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作戰中的海岸炮兵連

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時,海岸炮兵第30連隸屬於黑海艦隊主基地塞瓦斯托波爾的獨立海岸炮兵第1營,該營還轄有海岸炮兵第35連(裝備305毫米海岸炮)、海岸炮兵第10連(裝備開放式203毫米海岸炮)以及海岸炮兵第54連(裝備機動式102毫米海岸炮)。該連連長為Г.А.亞歷山大,指導員是Е.К.索羅維耶夫。根據1941年11月4日的組織結構,它隸屬於獨立濱海集團軍第4防區建制。該連陸地防線共有3道防禦陣地,不過深度有限,除了壕溝以外,還有6-8個混凝土工事。

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1941年的塞瓦斯托波爾

1941年10月底,德軍第11集團軍形成了對塞瓦斯托波爾的包圍並開始了對城市的攻擊。德軍的第一次進攻從10月30日開始到11月21日結束,蘇軍守軍在海岸炮兵積極支援下擊退了對方的進攻。

11月1日12小時40分,海岸炮兵第30連打響了戰爭以來的第一炮。當時德軍第132步兵師正集結在阿爾瑪火車站和巴扎爾奇克村之間,準備對海軍步兵第8旅陣地發起進攻。該連共進行了5次射擊消耗炮彈68發,德軍損失慘重,進攻也不了了之。

11月2日海岸炮兵第30連對在Бахчисарая巴赫奇薩賴和Альма-Тархан阿爾瑪-塔爾漢之間休整的敵軍機械化步兵縱隊進行了轟擊,射擊由中尉С.А.Адамов阿達莫夫指揮。儘管射擊距離已經達到最大射程,不過依然非常有效。當時,德軍的坦克、裝甲車和軍車正在山谷中休息,沒有想到會突然遭到蘇軍火炮的襲擊。最初的兩發炮彈在德軍行軍縱隊中間爆炸,隨之引起的爆炸衝擊波和大火吞噬了幾十輛車輛。隨後,該連持續進行射擊,整個山谷爆炸聲不斷。根據戰後統計,這次轟擊斃敵數百人,摧毀德軍100輛軍車、30門火炮、6輛坦克和15輛裝甲車。

就在同一天,德軍步兵和坦克攻擊了杜萬科伊地域,並企圖沿公路突入Бельбекскую別爾別克谷地。海軍步兵17 營、16 營殘部和岸防學院的學員們得到了該連的支援。結果德軍在巴赫奇薩賴附近的炮兵陣地和幾輛坦克被該連摧毀,其餘坦克只能後退。戰鬥中該連共進行了6次射擊,消耗炮彈42發。

11月3日,海岸炮兵第30連支援了海軍步兵第8旅的作戰行動。

從11月1開始,德國空軍加強了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活動,並對海岸炮兵第30連陣地、第10連陣地以及停泊的艦船進行了轟炸。為了加強蘇軍在卡恰-別爾別克地區的防空力量,調來了裝備76毫米高射炮的獨立高射炮兵第214、215、218和219連。

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1941年11月14日德國空軍偵察塞城照片

11月4日,德軍對阿蘭奇村的馬馬沙伊進行進攻,企圖佔領海軍步兵第8旅防守的158.7高地。最終守軍在海岸炮兵第10連、第30連、第724連以及2個高射炮兵連火力支援下擊退了敵軍的進攻。

下午14時30分,德軍對海軍步兵第8旅右翼(海軍步兵第3團和海軍步兵第19營)防守的杜萬科伊地區發起了進攻。14時36分,海岸炮兵第30連在中尉列普科夫指揮下進行了射擊,實踐表明大口徑殺爆彈殺傷效果非常好。這次射擊共消滅德軍2個步兵營,摧毀2個炮兵連以及15挺機槍。這一天,該連共進行9次射擊,消耗炮彈75發。

