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業1年要虧10億元,中資球隊狼隊卻賺錢了,中超聯賽需要市場化運營嗎?

智道足球


請不要賣弄情懷,沒換過贊助商和隊徽,那是商業行為,不是什麼高尚情懷,英超球隊的歸屬都賣了一大輪了,不影響什麼轉播贊助。

其次,中超和英超是完全沒法比的,足球運動是需要大量城市化的居民參與支持,英格蘭可以出現祖孫三代齊上陣買票,中超環境只能出現祖孫三代在春晚節目裡拿國足開涮,尋求代入感和高尚感。

這就是完全不同的境界,你要讓整個歐洲組乒乓球聯隊,那也不可能打得過中國乒乓球二隊。

具體到俱樂部,就更沒法說了,建業只虧10億都算不錯了,儘管河南省有上億人口,青壯年出去的超過2000萬,基本財源都出去了,即使是在鄭州也顯然沒那麼多的消費,這種投資還能夠維持下去,也算得上大財神有情懷了。

而英超的轉播權能夠賣到幾乎所有前殖民地國家,幾十億的收視人口,不要說狼隊,就是英超墊底,也比亞冠冠軍隊能夠賺得多很多倍,這就是差距。

中超要不是金元足球的話,每隊還有幾個一流外援,要不誰會進場買票?難道球迷們是為了看那些停球五米遠,防守全靠眼的肉搏戰?河南建業本身就是個極好的例子,肖智和伊沃一損失,基本就像雪崩一樣了。

中超要想強大,俱樂部老總們要像日本俱樂部那樣拓展財源,把理療師都拉出去做生意,才有可能充分保證收入,而不是和幾個老總一起吹牛,越吹越心塞。


足球新聞翻譯官


英超是全球職業體育的典範,郭廣昌投資英超升班馬穩健盈利,中超投資者卻血虧。很多人會懷疑,中超該怎麼玩下去?

作為中超球隊河南建業老闆,胡葆森近日表示,投資中超一年虧損10億人民幣,完全靠信念堅持搞足球。然後再對同行郭廣昌表示了一番羨慕,後者以4500萬英鎊收購狼隊之後,目前球隊升入英超已經實現穩健盈利。

對於這則報道,個人對胡葆森先生投資足球的熱情表示敬佩,但是有些事實還是需要捋清,商人都很善於販賣情懷。


足球不是賺錢項目

英超賺錢不假,但是這個世界有幾個英超?放眼全球,除了英超、德甲敢拍著胸脯說自己賺錢,其他聯賽都是賠本賺吆喝。西甲為例,某些俱樂部窮的工錢都發不出,意甲已經破產好幾撥了。

英超、德甲作為足球食物鏈的頂端,立足於本國強大的經濟、體育環境,才能借勢打造出如此優質的足球品牌。其他聯賽紛紛效仿,成功者幾何?幾乎沒有。中國足球聯賽還處於初級階段,球迷文化、周邊市場都還在起步階段,指望現階段實現盈利,那是痴心妄想。

簡單來講,英超全面盈利,也是英超商業化20幾年後才得以實現。而在此之前,英格蘭頂級聯賽經營百年,才孕育出如此強大、有粘性的球迷消費文化,中國聯賽憑什麼一蹴而就實現超車?

投資足球鉅虧是自作自受

話說的難聽,然而這就是現實。1994年職業化以來,河南建業為首的投資者,不會看不出指望足球實現賬面盈利,短期內不可能實現。他們壓根就沒指望通過足球掙錢,典型的就是萬達、恆大。

以恆大為例,如果沒有入主廣州足球,沒有瘋狂砸錢砸出這麼多冠軍,廣州恆大四個字不會這麼出名,恆大集團的主營業務不會如此狂飆。中國足球投資者,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正兒八經經營足球,他們不過是借足球之力打個廣告。換句話講,胡葆森先生不在建業俱樂部每年花幾億,這幾億終究會以其他廣告形式花在企業宣傳上。

所以胡先生就不要去和郭廣昌投資英超對比,因為你倆初衷壓根就不同。如果真將足球當商業項目職業化運作,那就是四個字“量入為出”,可是投資者為了保住中超球隊的活廣告招牌,誰也不會主動認慫呢?這就是一場停不下來的軍備競賽,現在還願意玩下去的,一是有實力二是有甜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