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和蛋白尿有什麼關係?

AAA福祿壽喜財AAA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而蛋白尿和蛋白質從根本上是有聯繫的。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出現蛋白質,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超過3.5克一天時,可稱為大量蛋白尿。引起蛋白尿的原因可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兩種,生理性原因可由激烈運動,高熱,寒涼環境和急性疾病引起,不過蛋白尿很快就會消失恢復到沒有蛋白質的尿液。病理性蛋白尿則是腎臟出現問題產生的,如果沒有解決會持續性出現蛋白尿。

蛋白質出現在尿液裡意味著什麼呢?

持續性的蛋白尿說明腎臟功能已經開始損害了,腎臟已經無法對蛋白質進行有效地重吸收。當尿液中的蛋白質由少變多,這意味著腎臟病變已經加劇,腎小球已經開始大量纖維化。如果持續出現蛋白尿又不及時處理的話會低蛋白血癥和水腫,嚴重的還會出現腎衰竭的症狀。

出現蛋白尿應該怎麼做?

第一,及時去醫院檢查。因為蛋白尿有病理性和生理性兩種,如果是生理性那不用處理,如果是病理性蛋白尿那也能及時發現病情。

第二,進一步檢查。只有病理性蛋白尿才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病情的嚴重程度,檢查的方式有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檢查和腎穿刺活檢等。

第三,接受治療。因為大部分腎病病人都會伴隨著蛋白尿,而治療的過程都很長久,因此一定要積極堅持治療才行。


泌尿外科黃海教授


你好,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超過150mg/d。 健康人尿中蛋白質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於150 mg),蛋白質定性檢查時,呈陰性反應。

蛋白尿(Proteinuria)是慢性腎病的典型症狀。 出現蛋白尿在排除其他如生理性因素、體位性因素等原因外,通過其他腎臟B超檢查、腎功能檢查、尿常規檢查等,基本上可以判斷是腎臟受損而導致的臨床症狀。

  

哪些疾病會導致蛋白尿?

  

蛋白尿是各種腎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慢性腎炎包括IgA腎病、膜性腎病、膜增值型腎炎、系膜增生性腎炎等。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高血壓腎損害、糖尿病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紫癜性腎炎、乾燥綜合徵、類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性骨髓瘤、乙肝腎損害等。此外各種間質性腎炎如腎盂腎炎、痛風腎、藥物引起的腎損害等也會出現蛋白尿,還有一些情況如劇烈運動、長途行軍、高溫環境、發燒、嚴寒環境、精神緊張、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出現蛋白尿,不過這些蛋白尿大多是一過性的。

  

尿裡有蛋白說明什麼?

  

蛋白尿的臨床意義非常複雜,臨床上見到持續性蛋白尿往往意味著腎臟的實質性損害。當蛋白尿由多變少時,既可反映腎臟病變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由於大部分腎小球纖維化,濾過的蛋白質減少,腎功能日趨惡化,病情加重的表現。因此判斷腎臟疾病損害的輕重,不能只憑蛋白尿來衡量,要綜合尿蛋白的量和持續時間來全面考慮,還要結合全身情況及腎功能檢查來確定。

  

蛋白尿的危害是什麼?

  

長期持續的蛋白尿會導致低蛋白血癥,嚴重的會出現水腫,蛋白尿的最大危害是對腎小球系膜和近曲小管細胞有毒性作用,持續的蛋白尿會導致腎小球硬化,最終發生腎衰竭。大量臨床資料表明,腎病綜合症和持續性蛋白尿患者預後不良。在局灶性腎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IGA腎病,糖尿病腎病和慢性腎移植排異反應中,蛋白尿是腎臟病進展和病死率增加的顯著獨特的決定因素。事實上這些疾病的緩解,尿蛋白質排洩的減少,不論是自發的還是通過積極治療所致,都可改善存活率。

  

有蛋白尿怎麼辦?

