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忍不住吼孩子,該怎麼辦?

家長學堂


其實,應該每一個父母都有過忍不住吼孩子的經歷吧?我也一樣。

我們任何一次情緒的崩潰都是因為我們童年時代留下的一個啟動按鈕,每一次被觸發就會忍不住發洩出來。

比如,我就比較受不了孩子的吭嘰,每次不合他意的時候,他都願意通過纏著大人吭吭唧唧的方式去磨人,以達到目的。而我小時候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不能給幫忙添麻煩,因為我覺得自己的父母整天都在為哥哥的事情操心,我必須省心。

所以兒子每次這種表現的時候,我的內心馬上出現三個字:不懂事。只要出現這三個字,我就會忍不住要發怒。

後來發現了自己的這個情緒按鈕之後,在每一次相同場景再出現的時候,我就會內心有覺知,自己心裡那個小女孩要出現了。我會先讓自己平靜下來,深呼吸幾次,不要下意識地去做出反應。

接著,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孩子每一個讓我們發怒的行為之下,也一定隱含著被傾聽,接納和引起關注等需求,我們只要放下評判,去用心地感受孩子此刻的心理需求,並接納他們,允許他們去釋放和發洩,內心情緒得以流淌,就會慢慢恢復,並且心也會被慢慢撐大了。

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都是邊陪伴,邊成長,出現了吼孩子的情況也不要過於苛責自己,如果真的是自己的不對,蹲下來向孩子真誠的道歉,就不會有什麼無法挽回的負面影響。

我是育兒領域創作者“一枚有墨香的書籤”,感謝關注,見證成長。



一枚有墨香的書籤


很多媽媽都是這樣,包括我在內,遇到孩子不聽大人的話,忍不住就火冒三丈,大吼大叫,過後又後悔內疚。



後悔內疚對吼叫孩子的我們來說是無意義,只會增加我們的挫敗感和低價值感,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只要我們有意識想改變,就是進步。

我們首先要了解,我們為什麼會對孩子吼叫?

1. 找到那些容易讓你發脾氣的日常原因

導致我們父母們情緒爆發的典型原因包括壓力、疲勞、兄弟姐妹爭鬥以及孩子不聽話,和淘氣導致的煩躁,每天有太多的事情讓人無法保持淡定。

2.吼叫成為習慣

對很多人來說壓力和經常出現的情緒,會使得吼叫成為一種習慣,一旦形成習慣就變成了一種不加思索的行為,就像每天早上起來要刷牙一樣,習慣是不需要思考,直接就會做出反應。

3.童年的傷害,家庭中的“遺傳性吼叫”



幾乎所有人在童年都受過傷,如果沒有治癒這些創傷,就會阻止我們以真正希望的方式養育孩子,如果童年時期,你在某個方面受過創傷,你一定會發現在教育孩子時在這方面感到痛苦,從而給孩子造成創傷。如童年時期你的父母經常對你吼叫,你長大後也會對你的還哦子吼叫。

第二我們要了解吼叫對孩子的影響

衝孩子吼叫並不能改變他們的行為,儘管我們都知道吼叫在短期內會有效果,但總的來說,這並不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工具。

1.傷害親子關係,導致孩子和父母有隔閡,孩子不能敞開心扉接受父母;

2.讓孩子對家長的吼叫感到害怕,情緒非常糟糕;

3.模仿家長,遇到情緒問題也開始大吼大叫。

第三,如何避免對孩子吼叫

1. 承認你的情緒

我們面對孩子原始情緒產生的恐懼,實際上與我們的童年經歷有關,將其斬斬草除根的唯一途徑是,觀察兒時它對我們的影響,對你不斷上升的怒火說:“謝謝你在我年幼時保護了我,我現在已經長大,這些感受已經沒有問題”。

