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群:前途的前途在哪裡?

4月19日,前途汽車母公司新三板“電動汽車第一股”長城華冠完成摘牌。這是長城華冠面向資本市場的全新起點。

長城華冠董事長陸群表示,“通過多方面考慮,公司覺得摘牌會提高公司的發展速度。”他認為,從新三板摘牌後,公司融資效率會進一步提高,融資節奏的加快、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將匹配長城華冠快速成長的發展階段。

陆群:前途的前途在哪里?| 创见

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

2019年上海國際車展上,長城華冠旗下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板塊——前途汽車展示了更完整的產品陣容。

目前,前途汽車已經基於三大平臺打造了6款車型。其中,基於中大型車平臺打造的兩款概念車Concept1、Concept2尤其引人注目,這將是一款有些類似於MPV的多功能大空間的車型,與其現有的跑車品類完全差異化。

另外,前途K20將於2019年第四季度量產,繼續延續公司城市駕趣理念,放大品牌“聲量”。這意味著,長城華冠將迎來營收增長期。

長城華冠於2015年9月登陸新三板,掛牌期間股權融資21.2億元,位列新三板前幾名。受益於新三板平臺,長城華冠已構建起“汽車整車設計服務+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製造”全產業鏈體系。

以下是車雲對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的專訪摘錄:

車雲:前途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陸群:很簡單,就是我們常年以來在汽車底層技術上的積累。所以我們是以技術立足的,我們的產品是做差異化的,然後才有高性能高品質的車。

車雲:作為造車新勢力要取得成功的話,最重要的要素都有哪些?

陸群:一個新的進入者,首先是要有對新趨勢的判斷,是否能夠抓住新趨勢裡面帶來的新商機。抓住商機以後,實力是否能支撐你做出新的差異化產品。然後利用新的差異化產品,在特定的細分市場裡面,佔有前幾位的主導地位。如果不是沿著這個脈絡去走,或者這四個問題不一級一級地回答的話,其實我覺得,新勢力作為一個新進入者,包括我們自己在內,你是不是立住腳都是很可疑,更別說成功了。

車雲:有一些聲音認為前途的產品太過於小眾化,以後發展空間不大。您怎麼看咱們前途的未來?

陸群:全中國兩門兩座的跑車原來一年只賣幾千多輛車,在一個將近三千萬輛車的一個市場裡面,它當然小眾,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要立足於去做一個小眾?去做一個叫好不叫座的、自娛自樂的車?不是這樣的。

我們認為新技術帶來新趨勢,新消費帶來新理念,就是說所有消費者在不斷地升級變化,在新的時代,大家在追求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個性的張揚,與眾不同。從電動技術又給這個車能夠用一個相對比較可接受的價格下來,讓消費者享受到過去汽油車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超跑性能。

所以我覺得,一邊是技術帶來的可能性,一邊是消費趨勢帶來的新需求。這其實是兩者的互動,原來的小眾市場是在開始長大,不是說它一下就大到了主流程度,但是它確實在長大,而且在迅速地長大。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前途就要進入到這樣的市場,然後跟著這個市場長大,或者領著這個市場長大。在這個市場長大的過程中,我們這個新品牌也長大了,也變強,這就是我們的品牌戰略,就是我們的產品戰略。所以這件事,其實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新趨勢帶來的新商機。

車雲:前途汽車在智能化方面有怎樣的規劃?

陸群:我們現在有一個專門的智能駕駛的團隊,我們在做項目,我們在做示範性的產品,這件事我們一點都不落後,等能展示的時候會給大家展示的。

第二點我們有一個判斷,這種判斷是我們自己的判斷,並不一定被很多人認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可以檢驗。就是智能化這一塊,將來是智慧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所有交通系統裡面會約束智能汽車,遵從同樣的標準和指示。於是我們的判斷,比如說10年以後路上的車都是無人駕駛,這些車其實在智能駕駛方面會是高度的同質化。

所以,將來的智能駕駛系統,不會是每個汽車品牌都出一種,因為要跟智慧交通系統是融合的,是高度依賴規模的。我們判斷在做智能駕駛系統的,會是行業的幾個一級供應商,作為汽車整車廠不會因為智能駕駛這件事形成自己這個品牌的獨有優勢。作為整車來說的品牌優勢或者品牌獨到的競爭力,不可能是智能駕駛,因為智能駕駛會是高度的同質化。

車雲:車展上還展出了大型的MPV的車,前途未來的產品規劃是怎樣的?

陸群:我們是沿著平臺化的戰略走,目前三大平臺,每個平臺上兩款產品。這是我們對於新的消費趨勢的一種判斷和應對。

這個Concept 2是我們對未來空間的探索,我們在看下一步的出行是怎麼樣的?我們覺得有可能是一個趨勢,就是一個移動空間。我們這個車是提供一個最有意思的,最有可能百變的一個百變空間,可以是客廳,可以是臥室,可以是辦公室、會議室,可以是家用、商用。這是我們對未來消費趨勢上理念的探索。

車雲:前途在用戶運營方面有何打算?

陸群:我覺得用戶是非常重要的,我不喜歡用運營這個詞,客戶不是讓我們運營的,是讓我們服務的。我們在服務用戶的情況下,要把活動做的更豐富,圍繞車圍繞出行一起探索。

我們有前途驛,我們有沙龍,有會員活動,有賽道各種各樣的體驗。新品牌也好,或者傳統品牌也好,大家都在探索新的模式。是不是已經形成了很固定、很成熟、很固化下來的模式?都沒有。

我們認為,對用戶最好的服務,是給他提供好的產品,如果這個產品不好,等於最基礎的服務都沒服務好。因為我覺得作為汽車廠,首先要提供一個好車,一個有樂趣的車,一個沒毛病的車,一個開起來好玩的車,讓他出行無憂的車,這才是最重要的服務,如果這個都沒有了,再去談其他的,建立在上面的其他的服務,就有點捨本逐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