11月6日地方步兵第6團在海岸炮兵第10連、第30連等火力支援下擊退了德軍在阿蘭奇-馬馬沙伊北面發動的進攻。

11月8日,為了支援海軍步兵第7旅在梅肯茲耶夫哈山谷發動的反擊,儘管有一定危險性,海岸炮兵第30連決定使用殺爆彈進行支援,此外參加火力支援的還有海岸炮兵第2連和第35連。整個作戰由海岸炮兵司令Б.Э.法恩上校指揮。他親自到海岸炮兵第30連陣地,指導其指揮官亞歷山大使用殺爆彈。在經過精確計算後,第一批炮彈飛向了目標。

11月8-9日,海軍步兵第7旅和第16營、岸防學校學員營等在海岸炮兵第30和第35連,巡洋艦“紅色烏克蘭”號和“紅色克里木”號火力支援下,順利打退敵軍企圖從麥肯齊亞莊園突入北灣的進攻,敵軍妄想突入北灣和分割城市防禦的企圖被粉碎。

在3天的戰鬥中,海岸炮兵第30連共消滅敵軍2個坦克和裝甲車支援下的步兵營,摧毀敵軍3個炮兵連、幾個迫擊炮連和12個火力點。

從11月1日到1月7日,海岸炮兵第30連射擊非常頻繁,平均每天發射5-7次,消耗炮彈20-75發。從11月11日到11月16日,射擊頻率開始下降,每天1-4次。

在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的第一次進攻中,海岸炮兵使用不夠合理,這是由於保衛戰初期特殊情況造成的,主要是防守的濱海集團軍火炮部署緩慢而且火炮與彈藥也缺乏。

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1941年11月12日,德軍空襲紅色烏克蘭號巡洋艦,最終該艦被炸沉

之後,海岸炮兵的使用得以調整,並在所在地區部署了多達20個觀察所,確保每個海岸炮兵連都能根據觀察所提供的目標只是進行射擊。另外,校正哨還有無線電和電話通信線。有時,校正哨還會深入敵軍後方,這樣大大提高了作戰效能。在德軍的第一次攻勢中,海岸炮兵第30連共進行了77次射擊,消耗炮彈517發。

在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發動的第一次攻勢之後,所有的海岸炮兵統一組成一個炮兵群,由海岸炮兵上校Б.Э.法恩統一指揮。這樣可以做到火力更集中和使用更有效率。為此專門下達了新的命令:“海岸炮兵和艦艇炮兵的使用需要得到塞瓦斯托波爾防區炮兵負責人的特別許可”。

11月16日,1號炮塔的左炮由於連續射擊導致炮閂和制退器的一些零部件受損,7天之後在從岸防學校運來的備用件後火炮得以正常工作。

1941年12月8日黑海艦隊軍事委員會對海岸炮兵第30連一些軍官和士兵進行表彰,連長亞歷山大大尉獲得紅旗勳章,阿達莫夫中尉獲得勇敢獎章,李森科上士和士兵察波多亞獲得戰功獎章。

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示意圖

12月17日開始,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發動了第二次進攻。在此期間,海岸炮兵第30連平均每天射擊4-14次,消耗炮彈8-96發。

德軍的第22和第132步兵師對別爾別克山谷和卡米什利發起了重點進攻。德軍第22步兵師和羅馬尼亞摩托化步兵團進攻矛頭直指蘇軍第4防區。此時防區的蘇軍守軍是海軍步兵第8旅和步兵第90團,海岸炮兵第30連負責火力支援。12月17日這一天該連共進行14次射擊消耗炮彈96發。經過一天激戰,海軍步兵第8旅和第3防區左翼部隊在別爾別克的防禦陣地被的敵軍突破,不得不向後撤離。12月18日,防區組織的反突擊依然沒有奏效。12月18日到12月19日,海岸炮兵第30連為了支援蘇軍反擊進行了12次射擊消耗炮彈68發。而在這兩天中,該連陣地周圍也遭到敵軍200餘發炮彈的轟擊,不過只有一發炮彈是203毫米以上口徑。

