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病了不能自理,讓打工的兒子回來照顧,這家人沒有打工的收入了怎麼生活?

巖1249872693


面對這種情況只能說是窮了窮養,富了富養,養兒就是為了養老,這種情況咬咬牙也要管下去。

過去老社會,一家人靠種地也都一輩輩的熬過來了,那時候也沒有出外打工日子照樣過,雖然沒吃沒穿,日子窮就窮過,養老的事每家都照樣做,這是孝道。

現在老人不能自理,做兒子的就不能想著出遠門掙錢了,這個時候養老是關鍵。為此就要想法就近找個合適的事去做了,比如在家多種點地,農閒的時候做點零活,或者在家做個小買賣等。這樣一方面可以就近養老,另一方面也能有一部分的經濟來源來補貼家用。

困難時期就要面對困難去生活,掙不到大錢能掙點小錢也可以,只要能滿足生活能養老,日子艱苦點先慢慢過,等把老人的事熬過來,再重新考慮出外打工掙錢的事。

說實在的這種情況在農村已經成為當今養老的難題。要解決這種難題,除了兒女們要做出犧牲外,加大老年人養老金的補貼已經顯得非常重要,為此國家應在這方面做些調整,多給農民一些幫助,讓農民的養老變得不再那麼艱難。

關於這個問題,一部分的網友持反對意見,他們覺得不掙錢怎麼養老?對於這種觀點我也不反對,當今的社會沒錢真是難,這一點我也明白。現在農村子女多的可以輪流伺候,生活壓力還小點。象那些獨生子女們,就只能一個人掙錢一個人留下來養老了,這中間的苦衷也只有親身經歷才知道有多難。家庭的條件決定著養老的態度,有錢人什麼都好說,沒錢人真的很難。想掙錢又想養老就是一種矛盾,最終苦了老人也委屈了自己。

面對這種情況養老真的很難,現實中不管老人情況的人有的是,他們覺得良心值不了錢。而有些人放棄工作回家養老也大有人在,人與人的價值觀與孝心不同,也就出現了對養老態度的不一樣。

金錢社會物質時代,養老變的力不從心,父母健康生活能自理一切都好說,一旦父母臥床不起,掙錢與養老就變的有點不太現實,有得必有失,魚和熊掌兩者不可兼得。對於這種老人你處理的好別人說你是孝子,如果處理不好別人可能會指責你,孝心重要還是金錢重要完全在自己,別人干涉不了。別拿著掙錢當不養老的藉口,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別太虛榮,父母就一個,沒錢就少花點,以後慢慢掙,攤上這種情況,就得認命,除非你不管。


老四雜談


說起來都是淚。我母親二零零七年發現尿毒症,之後天天服藥,每年住幾次醫院,我家我老大,妹妹弟弟都在外,母親住院就都由我照顧。誰知禍不單行,老公的弟弟也突然離世,之後老公八十六歲的老父也要我們夫妻照顧,之前老父還自己可以做飯吃,只要把生活必須品放家裡就行,小叔子的突然離世對老父親的打擊很大,天天借酒消愁,稍不如意對我破口大罵,而且每天都要把飯端到桌上才行,年頭到年尾天天如此,這樣服待了老父三年,其間到二零一二年我母親病重,透析,住院沒停過,當時兒子高中,女兒幼兒園一年三萬多,母親治病,加上家裡各種消費,我服侍母親,老公就在家服待他父親,我在家便一個人服侍兩個,老公趕緊去做工。暑假時兒子照料老人和妹妹,我和老公去做工。那段時間真可以說是天昏地暗。一年後母親離世了,又過半年父親也離世了,雖然不捨,可日子的確輕鬆多了,老公放心去做事,我也可以專職開店了。所以說實話,在農村,盡孝道,孝敬老人真的很考驗人。


依然故我是幽蘭


本村就是遇到多個這樣的問題。現在確實要化點流量來斟酌。

其中一個是我的好兄弟,一家五口,一子一女一母,他外出打工多年,老婆務農,子女讀書,生活水平還算免強解決。

可早幾年母親患病,無法自理。因老婆個體較小,無法護理。他得從城裡回來照顧,在靠務農的情況下收入明顯減少,每天又要一定的醫藥費,子女無法上學又未能打工,就這樣一個生活得不錯的家庭無形中倒下。

前年他老母走了,他繼續做他熟悉的坭水工生涯,子女也大了,一齊往城裡當坭水工。現在生活得不錯,還在城裡供上二手樓了。

所以說,家有一老,如獲一寶的說法在現實生活中不一定是真理。值得探討。

亊實證明,農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也是阻礙農村加速走向小康生活的一大阻力。

您是否同意我的淺見!

請留高見下方:


手機用戶老糊塗


遇到這種情況只能見步行步,我是過來人父親中風十一年半,每個月的開銷都得精打細算,如果父母是慢性病最好看中醫,當然很有錢的話可以看西醫,西醫其實不過給您一個心理安慰,根本沒用,住一兩個月院幾十萬上百萬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夫妻同心也很重要,現在只要一人工作,一家人生活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千萬別為了治父母的病欠下鉅債,這不是不孝,因為一家幾口人還得生活,您也不知道父母病多久,照顧父母沒有生活來源,您的父母也只有等死,有可能一兩年幾年甚至十幾年,貧賤夫妻百事哀總之一個難字,O8年過年我家六口人只有20O元過個年,別指望別人幫您,一切靠自己,您覺得我冷血,誰不願為父母治病,但現實很殘酷,我不能為一個將死的人,而令家裡人生活無著,活著的人才是家的未來。


和諧196258


這是一個最容易形成“道得綁架”的問題。不是農村人,很難理解他們的難處。

誰都懂得,贍養父母,天經地義。然而,失去了經濟支柱,拿什麼養老人、孩子呢?

