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碼頭經典時刻】秦腔——《清風亭》


【戲碼頭經典時刻】秦腔——《清風亭》


【戲碼頭經典時刻】秦腔——《清風亭》


孝敬雙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在我國五千年的悠悠歷史長河中,也一直流傳著眾多關於孝道的典範故事,至今還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戲碼頭經典時刻】秦腔——《清風亭》


而在中國戲曲的舞臺上,關於歌頌孝道的戲曲同樣也是不勝枚舉,如《琵琶記》、《目連救母》、《五女拜壽》等。儘管這些劇目在人物和情節上迥然相異,但它們都向世人述說著同樣一個道理:“孝敬父母,天經地義。”


【戲碼頭經典時刻】秦腔——《清風亭》



《清風亭》原是清代花部亂彈作品,是一出典型關於孝道故事的傳統倫理戲,也是一出直指人性深處的悲情大戲。它在民間影響較大,有震撼人心的悲劇衝擊力,清代戲曲理論家焦循曾談到,他幼時觀看演出,農村觀眾“其始無不切齒,既而無不大快。”那麼,這出戏究竟有何魅力,可以讓人如此悲憤交加?讓我們跟隨《戲碼頭》情景講述,一同翻開《清風亭》的悲情畫卷……

《清風亭》作為一出常演不衰的經典老戲,最早它是京劇“馬派”的代表劇,後來被豫劇、川劇、蒲劇、秦腔以及晉劇等地方戲移植搬演,可謂是花開遍地、爭奇鬥豔,深受全國各地觀眾的喜愛。


【戲碼頭經典時刻】秦腔——《清風亭》


秦腔《清風亭》又名《天雷報》、《雷殛張繼保》,劇情講述薛榮妻妾不和,妾周氏生下一子,被迫拋在荒郊,被膝下無兒以磨豆腐為生的張元秀夫妻拾得收養,取名張繼保,撫育成人。13年後,張繼保在清風亭被生母周氏帶走。張元秀夫妻思兒成疾,老病所纏,淪為乞丐,聞繼保得中狀元返故里,便至清風亭前相認。但張繼保忘恩負義,不肯相認,把老夫妻當成乞丐,只給他們二百文銅錢。老婆婆悲憤至極,把銅錢打在他臉上,萬分痛心地碰死在清風亭前,張元秀見此情形悲苦難耐,也氣絕身亡。張繼保因逼死養父母,被天雷殛斃。該劇為老生、老旦唱做工並重戲,其悲愴華美、獨具韻味的表演風格,使人為之動容。讓觀眾在戲曲文化中感受中國的孝道文化,是秦腔的經典代表作。


【戲碼頭經典時刻】秦腔——《清風亭》


2013年,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重新磨礪《清風亭》,邀請全國知名戲劇導演在保留原劇本精華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在劇情編排上進行調整,突出和豐富了張元秀這個角色的舞臺形象,使得全劇立意不是簡單的批判,而是直擊人性深處,發人深省。劇中張元秀的扮演者,正是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屈連英,作為一名秦腔“女鬚生”,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敏銳和精巧,多層次、多角度,把張元秀這個人物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效果。屈連英也憑藉該劇一舉摘得了當年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桂冠。


【戲碼頭經典時刻】秦腔——《清風亭》


上週日晚,《戲碼頭》舞臺上,秦腔“女鬚生”屈連英,為大家精彩演繹了她的成名作《清風亭》“舍子”選段。她的唱腔時而渾厚深沉、悲壯激越,時而細膩柔和、悽切委婉,將“舍子”這段尖銳的戲劇衝突完美的體現了出來。全場觀眾是眼噙淚花看完了這段演出,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屈連英在“舍子”中的精彩表演吧~

趕快來關注《戲碼頭》微信公眾號,您還喜歡哪些劇目?歡迎給小戲迷留言分享哦~


【戲碼頭經典時刻】秦腔——《清風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