釋,伯邑考對比蔡叔度。伯為兄弟排行,邑為封地/領地,考為名字。


親愛de猛獸


簡單來說,伯邑考是古稱,而姬昌和姬發卻是後世稱呼套古人,當然不一樣。

我們首先可以確定,周文王、伯邑考和周武王父子三人都是姓姬的,可他們的古稱裡沒有“姬”字,“姬”字都是後人加的。就是在西漢的《史記》裡,這個姓都沒有加上去。

《史記·管蔡世家》記載了周文王十位嫡子: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冄季載。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記載中提到了是一個姓姬的,但沒有一個姬字,這是因為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兩回事。

“姓”從字面上看,從“女”從“生”,代表血統,作用是以別婚姻,古人信奉同姓不婚,可能是為了避免近親結婚。

不過這種冠姓是單向的,只有女人冠姓,男人不用,因為婚姻中女人是被挑選的對象,所以要給女人貼上代表血統的“姓”,就算是妾時不知道女子的姓,也要占卜算一下。

那男子稱什麼呢?自然是象徵地位的官職、爵位、封地等,接著衍生出籍貫、住地、職業等等,這些就是“氏”。氏的選取非常廣泛,比如西門,可以是住在西城門附近人的時,至於這個人是姓姬還是姓姜,完全不影響,所以不同姓的人可以同氏,同姓的人也可以不同氏,總的來說,氏的數量遠遠大於姓。

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這是先秦時期的規矩,不過從戰國後期開始,姓跟氏逐漸融合,最終在漢朝變成了姓氏,人們簡稱為姓,今天我們問人貴姓,其實問的是姓氏,而由於融合前姓與氏的數量完全不成比,融合後的姓氏大多是由氏變來的,而不是姓。

從漢朝以後,人們的名字是姓氏+名或者姓氏+字,當時人以此反推,給秦始皇安上了嬴政的名字,周文王、周武王也逃不了姬昌、姬發的命運,但其實這都是後人按後世的習慣想當然地去追稱古人,在先秦典籍和《史記》這種離先秦較近的著作裡邊,是沒有這種稱呼的。

上面也可以看到,周武王是武王發,管叔是管叔鮮,周公是周公旦,而不是姬發、姬鮮和姬旦,不過一看,他們的名稱結構其實是不一樣的,跟伯邑考也有區別。

武王發裡邊,武是諡號,王是爵位,發是名;周公旦裡邊,周是封地,原本是周太王所居之地,是周朝興起之地,後成為周公旦的采邑,他的諡號是文,即周文公,公是爵位敬稱,旦是名;管叔鮮裡邊,管是封地,管國是三監之一,叔是排輩,鮮是名。

所謂“伯仲叔季”,老大是“伯”,老二是“仲”,老么是“季”,中間的不論幾個都是“叔”。因此伯邑考的“伯”就很好解釋了,因為他排行老大。

按照排行,周武王也可以叫做仲發,不過他後來當了周天子,為示尊貴,把仲去掉了,周公也是因為功勞大有了敬稱,不然他的稱呼怕是魯叔旦了(《天問》中有出現“叔旦”之稱)。

按照文王兒子的規矩,伯前面是封地爵位之類的,伯邑考去世的早,沒有封地,所以第一個就是伯,而伯後面就是名了,可“邑考”也有爭議。

一說“邑”是名,“考”是尊稱,比如“師尚父”,“師”是官職,“尚”是名,“父”是尊稱,指的是為人熟知的姜子牙(這個稱呼也是今人套古人)。而“考”指已故的父親,文王有時也被稱為“文考”,“伯邑考”可能是周武王對他的尊稱,示意長兄如父。

另一個就是說“邑考”是名,雖然雙字名在先秦時期比較少見,但也不是沒有,伯邑考的弟弟不就有個曹叔振鐸。

還有一個說法是“邑考”都是尊稱,《逸周書•世俘》記載:“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曰:‘古朕聞文考,修商人典,以斬紂身······’”

《逸周書•世俘》是公認的周初文獻,那麼它的寫作年代跟記載的事情非常接近,應該比較準確,這裡把邑考跟文王並列,都是周武王烈祖,按照傳統禮制似乎不正確,兄長怎麼跟父祖混在一起了?不過周初禮制不完善,周文王廢長立幼,周武王才得以成為太子,他即位時伯邑考已死,按照長兄如父尊稱,也並非不可。