為了挫敗敵軍的攻勢,12月19日防區簽署了關於人員分配順序的命令,重點加強防禦正面守軍力量。命令要求在12月20日6時海岸炮兵第10連和第30連抽調150人組成2個連隸屬濱海集團軍指揮部。12月20日,這兩個連組建完畢並隸屬於海軍步兵第8旅。

12月21日,德軍1個356毫米炮兵連陣地被海岸炮兵第30連炮火覆蓋並被擊毀1門火炮。

12月22日,第4防區位於別爾別克河以北的步兵第90團、騎兵第40師和海軍步兵第8旅與進攻之敵進行了一整天的激戰,勉強守住了自己的防線。之後,敵軍在得到預備隊支援下向別爾別克山谷發起攻勢,並切斷了通向卡恰的道路。騎兵第151團在敵軍坦克進攻下不得不退往索菲亞農莊,而步兵第773團餘部也退向了柳比莫夫卡。鑑於別爾別克山谷即將被敵軍突破而且第4防區蘇軍面臨被合圍威脅,蘇軍指揮部決定放棄現有防禦陣地,在別爾別克村以東1千米構築新的防禦陣地,柳比莫夫卡、海岸炮兵第10連陣地以及其他相關的炮兵陣地不得不被炸燬與放棄。12月23日10時,第4防區部隊完成了新的部署。這樣使得敵軍距離在北灣的海岸炮兵第30連指揮部只有7-8千米。下午15時40分,德軍第22步兵師和羅馬尼亞摩托化團向海岸炮兵第30連陣地至索菲亞農莊一線發起了進攻。

12月26日上午,得到加強的德軍第132步兵師在坦克掩護下發動了新的攻勢,主要突擊方向是梅肯茲耶夫山區。守衛該地區的步兵第90團面對優勢敵軍無法阻擋敵軍進攻,使得海岸炮兵第30連直接面對敵軍。最終,在蘇軍強大的火力反擊下,敵軍只能停止進攻,無法切斷海岸炮兵第30連通往梅肯茲耶夫地區的鐵路線。這些參戰部隊有裝甲列車“熱列茲尼亞科夫”號,炮兵第265、95和397團以及海岸炮兵第2連(4門50倍口徑100毫米海岸炮)、第12連(4門45倍口徑152毫米海岸炮)、第14連(3門50倍口徑130毫米海岸炮)、第704連和第705連(各裝備2門55倍口徑130毫米海岸炮)和高射炮兵第365連(4門76毫米高射炮)。有趣的是,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各防禦陣地使用了代碼命名,把海岸炮兵第30連稱之為“馬克西姆高爾基”1號堡壘,而把炮臺的指揮中心稱為舒茨稜堡。

12月28日上午,德軍對蘇軍第4防區展開了全面進攻,尤其是在海岸炮兵第30連所處的卡米什利到索菲亞農場一線。8時25分,敵軍4個步兵營在12輛坦克支援下直撲梅肯茲耶夫山車站和索菲亞農場。經過一天激戰,蘇軍守軍只得向後撤退。 這樣,海岸炮兵第30連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它的右翼無法得到保護,敵軍有機會可以直接衝入陣地。為此,連長緊急組織了兩個連去防守右翼並緊急向營部和海岸炮兵指揮部報告情況。儘管面臨困難出境,該連依然在繼續向敵軍開火,全天發射了61發炮彈。

12月29日12時,該連又面臨新的威脅。由於德軍奪佔了連陣地的主通道使得該連指揮部只能轉移。為了消除威脅,連長亞歷山大下令對正向炮連陣地靠近的敵軍使用榴霰彈。13時30分,海岸步兵一部在其他海岸炮兵連火力支援下擊退了威脅該連的敵軍,連的危險處境得以緩解。