2.停止、放下、深呼吸

每當你注意到自己提高嗓門或者將要提高嗓門,馬上停止說話,閉上嘴巴,暫時不予理睬離開。做十次深呼吸,有助於緩解緊張的情緒,放鬆心情。

3.幫助身體釋放憤怒



當你感覺到憤怒時,需要設法釋放出來,停止活動深呼吸,這並不是緊急事件,擺脫緊張的心情;

可以設法讓自己笑起來,這樣可以釋放緊張的情緒,有效改變心情;

如果需要發出聲音,可以小聲哼哼,或者在沒有人的地方大喊;

也可以擠壓雙手的針灸穴位空手切位置,強化鎮定意願。

4.改變想法

遇到孩子惹自己生氣時,一定要提醒自己,他的行為像個孩子,因為他本身就是孩子,當孩子看是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正是最需要關愛的時刻。

5.跟蹤你的吼叫



這是《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一書中的方法,追蹤法——在這一段時間來注意你的吼叫觸發器和你的反應,記錄發生的事情,是改變行為的有效工具,

具體如下:

1.事件

  • 觸發的事件
  • 日期
  • 時間
  • 地點

2.你的反應

  • 你的身體反應
  • 你的情緒
  • 你的升級想法

3.回應

  • 你對觸發事件的回應(你做了什麼)
  • 你的孩子對你吼叫的回應

4.後續情況

  • 在吼叫之後你的感覺如何?
  • 你的孩子感覺如何?

5.評估

  • 你還能有其他的處理方式嗎?

丁媽親子時光


謝謝提問。

我和你一樣有過吼孩子的經歷,吼完後的感受是內疚,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啊!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因為曾經我也吼過孩子,知道到做到需要個過程,通過自我修行,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至少不要不動不動就吼孩子。

從事家庭教育的這些年,有無數的媽媽告訴我:“我知道不能吼孩子,但到了那個點就是忍不住,我該怎麼才能忍住不吼孩子呢?”因為許多媽媽意識到,這對孩子不好,也參加過許多學習,那如何才能幫助自己做到呢?


吼孩子的時候是憤怒情緒的外在表現。

可以通過學習一些情緒管理的方法減少吼孩子的頻率。那些做到了到人都是經過長期的學習後,通過不斷覺察自己,調整自己才能做到減少吼孩子的頻率的。


要真正做到不吼孩子,每個人需要經歷刻意練習至少66天,如果有方法,又堅持做到去練習,這樣就可以做到自己幫助自己了。

大部分人吼罵孩子後悔不已,但真正到了下一次還是忍不住。這些都是因為方法出了問題。

1、不瞭解情緒的來源

2、不知道如何處理情緒的方法

3、不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具體怎麼做:

第一步:覺察情緒

當你下次吼孩子的時間,覺察一下,孩子的不當行為讓你有一個什麼情緒?是憤怒、惱怒、生氣、沮喪、無助還是傷心、難過、失落等等。

真相:那些動不動就出來的情緒其實是自己小時候的情緒,和現在的孩子沒有關係,許多人以為是孩子引發父母生氣的,其實不是的。(覺察)

正確的做法: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第二步:接納自己,瞭解孩子

孩子的不當行為背後有許多原因,推薦書籍《正面管教》、《造化》,瞭解孩子,才能做到接納孩子,沒有了解和接納就一定會有不舒服的情緒,看問題看到背後的動機,而不是看表面。


第三步:找到方法,開始行動

堅持66天,每天寫覺察日記, 和爸爸一起交流心得體會,或者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正能量的媽媽們一起來練習。

1、斟滿自己的愛之杯(找到至少20個方法)

2、鼓勵孩子,鼓勵自己(每個人都需要的鼓勵)

3、啟發與思考(多思考怎麼做)

4、探索行為背後的密碼(看問題關注背後的目的,不看表面)

5、允許犯錯(人人都不完美,孩子也是)

……


最好的學是去教授他人

我自己的親身體會,這四年,幫助了幾百位爸爸媽媽們學習到了管理情緒的方法,有效、有趣又有愛。

最好的情緒管理就是照顧好自己

學來學去,如果觀念錯了一切都錯了。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向內看自己,而不是去找方法“治”孩子,孩子是沒有問題的,要成長的是自己。

和孩子站在一起,搞定問題,而不是和問題站一起搞定孩子


以上是一部分關於如何不吼孩子的自我經驗分享,希望可以啟發到你。相信你會找到更多方法來照顧好自己,同時也學會如何照顧孩子的。一起加油吧!


