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天下聞名,為什麼盜墓賊卻從不敢入侵皇陵地宮?

青燈問史


不是沒有人去盜取秦始皇的陵墓。史載,項羽進入關中之後,燒燬了秦阿房宮等多處建築,還搶奪秦始皇陵的無數珍寶;東晉十六國時代、唐末農民起義軍黃巢也盜過秦始皇陵。

但是蹊蹺的是,通過現代技術勘測發現,秦始皇陵的地宮卻沒有人盜取過,至今保存完好無損,是什麼原因讓古往今來的盜墓賊們止步於秦始皇地宮呢?

2002年,中國考古及地質部門採用多種勘測方法,將秦始皇陵的地宮的構造勘測得一清二楚,從而找到了這個答案。

一是封土厚埋。經勘測發現,秦始皇陵地宮長越170米,寬145米左右,成長方形,四周都是建設了一圈夯實的宮牆,這個宮牆高出地面竟達到30米左右,地宮的頂部距離封土表面只有1米左右。也就是說,不算地宮的深度,整個皇陵地宮都被封土包圍,而這個封土的厚度到達近30米,儼然是堆起了一座小山。如此可以估算所用封土的方數簡直讓人驚歎。在這種封土厚埋之下,是很難利用土刨鋤撬來完成盜墓的。所以,古代那些歷史上的盜墓者基本那地宮沒辦法。

那麼現代呢,有了大炮炸藥之後呢?這就是第二點了。

二是機關設計嚴密。我們說地宮宮牆超出地面30米,這裡的地面並不是封土表面,而是正常連接平原的原地平面。換句話說,封土與原地平面達到了正常的一條線,貌似地宮就埋在地平面之下。那麼地宮墓頂重量巨大,需要有承重的東西來承壓,這就是皇陵地宮設計的厲害之處了,當時的設計者選擇了巨石環顧左右,將宮頂蓋在巨石之上,一般的炸藥小炮很難打開這些巨石。

然後就是宮內的機關設計了。據勘測發現,地宮內製造有百川江海和土石機弩。什麼是百川江海?就是用水銀製造的內宮江河,水銀具有劇毒,其蒸汽一旦吸入,輕者肌肉癱瘓精神失常,重則丟了性命,這些水銀量非常大,水銀還是流質的,一旦打開,四面傾出,令人恐懼。而土石強弩,更是無人可擋,能夠連射多久,無人可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連高科技都難以掌控的秦始皇地宮,小小盜墓賊拿地宮有什麼辦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