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鄉風文明 石家莊鹿泉區移風易俗為群眾“減負 鬆綁”

“移風易俗,話好說,真正做起來難。根源還是攀比,大家都要臉面,都不想比別人差。”近日,石家莊鹿泉區下聶莊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仵風書在該區鄉風文明培訓會上感慨地說。據瞭解,為進一步推進鄉村文明建設,推動新時代農村移風易俗工作,鹿泉區組織召開了鄉風文明培訓會。

過去,在農村地區,老人祝壽、喬遷嫁娶、逢年過節等操辦酒席已成為一種風俗,不僅名目繁多,酒席的檔次也是一路看漲,而且不同程度存在“大操大辦、互相攀比、低俗婚鬧、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制約了城鄉發展,影響了文明形象,各界群眾對此苦不堪言。

“追根溯源,這些陳規陋習的根子還在於人的思想,引導人們樹立積極健康的婚戀觀、奮鬥觀、價值觀,才能從根本上扼制這種過度物質化的風俗和人情,才能為群眾在精神和經濟上‘減負、鬆綁’。”該區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張麗維說。

近年來,該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把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鄉風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移風易俗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廣泛動員組織群眾參與制定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對流於形式、無法落實的制度,進行了重新修訂,明確了紅白喜事的宴客數量、酒席標準、禮金額度,節儉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風。同時該區還廣泛開展道德模範、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楊軍雷、陳月霞、李文娟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湧現,有效帶動了該區整個風氣的好轉。

“以前村裡的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大家相互攀比,鋪張浪費,雖然心裡不情願,但是沒有辦法,只好隨著。現在好了,區裡提倡移風易俗,村裡的紅白理事會給酒席都定了標準,大家夥兒既省了錢,事又辦得圓滿,都滿意啦!”下聶莊村民聶先生開心地說。

“移風易俗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而要將剛性政策和柔性智慧結合起來,達到春風化雨的效果。要為群眾造臺階、搭架子,使群眾得以順勢而上,讓移風易俗工作真正沉入基層、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還要掌握好邊界,避免以簡單粗暴誤傷了那些好的傳統習俗。”張麗維說。

下一步,該區將繼續對陳規陋習保持高壓態勢,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工作,以黨風、促政風、帶民風,讓移風易俗入耳,讓道德文化入腦,讓文明之花入心,全面鞏固移風易俗成果。(精彩鹿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