我是靈動育兒,高育嬰師培訓講師,從事教育十六年,一位終身成長型媽媽。每天分享你關心的育兒資訊,願意陪伴你一起成長!

靈動育兒


親愛的,我完全理解你。

我也是一位媽媽,同時也是幼教工作者。

回顧日常生活,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1、孩子發脾氣時我們先看清他是為什麼生氣。

是真的無理取鬧還是要生病了?還是敏感期到了?(就像我家小久久最近是秩序敏感期,出門要自己按電梯,看完電視要自己按。當忙碌的時候我也會忍不住,但是這是孩子的生長過程,我們需要尊重它,讓它自然過渡)

2 、如果是無理取鬧,那平時要加強規則意識教育。多試幾次會好些,慢慢來,需要重複。

3、最後就是我們自己的情緒管理了。當孩子惹我們生氣時,如果是原則問題,我們只要說明原因就可以了(媽媽說了,晚飯之前不能吃零食,不然就吃不下晚飯了。)

溫柔而堅定,然後我們就讓自己淡定。不管孩子怎麼哭鬧,也不要發脾氣,不要生氣。給孩子和自己一點空間和時間。

慢慢的他會發現這樣行不通,下次就不會了。我們也離理智的媽媽又近了一步了。

你覺得呢?


因為是麻麻


我以前也經常吼孩子,現在孩子脾氣也開始變得不好了,一不高興就開始瞪眼睛,衝我發脾氣。

我好像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另一個我,醜陋怪異的我,曾經我不喜歡母親對我做的,現在我都用到了兒子身上。

痛定思痛,決定改正了。改正是很難的事情,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

一、多看育兒書。選一本你認可的書,反覆看,精看。我目前看的書是《有效管教指南》,反覆看了很多次,很多段落是拉著兒子一起看的。我還經常把裡面一些經典的案例讀給老公聽,然後,我們再討論。看得多了,自己就從心底裡接受了“吼孩子不對”的思想。以前,兒子磨嘰的時候我就吼他,今天早上我催了他兩次之後,腦子裡的想法竟然是:遲到一點兒也沒事。我沒有吼他也沒有再催他,也沒有遲到。孩子大一點之後,自己應該可以把控節奏了。媽媽要做到,是安靜的守候。多讀書,加強認識,思想就能轉變了。

二、多和人交流,頭條是個不錯的平臺。我在一個問答裡說自己是怎麼對兒子的,被人罵的啊,我都覺得自己真是後媽。我很感謝那些罵我的人,真的是讓我醒悟了。當我想發火的時侯,就會想起網友的評論,心情就會慢慢平復一些。孩子是我們最愛的,是我們的心頭肉,我們怎麼應該用對待仇人的方式去對待他們呢?吼孩子是餅,必須得治!

三、多和孩子聊天,多接觸孩子,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多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交流的多了,你就能多理解他幾分,吼他的機會也能少一些。

四、心裡多給孩子留一下餘量,適量降低一些對孩子的要求。比如說,你內心期望他考90分,你就告訴他你希望他考95分。結果他考了93,他有內疚感,你心裡還有一些小滿意。如果他考88,你也不會太失望。

總之,就是要多理解孩子。要多反省自己。


小寧大遠


再也不吼孩子了!這樣的誓言,大家發過嗎?可是要做到,真難呀。下面三個小方法,可以幫助控制吼叫,不如試一試:


