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我想成為一名藝術家,

不是為了吃飯那種。”

“中國梵高”

“我以前畫梵高是為了吃飯,

現在也是為了吃飯”

趙小勇這麼說著,

眼神陷入迷離。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二十多年前,

一個從邵陽農村出來的愣小夥兒,

一路漂到了深圳,在樹脂廠上色,

一天十四個小時,幹得精疲力盡。

月末,他拿著六百塊的工資,

“不知道明天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所以當十六年前,老鄉告訴他,

誰誰在一個叫大芬村畫畫的,

動動手月入三千時,他立刻信了。

他不知道,在中國,

為畫畫,食不果腹的人,

比拿著六百塊工資的工人還多。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而深圳大芬村,

一個佔地僅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

確實有20000以上的人在畫畫。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世界油畫七成來自中國,

而中國油畫八成來自這大芬村。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這裡,隨意走過的路人,

一揮手就是“莫奈”、“達芬奇”,

許多足以亂真。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放眼中國,

也只有這裡,

有著沒日沒夜,

揮毫落紙的熱枕。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但要說這熱枕背後全是藝術,也不盡然。

兩萬多個人,四萬多隻手無不做著臨摹名畫的行當,揮毫落紙,沒日沒夜,熱枕背後或許有理想,有藝術,但更多隻為吃飯。

趙小勇,就是這為了吃飯的二萬分之一。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十六年前,辭了工,

小勇帶著年少學下的幾天水彩底子,

成為一個叫張正京的畫手的徒弟。

學藝難,難似登天,

能忍下環境就已經不易,

二十平不到的平房,

小勇和三個師兄弟擠在一起,

夏夜,常常熱的徹夜難眠,

睡與不睡都是汗如雨下,

怎麼辦?不如練畫!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小勇的夜晚和白天,

都在顏料和畫之間度過,

夙興夜寐,兩年間,

他一心學畫 ,卻沒賺一毛錢,

生存所用全部都是借來,

畫畫,成為他孤注一擲的選擇。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兩年後出師,小勇不名一文,生活全在一支筆上。

但在大芬村,多的就是靠筆吃飯的人;若出了大芬村,多的就是靠筆吃不了飯的人。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留與不留都是死,

這麼辦?不如留下!

為了賺錢,一連幾個月,

小勇遊走在各大畫廊前,

自己不賣畫,卻看人家買畫賣畫。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這樣時間久了,

小勇發現,梵高的畫賣的真火,

這就是商機。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向日葵》、《自畫像》、《星空》,

小勇把梵高的作品畫了個遍,

每一筆都細細端詳,慢慢琢磨。

半年後,他已經臨摹了上百幅作品,

自以為小有所成,揹著畫就到處推銷,

換來的,不是富貴,不是稱讚,

而是無人問津的窘迫。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但天無絕人之路,一個香港畫商突然看上了小勇的畫,130塊,他買了兩幅。

這是小勇的第一桶金,比市場價低了一半。

這是他兩年多的第一筆收入,少的出乎預期,但他相信,既然能賣出去,就是有價值,有價值,就還能賣出去。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他眼中的價值在一個月後得到印證,之前的香港華商回來找到他說,一個月,我要二十幅。

一個人,三十天,二十幅畫不是個小數,就算沒日沒夜,也很難保證質保量按時交貨,但小勇又能麼辦?

