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隨處可見的漂亮石頭,你知道還有這麼多故事嗎?

相比去西藏旅遊的人都見過這種石頭吧,它叫“瑪尼石”。經常出現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等等。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集壘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藏語為“多本”。也被稱為“神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

西藏隨處可見的漂亮石頭,你知道還有這麼多故事嗎?

瑪尼來自於梵文的佛經當中《六字真言經》,是“唵 嘛 呢 叭 哞 吽”的簡稱,因為在石頭上刻有“瑪尼”而稱為瑪尼石,這就是瑪尼石名稱的來歷。

西藏隨處可見的漂亮石頭,你知道還有這麼多故事嗎?

無論瑪尼石組成的瑪尼堆、石經牆還是摩崖造像,都是作為一種“路標”或“地標”而存在,被設置在旅行和轉經的山口、路口和拐彎處。從實用的意義來講,它們可以為行人指示前進的方向,標明行走的路線。這在人煙稀少、地域遼闊的高原,就顯得尤其重要。除了幾條主要的交通幹線以外,廣袤的藏區缺少真正的道路。藏人自古並不使用牛車和馬車,也很少修築道路,長途跋涉就靠兩條腿,或以騎馬代步。所以,凡是走到看不見路的地帶,就會出現一簇簇的石堆,一個接著一個,伸向山頂,伸向天際。那些石堆就是行路者經過積年累月,一塊塊石頭堆集起來的

西藏隨處可見的漂亮石頭,你知道還有這麼多故事嗎?

傳說中,山口、村頭及水源等地方多被靈異神鬼佔據著,故丟石子於瑪尼堆的說法有如下幾種:一是以石壓鬼邪,二是增加瑪尼堆對地方的保護能力,也算是積功德之一,因為它像塔一樣代表善意的神靈的保護,還有一種說法是保護瑪尼堆下被埋藏著的東西不被暴露和破壞。

相傳,人或牲畜在通過山口時不能停下來,否則會生病。藏族人不分男女老幼,不論徒步或騎馬,只要從“瑪尼堆”跟前經過,除了要摘下禮帽合掌頂禮外,還要往石頭堆上添一塊小石頭,虔誠者手搖轉經筒,口唸“六字真言”,總是按順時針方向繞其轉過,有些甚至要旋轉數週,以便消災免禍,賜富延年。

若乘車經過“瑪尼堆”時,一般在車內經過其面前也要大聲呼喊祭祀“拉則”。他們會一邊呼喊,一邊朝空中拋灑“龍達”,希望它能保佑旅行的人一路平安。

為了求得神靈的保佑,免受災難,徒步或騎馬過山口時,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塊刻有藏文經文的石頭,畢恭畢敬地放置在山口處。如果沒有刻有經文的石頭,也可以拿一塊造型好看的石頭來代替。若無石頭也要設法放一塊骨頭或一塊布片、獸皮或一撮羊毛、頭髮等均可,在祭放這些東西時要大聲呼叫:“拉索洛,神靈必勝!惡魔必敗!嘰嘰嗦嗦! ”

瑪尼堆如果在城市的街口或村旁路叉,每逢宗教節日轉經時或轉山時,人們必定來到瑪尼堆前,在其上面或旁邊點燃艾蒿或柏枝,並虔誠地向其撒糌粑、小麥粒和第一道青稞酒或濃釅的茶水,邊撒邊祈禱,進行煨桑祭祀。以求眾生平安、吉祥圓滿!

總而言之,瑪尼石刻,意在驅魔鎮邪,護佑眾生。人們在藏族地區處處都能看到的一座座形狀不同的瑪尼石刻圖紋,表達了藏民們無限美好的吉祥祈願。藏族信徒們自古以來就認為,多畫多刻一尊佛像、多刻一個字符,如同多一次朝聖、多轉一圈經,都會給今生今世和來生來世帶來吉祥和恩惠。藏民族曾經把“瑪尼堆”做為狩獵的工具,防禦的工事,神靈及凡人的路標;如今已經演變成為驅穢辟邪,象徵能給人畜帶來平安吉祥之物了。由此可見,“瑪尼堆”在藏區經久不衰之緣故了

西藏隨處可見的漂亮石頭,你知道還有這麼多故事嗎?

在虔誠的信徒們眼裡,石刻藝人成為給他人帶來福運的宗教藝術家。並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地把日夜默唸的六字真言刻寫在石頭上,這些石頭就會有一種超自然的靈性,就能消除一生罪孽,給他們帶來吉祥如意。所以,信徒不僅口頭念,還用刀刻在石頭上,送到瑪尼堆,算是完成了一份功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