A. 吹熄心中的蠟燭每次想吼,就做個深呼吸,想象自己手上捧著一支蠟燭,然後呼氣把它吹熄,這是無數心理學家倡導的平息憤怒、緊張的有效辦法。

B. 找到事情背後的原因在一個二胎家庭裡面,哥哥欺負妹妹,媽媽沒有衝哥哥大吼,而是問了下哥哥:今天在幼兒園有人欺負你了嗎?問完才知道,今天在幼兒園,有個小朋友推了他,他很生氣,告訴了老師。他以為老師會好好管管那個小孩,但是老師只說了一句:知道了,所以哥哥更加生氣了。哥哥沒能處理好心中的憤怒,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同樣地推了妹妹。一遇到讓你不爽的事情就開吼,肯定是無法看到孩子行動背後的情緒原因的。

C. 1-2-3魔法暫停倒數321的方法,其實大家都用過。一對3歲的雙胞胎,就是不肯停止玩玩具上床睡覺時,媽媽只是簡單說,現在請停止遊戲。如果他們不聽,她就平靜地說:我數到3,就得離開。她一開始數1,大多數時候,孩子就會開始行動了。用倒數的辦法來代替吼叫,讓很多媽媽停止了吼叫這種無用而傷人的壞習慣。


其實,要避免吼叫最終極的辦法只有一個——刻意練習,這跟減肥一樣,需要時間、決心、毅力,以及科學的辦法。大家有什麼控制吼叫的辦法,歡迎留言分享。願我們都成為不吼叫的媽媽。


年糕媽媽


不邀自來,回答下。

這個問題我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是讀了很多育兒書,看了很多育兒理念,但是某些時刻,仍然會衝孩子發脾氣。所以很理解你。

首先,我們不要過於自責,我們是媽媽,但我們也是人,是人就都有情緒,喜怒哀樂很正常,而且在孩子面前,與其掩飾真實的情緒,不如讓孩子面對真實的媽媽。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一書裡說:”做父母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長大成人的實質——豐滿、有血有肉的人生。

當然,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肆意對孩子發脾氣。

作為父母,我們還是要修煉控制情緒的能力,比較媽媽的好情緒,會影響到一家人的心情。

那麼,我們如何做呢?

1、尋找合適方法,宣洩負面情緒

當媽之後,面對孩子的屎尿屁,生活中的一地雞毛,真的難免情緒失控。

所以,找機會去外面散散步、看看電影,或者找閨蜜聊聊天,總之要找到釋放情緒的方式。

我總是用看電影的方式釋放情緒,心情不好了,找個喜劇電影看,看完樂完就沒事了。

2、對孩子發了脾氣,要及時補救

給孩子說對不起,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覺得孩子不在意你的對不起,道歉這件事,必須真誠,不能敷衍,即使是對著一兩歲,還不太會說話的孩子,也要真誠,真心。

給孩子表達你的愛,告訴他,即使媽媽發了脾氣,也依然愛他。

總之,吼了孩子之後,不要過於自責內疚,如何補救,如何修復你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才最重要!

我是唯媽養娃,家有三歲女寶一枚,養娃的路上有歡笑有淚水,想跟我一起分享你的養娃趣事,或者聽我分享養娃趣事,請關注我,一起哭一起笑!


唯媽養娃


我們學到的大部分育兒法,都在告訴媽媽們“應該怎麼做”,都在對我們提出要求,但是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因為“知道怎麼做”是一種“知識”,是用腦子來理解的。而“做到”是靠 “能力”,是需要我們達到的一種“狀態”,是需要能量才能實現的。這就像我們從生物學上清楚的知道如何動用肌肉搬起一張桌子,但是如果我們很餓,力氣不夠,還是無法實現。



那麼,教科書裡“要求”媽媽們做到的是什麼呢?