我在醫院伺候母親的時候,醫療費交的稍微慢點,護士就提醒,再不續費,就要停藥了!

這對我這衣冠楚楚的人,很客氣了。對農民打扮的人,就像訓狗一樣。看著真是可憐。

現在一般農村,土地並不多,像我老家,一口人一畝地。一畝好地,能收入8、900元。想想,一家人,能掙多少錢?

看看支出吧——

農村人特別注重人情,我回老家時,聽著堂弟說的像笑話。他一年要給老人過9個生日——父母、爺爺奶奶,妻子父母、爺爺奶奶,另外他還一個光棍大爺。

我堂哥一月隨了7份禮,下月還有3份。娘生日、孩滿月、紅白喜事,親戚來往,哪個能少?人生世間,總不能關上門自己過吧?

孩子上學,也是大項。昨天妻子還說,她那裡兩個剛來的農村女大學生,上學期間,月生活費,一個500,一個800,可憐!我兒子在海濱小城,月生活費1600,這還是很節省。因為我是城市窮人。

農村老人沒退休金,即便低保戶,每月政府補貼70元,這怎麼能支撐高昂的醫療費?孝敬老人是要花錢的,沒錢,你做不了孝子。我養母親,5、6年花了10萬。

轉了一圈,還是出個實在的建議吧!

——兒子還是回到當地縣城,或者鄉鎮繼續打工,由妻子主要負責伺候老人。伺候不能自理的老人,很累!比打兩份工都累!丈夫下班後,快快回家接替妻子。夫妻攜手,共度難關!

祝願你做一個孝子!希望老人的病快快好起來!


傾情相隨


沒有收入也要回來照顧父母,這是必須的,毋容置疑的,再說了不會沒有收入的,只是收入多少的問題。現在農村消費高,發展也不錯,在家裡找個活幹還是可以的,離家近,這樣也能多照顧下家裡的老人,就目前農村的形式來說,幹建築找活不是特別容易了,因為家裡蓋房的少了,而且工人多,大多都閒著,出不去,可以自己乾點小買賣之類的,這樣時間可以自己控制。

在農村我覺得買時令水果蔬菜是最好的,基本都能消費的起,這樣家裡還能吃,很不錯的,反正是辛苦點,風吹日曬的,還是可以賺錢的,我村裡有幹著的,慢慢的積累買了門面房,繼續幹,幹啥都是一步一步來,不要急,在家乾點生意,還能照顧老人是最佳選擇。


我是子紅


老人病是醫不好的,全靠藥物控制著,常見現象。但家中只有一個兒子,而且不能出外打工。如同雪上加霜,一邊要花錢,一邊沒有收入。加上老人行動不便,不能自理,更是要寸步不離的照顧了。

在農村只能靠醫保能減輕負擔的一種方法,另外一種是靠親戚朋友,左右鄰居的幫助。這樣還能下地幹活,維持生活,但又能離老人太遠或太久,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在我們村以前也經常有這樣的事情,都是靠著親戚朋友,還有全村人的幫助。有兩個問題出現,一個是不知道要照顧到什麼時候,另一個就隨著時間越久錢就要花的多。我們是這樣做,我不知道你們村有沒有祖堂,每年很多節日都要全村湊錢,除了花銷剩下的存起來,還有獅子隊也有點收入,全部集中由專人專管,村裡有大事或困難就會從這裡先出資。所以說這種事情的解決方法由村裡投票決定,資助多少,借多少來渡過難關,後面慢慢還。這樣就能安心照顧老人和過好自己的生活,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借到錢的,看你平時是不是孝順的人,別臨時抱佛腳,沒有用的。

相信朋友們有更好的辦法,下面由你們補充!


鄉村林仔


農村人過日子不怕苦,不怕累,但最怕生病。生起病來,用錢象流水,10年的積蓄,用不了幾天就花完了。

年紀輕的人病了,不能工作,斷了財源。

年紀上的人病了,需要子女來服侍,不但自己要大把的用錢,還要耽誤子女的工作,也等於斷了子女的財路。

農村人雖有新農合醫保,但也不是絕對保險,自己也還是需要很多錢的,而且服侍老人那是做子女的責任,丟開工作不能掙錢那也沒有辦法。尤其是那些兄姊少的人,遇上父母生病不能自理,只有丟開掙錢,服侍父母了。

這就是農民的無耐!

這就是農民的難點!

能有什麼好辦法呢!


一生好人2262


父母生活不能自理,讓打工兒子回家照顧,兒子沒有經濟來源咋辦?

這是60後左右既將面臨的問題(O_O)?

看看孩子給怎麼安排吧,照顧不過來,送養老院,過年過節孩子去看看也行。就一個孩子根本顧不過來,真是愁事啊。

希望老年身體依然健康,不得拖累人的病。

老兩口剩一個人了,就全靠孩子了,就聽孩子的話,老人也捨不得孩子太累,到那個時候,養老院老人一定很多,在一起有說話人,管吃管喝的,孩子有時間會去看望,過節孩子放假了給老人接家裡住幾天,這樣很好,自己有人照顧,孩子也輕鬆,不到老年也不知道,能是咋樣情況,活在當下,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青兒


如果病的還頭腦清醒,只是癱瘓在床,我覺得可以找個保姆,然後兒子在外掙錢,由保姆伺候,這樣兒子一家還能生活,老人也得到照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