之後,蘇軍發起了刻赤-費奧多西亞登陸戰役。蘇軍在刻赤半島的登陸,使得德軍第11集團軍將圍攻城市的第170和第132步兵師以及第50步兵師一部調往刻赤方向,並從蘇軍防禦防線後撤了1-2千米。1942年1月6-8日,第4防區為了改善己方防禦態勢-即海岸炮兵第30連所處別爾別克河與柳比莫夫卡村區域,對敵軍發起了反衝擊。

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1941年12月塞城炮兵部署示意圖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42年1月初,海岸炮兵第30連已經發射了1034發-1234發炮彈(獨立海岸炮兵第1營作戰日誌記載數據),已經達到炮身使用壽命極限,需要儘快秘密的更換炮身。

由於海岸炮兵第30連陣地距離前線只有1.5千米,且處於敵人炮火射擊之下,為此海岸炮兵第35連二級軍事工程師洛巴諾夫制定了詳細的更換計劃,決定不使用起重機,使用千斤頂和牽引車進行更換。整個計劃具體實施由主管工程師С.И.普羅庫達和3級軍事工程師門捷列夫負責。計劃用千斤頂將舊炮身從搖架上頂起來,裝上拖車和從拖車上取下,然後將新炮身裝在搖架上。計劃得到了黑海艦隊以及軍事工程師А.А.阿列克謝耶夫和海岸炮兵主任Е.П.頓涅茨的批准。決定1個炮塔的炮身更換工作由主管工程師С.И.Прокуда普羅庫達和它的團隊(布爾什維克工廠相關人員)負責,另一個炮塔炮身更換工作則由主管工程師И.謝奇科和它的團隊(列寧格勒金屬工廠相關人員)負責。兩個炮塔的指揮官В.М.Полем博列姆和А.В.特列奇科以及炮塔的修理技師、士官和士兵們共同參與更換工作。

修復工作從1月25日開始,不過原先配置的100噸起重機無法使用。一方面是遭到敵軍破壞,另一方面則是目標較大喪失保密性。為此,決定只在夜間或者低能見度情況下更換炮管。1月30日夜晚,第1臺蒸汽機車拖著炮身。當它到了卸載平臺時被敵軍發現立刻遭到射擊,導致機車出軌。炮塔的工程師和官兵們立刻手動將其卸載到拖車上。同時,在敵人炮火下,И.В.安德里連科指揮的工程營抓緊時間在第二天上午就修復了鐵路線。第二天晚上,蒸汽機車駛往塞瓦斯托波爾去運載新的炮身,這次敵軍沒有發現。經過10余天的辛勤工作,1942年2月11日該連又進入了戰備狀態。

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防區指揮官視察該連

為了表彰海岸炮兵第30連的戰績,專門舉行了一次表彰會議。參加會議的有黑海艦隊司令奧克佳勃爾斯基海軍中將、黑海艦隊軍事委員會委員師級政委庫拉科夫、濱海集團軍司令彼得羅夫中將等。會議上連長亞歷山大大尉被授予紅旗勳章。

黑海艦隊參謀部作戰訓練處編寫的文件關於海岸炮兵第30連在塞瓦斯托波爾防禦戰7個月(1941年10月30日-1942年5月31日)的報告中指出,“該連在此期間共進行了161次射擊,其中18次針對坦克部隊、12次針對摩托化部隊、34次針對敵方炮兵連、22次針對步兵部隊、16次針對火力點以及59次其他任務。一共消耗了1034發炮彈,最多一次是針對巴赫奇薩賴地區的射擊,一次消耗41發炮彈;最少的一次射擊則只消耗1發炮彈”。

大多數的射擊距離只有60-80鏈(11.11-14.82千米),只有22%的射擊距離在100鏈(18.52千米)以上。所有射擊次數中,3次直接瞄準射擊,71次校正射擊,還有87次即54%是非校正射擊。

整個這些射擊的戰果是擊毀敵軍17輛坦克、1輛機車、2輛小汽車和300輛卡車,摧毀敵軍8個炮兵連與迫擊炮連、15個集結點、7個火力點以及殲敵約0.3萬人。此外,該炮兵連的射擊還給敵軍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恐慌。不過最大的缺點就是54%的射擊沒有進行校正,從而造成炮彈浪費和戰果的未知。

