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者,從來不要面子!

務實者,從來不要面子!

臉,就是一個人的面子,有的人特別愛面子,甚至有人認為面子比命還重要。

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面子不僅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方式,還影響著人們的社會交往,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歷史上,愛面子的英雄很多,譬如《水滸傳》裡的武松,他就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

武松讀了告示之後,知道山上有虎,本想轉身回到酒店裡,卻因自己上山前跟店老闆誇下了海口,礙於面子,於是硬撐著上山。武松自己也沒想到他能打死老虎,並因打虎揚名天下。

在中國為了面子而丟掉性命的也大有人在,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在烏江邊自刎而死的項羽。兵敗之後,他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於是自刎而死。

務實者,從來不要面子!

當然也有不那麼“愛”面子,甚至“不在乎”面子的。

原太平洋集團董事局主席嚴介和曾說過一番備受爭議的話,他說:什麼是臉面?我們幹大事的從來不要臉,臉皮可以撕下來扔到地上,踹幾腳,揚長而去,不屑一顧。

他認為不把自己當回事,不把面子當面子,視面子為虛無,這才是一個真正幹大事的人應有的風度。

他的話雖然偏頗了些、尖銳了些,但是,對企業來說,在創業初期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面子問題。

大家都知道,史玉柱、俞敏洪、嚴介和、陳天橋他們是超級富豪,但沒有誰知道這些創業者們是怎樣成為超級富豪的,沒有誰知道他們在成為超級富豪的道路上,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忍受了多少別人不能夠忍受的屈辱和痛苦。

又有多少人願意付出與他們一樣的代價,獲取與他們今天一樣的財富呢?

新東方的校長俞敏洪就吃盡了面子的苦,《東方馬車——從北大到新東方的傳奇》一書中,詳細記錄了俞敏洪的創業經歷,其中有許多關於俞敏洪創業經歷的故事,至今讀來,仍令人落淚。

務實者,從來不要面子!

書中記述了俞敏洪的一次醉酒,事情緣起於新東方的一位員工被競爭對手用刀子捅傷的事件。為了處理這件事,俞敏洪請一個剛剛認識的警察朋友,託他請刑警大隊的一個政委出來“坐一坐”。

因為俞敏洪不會說話,只會喝酒;也因為內心不從容,光喝酒不吃菜,喝著喝著,俞敏洪就失去了知覺,鑽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師和警察把他送到醫院搶救了兩個半小時才活過來。醫生說,換一般人,喝成這樣,就回不來了。那天,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糧液,差點喝死。

他醒過來喊的第一句話是:“我不幹了!”學校的人揹他回家的路上,一個多小時,他一邊哭,一邊撕心裂肺地喊著:“我不幹了!——再也不幹了!——把學校關了!——把學校關了!——我不幹了!”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圍的人發憷,哭夠了,喊累了,睡著了,睡醒了,酒醒了。

下午7點還有課,他又像往常一樣,背上書包上課去了。眼角的淚痕猶在,該乾的事卻不能不幹,按俞敏洪自己的話說,不辦學校,幹嗎去?

務實者,從來不要面子!

實際上,面子是人生中的第一道障礙,聰明的人決不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過分愛面子,就會失去機遇,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很難做成大事。

要幹大事就不能把面子看得太重。那些改革開放初期致富成功的人,就是因為摘掉了虛榮面具,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顧及臉面最後可能會導致諸事無成。很多海歸人士、政府官員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員,在創業時成功的概率很低,原因則在於他們太要臉,太好面子。

我們要做一個務實的實踐者,要拿出幹大事不要臉、不怕丟臉的勇氣來。

所謂的不要臉,就是不要把自己當回事,這個社會不是要你的臉,這個社會是要你的智慧和能力,要看你的實際成就的。

闖出來了,成功了,才有臉,否則沒有誰會在乎你的面子、你的臉。

務實者,從來不要面子!

你要放下思想包袱,全力以赴來做事,只要你有目標,立場堅定,就能走向創業的成功大道。

事業做不好,再華麗的面子也都是虛的,事實最有發言權。因此,創業者要放下顧慮,放下面子,大膽朝前走。

盛世難逢,市場殘酷,創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質,撇開面子拿出勇氣來幹出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是每一個創業者必須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

版權聲明:尚澤國際精選好文推送,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後臺聯繫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處理,並表示歉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