退一步就是失去機遇後的悔恨。畫!不眠不休也要畫!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每天上午十點到午夜,小勇把自己關在在狹小的畫室,別看只動動手,但依然乾的大汗淋漓,他索性脫下衣服,光著膀子畫。

每當睏意襲來,他就停下片刻,為自己點上一支菸,任濃烈的煙氣刺激著喉嚨、鼻子和眼睛。

這樣,他才能撐起疲憊的眼皮,集中精力繼續畫下去,時間久了,地上積累了厚厚一堆煙盒。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小勇趕上了交貨,

併為自己贏得了連續六年的合作機會。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在大芬村,

畫的好決定有沒有訂單,

畫的快則決定訂單多少。

為了畫的快,畫手們都捨不得離開畫室,十幾平米的畫室,到處是掛著的畫和光著膀子的人,熱氣潮氣蒸騰,像是一個小小的澡堂。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有些把擁擠混亂的畫室當家,

餓了,在這兒胡亂吃點兒,

困了,一席草蓆,席地而臥,

一睜眼,就又拿起畫筆。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有些選擇分工合作,

你畫這部分,我負責那部分,

流水線式運作,

成畫的速度大大提升。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有些甚至出現家庭式作坊,

全家老小,一齊上陣。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訂單越來越多,

小勇就叫妻子過來幫忙,

做些打底之類的工作。

他也到了能收徒弟的水平,

看著徒弟用心學畫的場景,

就像看著當年剛來大芬村的自己。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2006年,

小勇收到了第一筆六位數的訂單,

他把訂單舉得高高的,舉過頭頂,

仰視、端詳,對著陽光,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大芬村,

和小勇一樣的,

無疑是幸運的。

大多數卻是辛苦多年,

勉強餬口的苦命人。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他們不是畫得不像,

有些甚至能以假亂真。

但在畫手如雲的大芬村,

誰又畫的不像呢?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現在,小勇已經有穩定的客源,

還開了自己的工作室,

他不用為生計發愁,

也不用每天起早摸黑地趕畫,

但他心中另一種焦慮卻日漸強烈了起來。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禮儀,小勇靠臨摹梵高起家,最初不過是為了餬口,但是在創作過程中,自然而然對自己臨摹的對象——梵高感起興趣來。

甚至有一次晚上做夢,都夢見梵高向自己走來,邊走邊問:“小勇,你畫的怎麼樣了?”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從梵高的畫,

再到梵高令人扼腕的生平,

小勇被這個悲劇繪畫大家吸引著,

漸漸羞於自己臨摹的工作。

“我要去看看梵高的真跡”,

這成了小勇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想法。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2014年秋天,不顧妻子的反對,小勇踏上了去阿姆斯特丹——梵高故鄉的朝聖之路。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越往西行,

大芬村畫工身份的尷尬暴露的愈加明顯,

在梵高博物館附近的一家紀念品商店,

小勇激動地喊著:“那是我的畫!”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但隨即,他便陷入了混亂,這是與他長期合作的歐洲客戶的店,

他本以為自己的畫掛在歐洲的畫廊等著人競相收購,沒想到居然是掛在熙熙攘攘的紀念品商店,並且以談好價格的十倍售出…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小勇的自卑和愧疚愈深了,

他特意等到快閉館的時候才進去。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頭頂的暖光燈一盞一盞,

在館中投下一排排圓,

給博物館增添了許多復古的意境。

這時館裡變得寂靜下來,

小勇一個人東看西看,

終於走到梵高自畫像前。

模仿這麼多年,

這是小勇第一次見到真跡,

也是第一次離偶像如此之近,

他感覺梵高的目光正隔著畫布,

穿越百年注視著他。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他仔細端詳畫像上的每一處,

就像在認真回答誰的聆訊,

“不一樣!不一樣!

和我畫的不一樣!”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天色暗了下來,小勇出了館,

他剛剛接受了大師靈魂的洗禮,

一時間心潮湧動。

小勇來到梵高墓前,

沒有香,他就點燃3支菸,

他說,他要拜師。

中國有20000名梵高!世界油畫70%出自他們!大多卻是默默無名的人


他畫了十幾年的梵高,

曾經以為畫畫就是為了吃飯,

現在畫畫也是為了吃飯。

紀錄片《中國梵高》片花

但奧姆斯特丹之行,

讓他受過真正藝術的洗禮,

傾聽過過大師的聆訊,

心境也漸漸開闊起來:

“我想成為一名藝術家,

不是為了吃飯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