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盧村鄉歷史沿革

盧村鄉位於安徽省廣德城南,毗鄰浙江安吉。全鄉總面積215.5平方公里,人口4.5萬餘人。盧村是一個擁有千餘年曆史的地方,文化底蘊深厚,鄉土人情濃郁。然而,歷史上的盧村鄉行政區劃幾經更替,與現存區域有很大區別。因此,從嚴謹的態度來說,很難詳細記錄其歷史沿革,只能說是基本理梳。

廣德盧村鄉歷史沿革

元代以前廣德行政區劃情況,僅據宋人真德秀於嘉定八年(1215)在《申省乞再撥廣德軍賑米狀》中稱:廣德縣轄9鄉,盧村具體在個些鄉域無從考證。

明嘉靖州治(今桃州鎮)共劃14坊,全州下設9個鄉,68個都,240個裡。其中長樂鄉設有九都,今盧村鄉大概區域在其都內。

清代,鄉、都、裡仍沿明制。清初,都下設保,與裡並行。史載:“闔州設399保。”、“州為坊十有六,為保四百二十有一。”盧村屬於小東鄉的一些堡(時39保):盧村、大洪、小余、乾溪、合村、長溪、石媳等。盧村作為地方行政地名首次出現。

同治十年編制新冊,按在城(即州治)並東南西北大小八鄉重編為45都,120裡。盧村在大小南鄉內即二十至二十五6個都。具體屬於哪個都,無從知曉。

廣德盧村鄉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廢州為縣,廣德縣設9區:盧村鄉現在行政村處在東三區(盧村、同溪、桃山、梨山、東亭)。

民國29年1月裁撤第一區署,所轄鄉鎮改為直屬縣政府,盧村鄉給村分屬於柏墊區轄4個鄉鎮中的笄山鄉(設戈原、糧長、張村、復興、呈青、石溪、唐山、霍衝、裡方9個保),以及雙溪鄉(設水田、竹桃、甘溪、清方、陳塢、盧村、小余、同安、石溪、石獅、峻嶺11個保)。

民國30年6月實施新縣制,將4個區全撤,鄉鎮名稱及所轄保甲依舊。此後至解放前夕,盧村仍處在笄山鄉、雙溪鄉內。

1949年5月縣人民政府成立後,隨即在全縣設立6個區,下轄18個鄉鎮。盧村區轄盧村、笄山、東亭3個鄉;7月全縣基層建立182個行政村(含城廂4關7街)。設立5個區為笄山、蘇村、邱村、流洞4個區,盧村鄉屬於笄山區。

1950年3月廣德撤銷原來區建制,改為城廂、東亭、盧村、柏墊、獨樹、誓節、邱村、山北、流洞9個區,這是盧村鄉歷史上首次以區行政地名出現。

1956年10月全縣撤銷區,變成為33個鄉1個鎮。其中盧村鄉、桃山鄉、同溪鄉即大致今盧村鄉區域範圍。

廣德盧村鄉歷史沿革

1958年,全縣33個鄉、1 個城關鎮組成衛星、前進、先鋒、火箭、躍進、紅旗6個人民公社,盧村鄉屬於前進人民公社。1959年2月6個人民公社均以所在地名更名為城關、盧村、柏墊、誓節、邱村、流洞人民公社。盧村人民公社轄東亭、同溪、桃山。

1961年全縣調整為29個人民公社,盧村公社、同溪公社、桃山公社即盧村今區域。

1984年公社更名為鄉,各鄉區域無較大變化。

2004年底,廣德縣轄6個鎮、10個鄉,盧村鄉包括原同溪鄉、桃山鄉,轄一個街道13個行政村:桃山村、唐流村、九龍村、丁衝村、清方村、石峻村、 石獅村、 高廟村、 宋陳村、 同溪村、甘溪村、中明村、笄山村。

根據《廣德縣縣城總體規劃(2014-2030年)》文件,到2030年前,盧村鄉將撤鄉建鎮——盧村鎮。

盧村,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追本溯源,勿忘初心,相信盧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參考資料:《廣德州志》、《廣德縣誌》|圖文編輯:徐厚冰||由於資料有限,文中錯誤在所難免,敬請斧正!

廣德盧村鄉歷史沿革

廣德盧村鄉歷史沿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