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月就豐收的小麥,一夜間絕收?這個罪魁禍首每年都來!

本來前兩天河南氣溫已經逐漸升高,甚至有了點初夏的感覺,中午出門很多人都開始穿短袖了。但誰想,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假象。昨天晚上大概十點多鐘,外面突然颳起了大風,不一會兒,就聽到了稀疏的雨點敲打在玻璃上的聲音,而樓下的花花草草,想必免不了"綠肥紅瘦"了。

今早雨已經停了,也沒有誰去在意前一天晚上的天氣,然而上網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昨晚不僅僅是狂風驟雨那麼簡單。從網友發佈的一張圖片可以看到,綠色的植物下面密密麻麻的堆積了一層白色顆粒狀的東西,一時間愣是沒讓人瞧出來是啥。看完描述才知道是河南部分地區昨夜下起了冰雹,把小麥統統砸倒在地了!

還有一個月就豐收的小麥,一夜間絕收?這個罪魁禍首每年都來!

冰雹下得人心惶惶的,一大清早,村裡的農民都急忙趕到地頭,查看自家麥田是否遭了殃,結果真是令他們無奈至極:麥地裡一片狼藉,本來飽滿的麥穗散落一地,麥稈兒東倒西歪,這一大片綠油油的莊稼眼看只要一個月就能收穫,現在算是徹底毀了!而就在昨晚,河南省氣象臺竟連發了129條天氣預警!今早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新鄉等地區就"身體力行"地驗證了24日22時0分發布的冰雹橙色預警。

還有一個月就豐收的小麥,一夜間絕收?這個罪魁禍首每年都來!

沒種過地的人大概很難理解這種天災帶來的絕望。在河南,農民一年種兩季糧食,主要是小麥和玉米。小麥生長週期尤其長,從播種到收穫,中間花費農民心血無數。灌溉施肥自不必說,還要經常打農藥,以保證小麥健康成長。雖然辛苦,但至少可以人為地規避一些生產風險。農民最怕的就是天災,作為不可抗力,它們往往來勢兇猛,防不勝防。就像昨晚的冰雹一樣,農民辛辛苦苦大半年,各種悉心呵護,眼看著小麥長勢喜人,想著今年能有個好收成的時候,一場冰雹,啥都完了。

還有一個月就豐收的小麥,一夜間絕收?這個罪魁禍首每年都來!

農民失了心血不說,經濟損失才是最重要的。從耕地、選種、購買飼料,再加上澆地、打農藥、收割的錢,一畝地的成本少說也有600塊錢。現在一畝地的產量通常在800到1000斤之間,按照每斤1.1的價格,每畝地大概可以賣880到1100元左右。除去成本,農民的收益在每畝地280元到510元之間,真是少得可憐。而且現在人均耕地面積大大縮減,莊稼帶來的利潤就更少了。可現在,一場冰雹就讓農民的所有付出付之東流了。試想這種災害如果發生在食不果腹的貧窮年代,老百姓該怎麼度過這艱難的一年呢?

還有一個月就豐收的小麥,一夜間絕收?這個罪魁禍首每年都來!

其實河南的糧食產量,不光關係到一省人口的溫飽,更關係到全國上下,千家萬戶。我們中國有一句至理名言,叫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不管放到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管用。如果一個國家人民連肚子都填不飽,那人們滿腦子只會想一件事,那就是吃。什麼經濟建設、文化發展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有吃飽了,不愁下頓了,心裡才會踏實,人們才會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上升到國家層面,也是這個道理,只有糧食安全有了保障,社會才能穩步向前發展。

還有一個月就豐收的小麥,一夜間絕收?這個罪魁禍首每年都來!

正因如此,糧食的生產、儲備和安全一直被國家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其中糧食安全更是被視為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河南作為糧食大省,素有"中原糧倉"的美稱。糧食總產量佔到全國的近十分之一,而小麥總產量更是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還多,這是河南省的明顯優勢,也是河南人的驕傲。

這張"王牌"是不是吹出來的接下來的這組數據可以證明:2016年,河南省糧食種植面積1.54億畝,產量5946.60萬噸,位居全國第二,其中小麥種植面積為8198.49萬畝,產量3466萬噸,居全國第一。2017年,河南省糧食總產量達到1196.64億斤,迎來了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特別是以小麥為主的夏糧總產量及畝產均創歷史新高,對全國夏糧增產的貢獻率達到59。6%。

還有一個月就豐收的小麥,一夜間絕收?這個罪魁禍首每年都來!

但這些成績只能代表以前,經過強降雨和冰雹的摧殘,河南省今年的夏糧產量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呢?從目前來看還很難估計,但損失肯定是不可避免了。事實上,不光是近日的冰雹天氣,作為肩負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中原糧倉",河南省要經常面臨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襲。

拿去年來說,由於三月下旬河南氣溫較高,造成小麥生長過快。誰知4月份受到了兩股強冷空氣的影響,出現了大風、降溫的現象,有些地去氣溫甚至驟降到0度以下,這對正處於抽穗期的小麥影響巨大,故而出現了受凍捲曲、麥穗呈透明狀甚至不抽穗的現象,農民欲哭無淚。這次凍災造成了24.8公頃的農作物絕收,直接經濟損失達13.7億元,是過去五年內低溫冷凍災害最嚴重的一年。

還有一個月就豐收的小麥,一夜間絕收?這個罪魁禍首每年都來!

可以說,每年的四月和五月,對河南省的小麥來說,就是一次歷劫。河南是全國冰雹災害發生最頻繁的省份之一。雖然冰雹天氣主要集中在秋季,對玉米的成長危害極大,但春天出現冰雹天氣的概率也很高,已經成為河南省近年來局部地區小麥生產的主要災害之一。冰雹說來就來,難以預測,一旦給莊稼造成損失,就是不可補救的,十分令人頭疼。而這次遭遇冰雹的河南局部地區,如洛陽欒川、孟津等地,小麥減產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