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遺體堆肥葬,你將來的願望是變成鑽石還是花?

從古至今,我們人類遺體去向進化,也就是處理方法大體上是從最原始的動物式暴屍荒野到稍有尊嚴式的土埋,然後再到今天昇華式火化走過來的。

暴屍荒野,從生物的角度上看,這幾乎是所有動物該接受的一種離世方式,但就人類文明的角度而言,暴屍顯然是一種毫無尊嚴離世方式,再加上暴露在空氣中所散發的惡臭以及人們內心中一種不可接受的心理,因此,我們人類發明了土葬。土葬雖是埋於土中,但卻是用棺材相隔,沒有與土壤直接接觸,這種安息的方式成為人們最樂於接受的。可是眾所周知在有限的土地上,人們不斷地死去,一人一個坑,而且幾乎還是半永久性地佔領著,顯然,依照這樣的土葬方式肯定是會出現“爆滿”的那一天的,那可怎麼辦?於是,火葬出現了。

全球首例遺體堆肥葬,你將來的願望是變成鑽石還是花?

火葬,這是一種當前很多老人都不願意的一種葬別方式,其實他們不願接受無非就是怕被火燒,雖是死了,但心理上卻是疼的,且燒了雖還留下灰,但心理上卻是認為是渣都不剩的,也就是說,死後的蕩然無存才是人們心理上最恐懼的存在。火葬後,屍體一下子變成了小盒子,從心理層面上的理解就是由一個人變成一小堆物質,這顯然難以接受的存在,但這趨勢終歸是趨勢。

全球首例遺體堆肥葬,你將來的願望是變成鑽石還是花?

火葬是當前的趨勢,當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都必須要經歷這場嚴酷的昇華嗎?難道我們死後,迎接我們的肯定就是火嗎?有這個可能,但卻也不絕對。

我們的火葬可以玩出鑽石來,那麼土葬呢?土葬無疑玩出的就是草、樹、花。

曾經的土葬,在人們的觀念裡面必需包含棺材,在某種程度上隔絕了遺體與大自然,這是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有尊嚴的葬禮,但是現在相較於尊嚴,彷彿環保與土地資源的日益突顯的重要性淡化了這一尊嚴的存在。

全球首例遺體堆肥葬,你將來的願望是變成鑽石還是花?

近日,美國華盛頓允許人類遺體“堆肥葬”,讓死後的人類遺體直接成為土壤的肥料。這項“堆肥葬”有別於我們所想象中的那種遺體不需要棺材而直接土葬的那種葬法,其實這種“堆肥”是通過使用一種腐蝕類的有益微生物來專門分解遺體的技術。這種技術與不需要任何“包裹”的土葬方式最大的不同是分解速度,這項技術分解遺體的時間僅需要一週的時間,也就是一週的時間,遺體就可以變成土壤,然後去滋潤那些花花草草。

對於此種“堆肥葬”,實際上就是一種經過技術處理後的返璞歸真的埋葬方案,相較於火葬的“疼”與棺材葬的“尊嚴”,你認為那種葬法最適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