那為什麼伯邑考沒被人加上姬姓呢?這得問《封神演義》的作者,因為《封神演義》全書只有第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神”提到了“姬諱伯邑考”,其他稱呼全部不加姬姓,就算是跟姬發一起出現也是叫伯邑考或者邑考。

“姬諱伯邑考”擺明是把伯邑考當名了,因為姜子牙封神的時候人名都是這種格式,比如“袁諱洪”表示袁洪,這是必須要加姬姓,其他場合就沒必要了,估計作者也在迷茫究竟是叫姬邑還是叫姬邑考呢?那就乾脆叫伯邑考吧。


平沙趣說歷史


我們現在在稱呼周文王名字的時候,都習慣叫他為姬昌。在我們現代人的一般認識裡,他是姓姬的,所以他的兒子肯定也是姓姬了。他的二兒子叫做姬發,為什麼大兒子會叫伯邑考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呢?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當時人們的稱呼習慣。

其實在當時是沒有姬昌、姬發這樣的叫法的,姬是他們的姓,而按照當時人們的習慣,姓是用來代表血統的,稱呼一個男人時是不能用姓開頭的,一般都是用官職、爵位或者職業等來開頭的。

比如姬昌,在當時是沒人這麼叫他的,在各種文獻中都是直接叫他為昌,或者文王昌,根本就沒有姬昌這個叫法。

再比如他的兒子姬發,在年輕的時候都是直接叫他發,當了周武王後就被稱呼為武王發,也是沒有姬發這個叫法的。

再比如秦始皇,我們現在都叫他嬴政,其實當時也是沒有這叫法的,嬴政是嬴姓,趙氏。按照當時的習慣,都是叫他秦王政,或者趙政,根本就沒有嬴政這個叫法的。

這些姓+名的叫法,其實是後人的習慣,先秦時代的古人們是不會這樣叫的。

為什麼要講上面這些內容呢,因為理解了這些才好解釋伯邑考三字的具體含義,這三個字還得分開來講。

伯邑考三字中的伯是什麼意思?

古代人還有一個習慣,一家人如果有兄弟幾人的話,會按照伯仲叔季這四字來排輩分,伯是老大,仲是老二,然後叔比較特殊,老二以後不管兄弟多少個都要叫叔,最後的老么是季。成語不分伯仲就是從這裡來的,還有伯父、仲父、叔父這些稱呼也都是因此而來。

伯邑考名字裡面的伯也是這個意思,他代表著他是周文王的大兒子,是家裡的老大。

同理,除了老二姬發因為繼承了王位,被尊稱為武王發。老四因為立了大功,被封了公,因此被尊稱為周公旦。其他後面的兄弟都是按照這個風格來叫的。

他們都是按照封地+排行+名的命名方式,比如老三名叫鮮,因為被封在管國,所以被稱為管叔鮮。

老五名叫度,因為被封蔡國,所以被稱為蔡叔度。

老么名叫載,因為被封冉國,又因為他最小,所以被稱為冉季載。

而老大伯邑考因為死的早,並沒有封地,所以跟其他兄弟不一樣。

邑考二字是什麼意思?

其實伯邑考名字中的“邑“跟“考”二字是有很大的爭議的,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因為他的名字不光現在看來奇怪,也有點不符合當時人的命名規律。

現在學界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

伯邑考的名字是考,邑是他的官職,伯是排行,因為他沒有封地,所以就用官職來稱呼他,於是就成了伯邑考。

第二種說法

伯邑考其實是雙字名,也就是說他跟其他單字名的兄弟不一樣,他的名字就叫邑考,因為是老大所以前面加了個伯,最終就成了伯邑考,按照現在的叫法他就應該是姬邑考了。

這種說法似乎也比較合情理,並非不可能。姬昌的十八個兒子中也並非都是單字名,老六名叫振鐸,後來稱為曹叔振鐸,他也是雙字名的。

第三種說法

邑才是他的名字,而考是表示尊稱的意思。

按照《禮記》中的說法,生曰父,死曰考。考就是對已經去世的父輩的尊稱。

而按照這個理解的話,伯邑考其實就是周朝人對他這個文王長子的尊稱了。

第四種說法

邑是世子的意思,是代表身份的,他的名字為考。

結論

關於伯邑考的名字由來,總的來說就是上面的幾種說法,但是到底哪一個才是對的,因為年代太過久遠,伯邑考死的太早留下的相關的記載也非常少,所以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也無法確定了。

