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吳冠秀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是教師們努力的方向之一。尤其從近年教育改革的方向看,從小學開始,就需要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能力,這樣才有助於他們在將來的學習生活中,更加遊刃有餘地去應對。

小學生需背誦128首古詩,高考語文卷面字數增加等,可以讓我們意識到,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語文學科若想考出優異的成績,離不開平時的大量閱讀和積累。

有遠見的父母,通常不需要老師的督促,就會站在孩子成長的角度上,在孩子讀小學的時候,就注重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甚至一些家長,他們會抓住早教階段,通過家庭教育,幫助孩子們養成閱讀的習慣。

不過,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閱讀不是漫無目的的翻看,而是一種帶有目的和思考的讀書活動。尤其對於小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通過閱讀來達到督促他們成長的目的,這才是閱讀的教育意義所在。

當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家長若想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閱讀和看書,從來不是劃等號的。所以,不僅要讓孩子愛讀書,而且要會讀書。

有的家長,可能會意識到,自己家的孩子,似乎看了不少的書,有漫畫書、有童話說,甚至還有其他一些圖畫類的讀物;即便是看了再多的書,孩子所能掌握的知識卻並不多,語文成績也無法獲得有效地提升。

這是因為,在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中,如果缺乏家長和老師的指導,讓他們隨著自己的喜好去閱讀,很有可能一股腦的去翻書,或者他們只對一些“有意思”的內容感興趣,結果既浪費了時間,也無法達到閱讀的目的。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家長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給小學階段的孩子,選一些難以理解的名著;當這些小學生讀起來的時候,會感覺晦澀難懂、枯燥無味,最終也無法達到高效地閱讀。

從小學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將有利於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也有助於他們在將來的成長過程中,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不過,只有真正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那麼,家長們如何通過家庭教育,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呢?

發現孩子的興趣點

在小學階段,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逐漸凸顯出來,作為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著足夠的瞭解。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並且做好積極地引導,讓他們在愛好的選擇中,不至於走偏。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缺乏足夠的主見,可能在他們的身上,凸顯出樣樣都喜歡,但是興趣都不大的特點,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這個時候,更需要家長幫助他們去認識、去嘗試、去發現,從而真正找到孩子們喜歡的方向。

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因為孩子的模稜兩可,而讓自己手忙腳亂,更不能因為孩子缺乏堅持,而讓自己變得脾氣暴躁。只有心平氣和的,與孩子一起去發現,才更容易挖掘出他們的潛質。

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每個小學生的性格不同,會在培養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有著不一樣的表現。那些文靜、聽話的學生,可能會在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下,靜下心來去閱讀;而那些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則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如坐針氈的表現。

閱讀也是學習的一種,對於許多小學生來說,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若想提升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找準他們的興趣之後,提升他們的求知慾顯得很關鍵。

在家庭教育中,若想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和互動;比如說,在給孩子讀故事的時候,讓他們多問幾個為什麼,孩子在思考的同時,也會讓他們產生進一步探索的想法。

家長的帶頭作用

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家長會用自己的舉動,給孩子做好表率的作用。比如說,父母雙方有人喜歡讀書,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閱讀的習慣,那麼在潛移默化中,會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

若想通過家庭教育的影響作用,讓孩子們養成熱愛閱讀的習慣,家長除了幫助孩子找準方向、把握興趣之外,還需要一定的行動,讓孩子的閱讀行為長久的進行下去。

在家庭教育上,有句老話說“身教勝於言傳”,那些在家庭生活裡,有閱讀習慣、有朗讀習慣的父母,通常能用自己一言一行,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督促他們堅持閱讀下去。

對於每一位學生來說,閱讀的作用都不容忽視。語文成績的提升,離不開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在學習其他學科的過程中,若想提升理解能力,也離不開大量的閱讀。

當孩子成為一名小學生之後,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很重要;通過閱讀,儘快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不僅能讓孩子們在學習生活中,保持成績上的優勢,也能讓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遊刃有餘地面對學習上的挑戰。


教育錦囊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孩子閱讀啟蒙階段,我們要不斷給孩子好的閱讀刺激,以及把握好習慣和關鍵時間段。


閱讀不僅是個人綜合素養提高的一個重要的方法,更是現在考試改革未來的重點,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數學應用題文字理解,如果孩子對於文字表述理解不了,那麼對於問題是無法解答的。


對於小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是培養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需要在孩子開始閱讀時候,培養他對書籍的興趣,不要教他太多功利性的閱讀目的,因為考試知識只是一個方面,這樣往往會孩子階段性之後,閱讀失去動力。我們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書開始鼓勵他讀書,然後日常過程我們經常和他說起讀書的趣事,然後不斷激勵他讀書。


其次是閱讀的習慣。很多孩子讀過很多書,但是從中收穫多少?就要看閱讀習慣了。因為不同程度的方法和習慣,決定了孩子能從中收穫多少?我們在日常閱讀中,可以自己的示範給孩子看,讀書標籤筆記、讀書心得、細讀體會、瀏覽等等。我們在很多問題上,如果我們的目的不同,決定了方法不同,因為孩子的讀書有時候也是有很多目的的,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自我需求目的差異,給孩子示範不同的不同的讀書要求和方法。


再次讀書環境。我們要想孩子做好一件事情,首先我們要保障這樣的環境中要有足夠的積極刺激,或是積極行為影響。因為我們不可能要求孩子在一個非常嘈雜的環境靜心讀書吧,孩子的 興趣再好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其次就是孩子的行為非常容易受到旁人的引導,所以我們父母在一邊不要給孩子其它干擾的事情示範,最好和孩子一起讀書,陪伴過程中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一起讀書。


思維數學小課堂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要從小就開始,我家姑娘去年冬天(大班)的時候拼音學習不好,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都會,就是拼讀不熟悉,我就給她買了小故事書(故事比較短帶圖畫的),每天晚上睡覺前陪她讀一個,剛開始特別慢,需要一個個交她讀,讀了大半個月,她可以慢慢自己讀了,我在旁邊錯了告訴她,現在她可以自己讀一些小故事了,昨天晚上跟我講的東郭先生和狼。

高考改革後,得語文者得天下,閱讀很重要,這是要從小就來養成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陪著他讀,父母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讀一些故事書,互相說說話,正確引導孩子,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姿姿麻麻


這個問題,還是得從家長身上入手。

家長自己必須要有閱讀習慣

小學正是“三觀”開始慢慢形成的階段,而家長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家長一年看不了一本書,要希望他的孩子看很多書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與其問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如問:如何培養家長良好的閱讀習慣。

孩子可能並不太會按著你說的去做,但是他很有可能會按照你做的去做。比如,家裡如果經常有牌局的,孩子往往很早就能打得一手好牌,家裡如果有很多藏書且父母會不斷翻閱的,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會不自覺間養成。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在你的業餘時間,多抽時間出來看書吧,你的書看得越多,你的孩子閱讀習慣養成得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