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成熟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為該系列的終結篇,《黑暗騎士崛起》給作為影迷的我們提供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影片結尾的情節、攝影、配樂、剪輯無不為觀眾製造那一“蕩氣迴腸”的印象。作為一個系列的終結,它肯定是合格甚至是優秀的,我們甚至可以假設,結尾處蝙蝠俠真的死去,那帶來的情緒,又該是怎樣一番光景。可能囿於製片方的限制,諾蘭才不得不在收尾處埋下那些暗示,但光就片尾處那一段,TDKR所做的已經遠遠足夠,首次在白日之下亮相的蝙蝠俠正真崛起並在那核彈爆炸的一個昇華為一種象徵,成為了一種雋永的標誌。從劇作角度來說,這種雋永的形成是以一座城市作為賭注換來的,是以這個系列三部影片中Bruce Wayne這個人物的掙扎、恐懼、迷茫、痛苦換來的。蝙蝠俠最後的行為帶來的悲壯雋永的歌劇屬性,依靠的是這些元素的鋪陳,尤其是Bruce Wayne這個人物個人意志的展現,提醒我們,在蝙蝠俠的面具之下,是一個擁有跟我們一樣情感的人,讓我們知道蝙蝠俠的雋永象徵所依託的是一個曾經迷茫於恐懼、痛苦之中的普通人。在這個層面上,整個系列更像是諾蘭利用超級漫畫英雄這個包裝對人性中擁有的可能的最大的正能量所進行的一次先鋒探索。因此,作為終結篇的TDKR最終呈現出這樣的一番格局來,其是必然的,更是應該的。系列前兩部其實已經限制了TDKR的方向,因此這第三部在必然需要的雋永之下,還附帶著不得不迴避的無奈,前兩部所探討的主題與人性讓TDKR的可選擇性減少,不是諾蘭講不出其他精彩的內容,而是他必須得這麼講,相較於TDK,第三部影片的一些情節淪為了硬傷,比如那看似緊湊激烈的實則雜亂無序的第三幕。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成熟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然,在後9.11時代,任何對“英雄”的演繹,都會被多愁善感的人士賦予現實意義——這在美國“文藝評論”這個最多愁善感的圈子裡更無法避免。所以,到2008年《暗黑騎士》(The Dark Knight)上映時,輿論似乎更加認定諾蘭是想在完全現實的設定裡“重新定義”超級英雄。小丑那無法捉摸的極端無政府主義瘋狂,不就是現實中讓美國人民心煩心悸、卻又無法根除的恐怖主義隱患麼?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成熟的正確打開方式

與《黑暗騎士》裡蝙蝠俠總是慢小丑半拍不同,《崛起》裡諾蘭的視角重回蝙蝠俠或者說是布魯斯·韋恩,你會為布魯斯的命運糾結,在生活和情感上受到重創,特別是蝙蝠俠辛苦建立的和平秩序的轟然倒塌讓人感同身受。不過終章的意圖很明顯,儘管城市的毀滅佔了大段篇幅,但諾蘭用穿插的警察的反抗和布魯斯的苦修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讓你覺得這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也許是太想創造一個光輝奪目的大結局,《崛起》囊括了太多的東西,影射“佔領華爾街”,無盡的恐怖行為,無政府的混亂,寓言性的小故事,還有眾多配角,這讓前半段的鋪墊少了《黑暗騎士》的幹練,但當貝恩開始政變時,影片的思想核心就與動作戲交相輝映起來了,至此影片便進入攝人魂魄的節奏中。

影評《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成熟的正確打開方式

堅持用膠片拍攝電影一直是諾蘭的風格,即使被投射在IMAX屏幕上,膠片的顆粒感還是很明顯,片子的視覺特效讓觀眾享受到了一場饕餮盛宴,無論是大遠景下的大橋斷裂還是遠景俯拍下警察和罪犯對街而立,都給我留下了難忘的畫面,漢斯季默的配樂秉承了他一貫恢弘大氣的風格,將激情的旋律融入到戰鬥中,用緊張的節奏貫穿進交叉剪輯中,把靈動的音符點染在二人世界中。無論是現實主義或是形式主義,電影的最終目的是在畫面中傳達出對人類有益的思想,這就需要電影擁有極強的代入感,而諾蘭恰恰做到了,也許是因為他堅持膠片拍攝,也許是因為他執著於2D拍攝,也許是因為他電影中在新奇的敘事風格中透露出的一絲憂鬱和溫情,當我每次看到他的電影,總是不由自主地把感情滲透其中。《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被我視作一次形式主義下的成熟教育,用一個超級英雄的成熟過程,寫出了一群人的成長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