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連長亞歷山大和指導員索羅維耶夫

在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發動第三次攻勢前,蘇軍305毫米海岸炮平均每門炮1.35個彈藥基數即大約有270發炮彈。5月20日,海岸炮兵第30連和第35連的8門305毫米海岸炮共有1695發炮彈。對於海岸炮兵連來說,炮彈數量還是足夠的,不過由於長時間發射,炮膛壽命急劇縮短,需要更換炮身。 根據1942年5月30日的統計,海岸炮兵第30連作戰人員共有22名軍官和342名士兵,合計364人。

1942年6月6日下午,該連遭到了德軍2門“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的轟擊。德軍的炮彈擊中了2號炮塔,打壞了炮塔的裝甲板使得火炮受損。同時,德軍還對陣地周圍投擲了1噸的炸彈。6月7日晚上,炮塔指揮官С.И.普羅庫德親自帶隊進行搶修,也只是使得1門火炮恢復正常。第二天6月7日德軍一發600毫米迫擊炮炮彈擊中一號炮塔,另一發則擊穿了3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炸壞了裝有化學空氣過濾器的房間。

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1942年6月,德國空軍狂轟濫炸塞瓦斯托波爾

在6月9日到6月10日的戰鬥中,濱海集團軍炮兵與海岸炮兵積極向對第4防區進攻的敵軍進行射擊,其中表現出色的有海岸炮兵第30連和近衛炮兵第18團。

不過此時,該連情況也顯得異常困難。6月10日,海岸炮兵第30連只有2門炮還能射擊,每座炮塔各有一門炮。連的防禦工事被摧毀,滿地都是石塊、金屬碎片和彈坑。

6月11日,防區指揮部派遣部隊力圖改善海岸炮兵第30連處境並擊退敵軍的突破。 濱海集團軍司令彼得羅夫建議從兩個方向(第3防區與海岸炮兵第30連陣地區域)對敵軍實施反突擊。為了支持這次作戰,海岸炮兵司令莫爾古諾夫少將受命在此期間調集一切可以使用的海岸炮兵火力進行支援,重點在於消除敵軍600毫米迫擊炮和包圍的威脅。

在德軍的第三次攻勢中,該連共消耗了656發炮彈。德軍試圖盡最大努力摧毀海岸炮兵第30連陣地及其火炮。僅僅6月14日一天就發射了700餘發炮彈。同時,德軍空軍也加大了空襲力度,在6月15日就出動了600架次,不過依然沒有取得效果。

1942年6月15日到6月17日德軍第132步兵師在坦克掩護下集中2-4個團對只有2個團各一部的蘇軍守軍發起進攻,準備攻佔佈德諾夫村以及海岸炮兵第30連陣地。6月15日,德軍攻佔了索菲亞農莊切斷了連與後方的聯繫並且破壞了連的地下通信線路。6月16日,連嘗試著使用無線電設備與外界聯繫,但由於所有地下通信線路都遭到破壞,以致徹底失去了聯繫。6月17日,海岸炮兵第30連被敵軍完全包圍,在包圍圈中有大約250人,包括一些來自步兵第95師和海軍步兵的人員。根據上級指揮部命令,所有人員分成3組隊伍突圍,最後一組負責炸燬所有火炮。第一組人員76人在突圍中遭到敵軍火力嚴重殺傷。在發現蘇軍準備突圍,德軍加強了進攻,剩下人員的突圍可能性不大。 6月18日上午,根據黑海艦隊司令奧克佳勃爾斯基海軍中將的建議,專門組織了一次反攻,準備打破對該連的封鎖。然而由於敵軍炮兵和航空兵火力的密集,反擊沒有成功,而敵軍則攻勢加劇。6月18日夜晚連的突圍行動沒有成功。

紅色要塞柱石-海岸炮兵第30連史4

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