愛,接納,傾聽,共情,理解孩子,支持,不指責,不發脾氣,智慧的解決問題,對嗎?要理解這些的重要性並不難,要做到這些,媽媽們需要的“狀態”是什麼呢?被愛,被接納,被傾聽,被共情…….我們需要的東西,跟我們需要給出的是一樣的,沒有人能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


如果當我們想“看見”孩子的時候,自己還心存被“看見”的渴望。我們就很難給到孩子在高質量的關注。當我們想給到孩子愛,我們心裡還有一個想要愛的孩子沒有滿足。我們給孩子的愛就不夠純粹。當我們努力對孩子“不吼不叫”,我們心裡正努力壓抑著大吼大叫。我們的努力也會最終功虧一簣。所以我們“知道”,但是“做不到”。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心有很多沒有滿足的需求。

<strong>


為了滿足她們,我們會到處要:跟父母要,跟老公要,甚至跟孩子要。其實,首先自己的需求被自己意識到,自己的付出被自己看到,自己的感受被自己關注到,自己的委屈被自己理解到,事情就已經不一樣了。需求需要被表達,而不是壓抑。

如何表達需求呢?以往,我們習慣了壓抑情緒和需求,因為社會不允許,也因為害怕“引發衝突”。因為我們習慣的表達需求的方式總是指責:比如,如果覺得老公回家太晚,而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很辛苦,我們可能會對老公表達:“你還知道回來啊?你心裡根本沒有這個家,我就是喪偶式育兒!”如果老公聽到這樣的話,可能會覺得委屈,會反駁說“我工作也很辛苦,也是為了這個家……”


但是我們的辛苦讓我們無法接受他的理由,所以我們會繼續指責下去“家裡什麼活都是我幹,你根本就不負責任!”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抱怨的確是會“引發衝突”的,因為彼此都在指責。這時候 ,我們不如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就好:“你連續一週都12點回家,我要一個人輔導孩子作業和給他洗漱,我覺得挺累的。”這樣對方會更明白我們的需求,但是因為沒有指責,所以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會更小一些。

再比如,如果孩子起床很晚,你很著急上班,以往可能會說:“你太磨蹭了,時間都被你耽誤了,太煩了你。”這樣的話,孩子不開心,也不會配合,可能更耽誤你的時間。不如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現在已經7點半了還沒出門,媽媽很擔心上班遲到,我真的特別著急。”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孩子可能更會配合。

當然,除了向別人表達,我們自己的需求,首先要被自己看到。

因為最終能滿足我們自己需求的,只有我們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關係,首先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當自己能看到自己的需求,我們就不會覺得太委屈——即使這個需求最終沒有實現,但是“看到”也比“壓抑”更令人覺得安慰。

所以當下一次我們明明知道應該怎麼做,可是就是做不到的時候,先彆著急責怪自己。不妨暫停一下。問問自己:我有沒有什麼需求?問問自己有什麼委屈,體諒一下自己的感受。當我們舒服了,才能用舒服的表達方式表達,才能給出讓別人也舒服的愛。


家長學堂


我想,恐怕這問題得在這位媽媽你自己身上找原因了,這應該不是育兒書能解決的。

情緒這個東西,不是說變就能變的,它跟每一個人從小到大的經歷有關,從前經歷的種種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科學家通過對大腦的研究發現:情緒的爆發不僅獨立於自己的思想,而且還先於自己的思想,這就是說,很多時候,當你還來不及思考時,你的脾氣已經就發出來了。

如果你想改改自己的壞脾氣,這個想法非常好,但如果你想馬上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只能說你對自己太苛刻了。

你因為每一次爆發的脾氣而後悔、而自責,能理解,但這都沒有用,這種後悔很難幫你解決問題,與其這樣,還不如先選擇原諒自己,接受自己的“壞脾氣”。

發脾氣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有你無條件的自我接受,並且在內心深處認可擁有暴脾氣的自我,並經常對自己重複這種自我認可,你才會慢慢喜歡自己!這樣你才能從內而外的放鬆下來,自己放輕鬆了,你也會用輕鬆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

仔細想想,每一次發脾氣,難道不是因為自己對別人、包括自己的孩子要求過高、期望過高的緣故嗎?

