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你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今天一回家,發現隔壁鄰居正在吵架,瞭解後才知道,是因為其中一位把私人物品放在他們的公共區域,說起來其實挺小一件事情,但是另一位覺得對方就是認為自己好欺負,故意要佔用他們的公共位置,因此呢兩人吵得是不可開交。

站在第三方可能會覺得為這麼點事情爭吵,實在是沒有必要的,可是,他們為什麼就會為這樣的事情吵起來呢?


傷害你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緒ABC理論

A指的是激發事件,C指的是事情的結果,B指的是人對於激發事件的解釋和看法。

看起來是因為事件A,導致了情緒結果C,但其實,這並不是產生憤怒的真正原因,事實上,在A與C之間,還存在著一個B,這就是我們的信念系統,這個信念系統,決定了我們的反應,

好比這個例子,看起來讓我的鄰居憤怒的好像是:對方佔用公共區域這件事情A,其實是,她因為覺得對方佔用公共區域是自己被欺負或者說覺得對方佔小便宜而自己吃虧,而引發的C。對不對?


傷害你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有位哲學家是這樣說的: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被他們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你們也可以回想下,在生活中,有哪件事就是因為自己的看法而激怒了你?


傷害你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覺得理解還不是特別深刻的話,我再來分享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在下雨天搭乘公交車,車上乘客擠得像沙丁魚群一般。在不耐煩中,他突然覺得某個人的雨傘尖碰到了他的腳踝。他本想轉頭還擊那不知輕重的人,但車裡實在太擠了,他根本無法轉身。當車子搖晃時,那雨傘尖就刺得更重,他心中的怒火逐漸升高,心想等一下非要好好的訓斥對方一頓不可。

好不容易到了一個大站,下了一些乘客,他終於有了迴轉餘地,然後憤怒地以皮鞋頂開那刺人的雨傘尖,並轉身以最嚴厲的表情怒視那個“不長眼”的乘客。

結果他發現對方竟然是一個盲人,刺到他腳踝的並非他想象的雨傘尖,而是她的柺杖!他心中原本難以遏制的一股怒火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而腳踝似乎也不那麼疼痛了。

為什麼整個感覺會突然轉變?沒錯,是因為他想法變了。表面看來,這個人的憤怒是起因於刺痛他腳踝的“那個人”,但其實是來自“這個人真魯莽又無禮”的想法。

所以,當他發現對方是個盲人的時候,他的“想法”變了,隨之“感覺”也就轉變了。


傷害你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們對事件的看法是怎麼產生的呢?從事件發生到看法形成,這中間又經歷了什麼?

打個比方吧。此刻你發了一條重要的微信給某人,結果遲遲不見某人回覆。不同的人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情緒,並做出不同的決定。

有的人生氣憤怒,發誓再也不給某人發微信了;

有的人平靜從容,決定等會兒再說;

有的人呢著急忙慌,立刻發更多的微信。

從發微信不回覆到做出各種決定,這中間一定有一個像催化劑一樣的東西起到激發作用。

心理學家把這個東西命名為歸因方式,也就是每個人解釋事件發生原因的傾向。

當我們發現微信沒有得到回覆後,並不是立刻形成看法,做出決定的,而是先在大腦裡做出對方未能回覆原因的解釋。

如果解釋為對方現在很忙,沒有看到微信或者暫時沒有找到回覆的時機或者需要深入思考,才能慎重回復,你就會平靜鬆懈,繼續等待。

如果解釋成對方會不會遇到什麼緊急情況,正處於危險之中,你的腎上腺素會驟然升高,緊張慌亂之下又發了更多微信,甚至還可能立刻打電話過去。

總之,你對事件發生原因的解釋才使你形成對事件的最終看法,繼而影響情緒和行為。

所以說在很多情況下,你的認知,可能會跟事物的原貌全然不同。


傷害你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傷害你的從來就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想法


你如果希望自己能更加積極的面對生活,那麼你需要做的就是將非理性的想法轉化為理性的想法,將消極的信念轉化為積極的信念,這些非理性的想法通常都是自動化的思維過程。我們的想法和信念大多是來自於早期的養育者,她們的言行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同時文化中的潛意識也會被我們所吸收。假如我們被錯誤的信念所支配,我們的心靈就可能會生病,比如,父親花心,拋棄了母親,母親常在女兒面前嘮叨,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女兒長大以後,在與男性建立親密關係時,就容易出現問題,因為她從母親那裡獲得的認知就是,男人都不可靠,也就無法對男性建立信任,而信任本身就是人際關係的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全面、客觀去認知外界刺激的情況,非常非常少。絕大多數人,都會在長期根植於成長環境和思維慣性的影響下,產生消極、負面的認知障礙,導向焦慮、壓力和負面情緒。

想要擺脫情緒和信念的主宰,跳出「思維陷阱」,讓理性掌控大腦,學會多元化、甚至逆向思考,重新去解讀它們,你將收穫到前所未有的成長,也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

總之,除非你允許,否則沒有什麼能夠傷害你,一切不過是看你怎麼想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