至今為止,史學界裡面也沒有統一的說法。另外關於伯邑考被紂王做成肉餅,還逼著姬昌吃掉,這個說法其實可信度也不高,很可能是假的。


漂浮菌


據說姬昌有一百個兒子,這裡不乏有文學作品中誇大的成分,但姬昌的兒子確實多。

拿伯邑考、姬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冉季載。這十個兒子的名字來看,他們的名字乍看都不像是一家人的名字。那是因為我們是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看前人的名字,古人的名字也一定不是隨便叫的,更不用說這些王公貴族之人了。

伯、仲、叔、季是兄弟姊妹的長幼順序的排序,“伯”為最長,“季”為最幼,伯邑考是長子,所以名字中帶有伯字並不奇怪,而邑應該是他的官職什麼的,應該考是名的可能性比較大,用我們現在的思維來叫就是“姬考”這樣看來就與姬發不衝突了。

其實我們也不必太糾結於名字有多麼的一致,它自然有它的道理所在,當時的習慣、文化、或者在當時本來就沒有為什麼,只是一個巧合,等等等等。西周離我們太過久遠,我們有時候看到的也只是文學作品中的用法,也不可以當做真實的史實來用。

不過伯比叔要大,應該是沒錯了,畢竟現在我們也經常說伯伯和叔叔,長幼一目瞭然。



見薇知史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但是看了很多回答,把問題好複雜了。

周文王姬昌有很多兒子。最有名的有,後來的周武王姬發,周公姬旦。還有一個義子非常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雷震子!

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大兒子。子承父姓,他當然也姓姬,單名一個“考”字。全名叫做“姬考”。

那為什麼又叫伯邑考呢?

因為這個“考”,被封了個官是邑,所以是邑考。 邑考是周家老大,按照“伯、仲、叔、季、顯、惠、雅、幼”長幼排列,所以叫伯邑考。就像孔子,又叫仲尼。仲,就是老二。孔老二。

伯邑考,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周家老大、官職為邑的那個考。

當然,對於這個“邑”字,還有不同的解釋。邑,也可能是國的意思。

因為姬考是長子,曾經是周文王的繼承人,擁有整個國,所以叫做邑考。

邑還有封地的意思。也可能是姬考有一個封地,這個封地還很著名,是個大邑。所以叫做邑考。

不管怎麼樣,伯邑考三個字,包含了很多很多信息。

其實這個中世紀歐洲貴族的姓名頗有幾分類似。

他們很常見的一種姓名搭配就是,什麼什麼地方的誰誰誰。或者是職位加名字。

這也是一種有趣的關聯。


上將噯福斯


<strong>

“伯邑考”當然也是姓姬的,“伯邑考”極有可能是當時的人們對伯邑考的稱呼,甚至是後人對伯邑考的尊稱。

傳說中周文王姬昌有100子,當然這個太誇張了,實際上只有18個親生兒子,其他的都是周文王姬昌收養的義子。

同時姬昌一共有十個“嫡子”,都是周文王的正妃太姒所生,看一下這些“嫡子”都有什麼樣的有趣的名字。

姬昌嫡長子姬考,即伯邑考,早卒;

姬昌嫡次子姬發,即周武王;

姬昌嫡三子姬鮮,即管叔鮮,周朝管國國君;

姬昌嫡四子姬旦,即周公旦,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姬昌嫡五子姬度,即蔡叔度,蔡國始封之君;

姬昌嫡六子姬振鐸,即曹叔振鐸,曹國始封之君;

姬昌嫡七子姬武,即郕叔武,郕國開國君主;

姬昌嫡八子姬處,即霍叔處,霍國始封君;

姬昌嫡九子姬封,即衛康叔,獲封畿內之地康國故稱康叔或康叔封;

姬昌嫡幼子姬載,即冉季載,聃國開國君主。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老大姬考又稱伯邑考,老么姬載又稱冉季載。

“伯”的意思就是“沒有兄長的男子”,“季”的意思就是“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可見伯邑考的“伯”只是按照古人“伯、仲、叔、季”排名作序用的。

“邑”代表著“城邑”,也是古代諸侯的封地,這裡應該是彰顯伯邑考繼承人身份的意思,並且因為伯邑考英年早逝,沒有留下什麼事蹟,後人只能以“伯邑考”稱之。

當然,伯邑考正式的名字只有一個,那就是“姬考”。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