這就好比自己身上有某個小缺點,你越不接受它,它越能傷害你,當你沒把它當回事,反反覆覆的拿它來自嘲時,反而它再也無法弄疼你了。

如果你經常用嚴苛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情緒,你時刻處於一個緊繃的狀態,發點小脾氣就開始自責、後悔、痛定思痛,然後接著發脾氣,再自責、後悔......你進入了惡性循環了。這個時候,不是你脾氣不好,任何人在這種緊張的情況下都容易發脾氣,所以你先放過自己吧。

連研究情緒的科學家都說,憤怒是最難控制的情緒,但是寬容、積極和移情會減少憤怒,對惹我們生氣的事情琢磨的時間越長,會讓怒火燒得越旺,遠路無輕載,再小的事情放在心裡的時間長了,都會變成大事。

如果你還想轉變,那首先得學會原諒、饒恕自己,就算之前吼過孩子又怎樣?只要你是愛寶寶的,你也不吝嗇的向寶寶表達你的愛,難道天會塌?

放過自己的時刻,就是你改變的開始。

咱們仔細想想,如果現在的自己處於一個很平和、很安詳的狀態,沒有一絲不舒服,這個時候,寶寶小小的搗蛋一下,你還會跟他發脾氣嗎?我覺得大概率應該不會吧?

有時候,發脾氣的自己,不一定是孩子現在過分到無法容忍了,而是我們自己的狀態不對,要麼太疲憊、要麼可能餓了、要麼著急想去做什麼事等等等。

研究發現,辛苦工作一整天的人,特別容易被家裡的事情激怒,比如孩子太吵鬧,或者他們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其實在正常情況下,這些事情都不足以引發這個人的情緒失控。

所以你知道,這種情況在任何人身上都會發生,不單單是你!

所以如果你原本把某段時間是分配給孩子的,那麼在那段時間之前,你要把自己先收拾清爽嘍,尤其是心情!只有自己整理好了,才能完全放鬆的陪孩子玩。

比如,你在陪孩子玩之前可以聽一段自己最喜歡的音樂緩解一下原先並不好的情緒,或者吃點自己很喜歡吃的東西,總之,一旦預感到自己可能會有壞情緒,提前做好措施就好,別頂著壞情緒陪孩子玩就行!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照顧寶寶,並且經常會特別累,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你跟家裡人商量商量了,雖然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就算實在找不出人偶爾替代一下你,那麼你也得努力做到讓身邊的人體諒你,明白你的辛苦,這比什麼都沒有要強太多了!

有時候不要奢望身邊的人能自己看明白,如果對方沒眼力勁,那就直白的說出來吧,別憋著委屈自己了。

最後,祝願每一位寶寶都能在一個愉快的、溫馨的家庭環境中健康的成長,祝願所有的父母都能生活順利,心情愉悅,哈哈哈哈~


葡萄的超人媽媽


1. 換位思考,如果你小的時候,五歲的時候,那麼弱小,被自己最依賴的媽媽吼,猙獰的面孔,可怕的吼聲,你的心都嚇哆嗦了,你很委屈,也很害怕..........你忍心麼?

2. 你的這種性格養成,恐怕你小的時候,也是被吼大的,你也想將來孩子長大,也變成你這樣麼?

3. 想想平常對待外人朋友同事時候的你,遇見那麼多齷蹉事,也能忍住,淡然面對,對待外人尚能如此隱忍大度,那麼對待自己的家人、骨肉,反而釋放自我,任由負能量去傷害自己、傷害自己最愛的人和最愛你的人,何其糊塗!

4.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知錯而不改,你自己合計吧。

言盡於此。莫待追悔莫及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