  

  

尿蛋白檢查可分定性檢查、定量檢查和特殊檢查,普通的尿常規檢查即包括定性檢查,定性檢查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濃且可排除體位性蛋白尿。為了明確診斷,蛋白尿患者除了檢查尿液往往還需進行血液檢查和B超、CT等影像學檢查,部分患者需做腎穿刺才能明確診斷。

  尿蛋白的定量檢查對病情和療效的觀察更為準確,24小時尿蛋白定量留尿方法:

  1、留尿之日早晨8時主動排尿,這次尿是8時以前產生的,應棄之不要。
  2、8點以後至次日8時,24小時內每次的排尿量,應全部保留在乾淨的容器內。
  3、次日8小也應主動排尿,這次尿是8時以前產生的,必須全部留下。
  4、將24小時的尿收集攪勻,記總量。
  5、將混勻的24小時尿液取出10毫升,送化驗室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並告知化驗室醫生總尿量。
  尿蛋白定量留尿注意事項:
  (1)在氣候炎熱時,尿液中要放防腐劑,以免尿糖分解,發酵及細菌繁殖,從而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2)把尿液放入冰箱內保存,較為理想。
  (3)有一個比較簡單的保存尿液的方法:只要將放尿液的容器蓋緊,放入冷水(注:隔2~3小時換一次水)中,然後放在比較陰涼的廁所裡就可以了,不必放防腐劑或放在冰箱裡了。
  (4)把收集的尿液放置於陰涼的地方,防止細菌侵入繁殖,以免影響化驗結果。


二、定時服藥,定期複查

  因大部分伴隨蛋白尿的腎病是不斷髮展的慢性過程,蛋白尿一旦出現,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治療,患者要有打持久戰的長期思想準備,即使蛋白尿轉陰,也不可擅自停藥和減藥,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此外定期複查也非常重要。臨床通過中西醫藥物的聯合應用,大部分患者的蛋白尿是可以緩解或完全控制的,同時也可以控制病情的不斷進展。


魯南製藥小南


蛋白質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成分之一,並廣泛的存在於食物之中,因此,當身體健康需要的時候,應該及時補充之。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的組織,應該養護好。一旦腎臟受到了傷害,就會有水腫,蛋白尿,乳糜尿,結晶尿等等症狀的出現了,特別是腎病與腎病綜合症,其蛋白質的丟失可能會比較大,從而會影響到低蛋白血癥的可能性。因此,護理腎臟應該從生活中注意的。

腎是先天之本,功能是主水藏精。因此,腎虛之人,可能會失去光澤,面色無華,水運不暢,腰痠腿困,或者浮腫等等,從而導致精神不振。原因就是營養成分單一,或者是營養丟失,或者是被感染等因素所致。對此,應該是仔細辯證,對應處理好。

如果是發現了腎臟病,應該及時調整,就醫妥善處理。與此同時,可以選擇藥膳用食療配合之,以便早日康復。藥膳以藥食相配,根據自己的狀況作合理性的選擇了。如丟失了小蛋白,可以選擇含有大蛋白質的食物,象鯉魚,其所食蛋白質分子量大,可以補充低蛋白質血癥,配合赤小豆,澤瀉,白朮等,製作藥膳,養生保健,對於腎病與腎病綜合症的恢復有一定幫助了。望參考之。


幕後老牛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蛋白質是蛋白尿中的成分。

蛋白質是生物體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有機大分子,是由一種或多種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由於構成它的氨基酸的種類和排列,以及多肽鏈的空間構型不同,導致了蛋白質的多樣性,正是蛋白質多樣性造就了人體各生命活動的正常有序進行。


而蛋白尿是一種疾病,臨床表現就是尿液中蛋白質含量過高。

尿液中尿素是由蛋白質水解得到的氨基酸脫氨基後氨基被肝臟加工而成的,所以在合成尿液中不可避免的會混有一些無機物、蛋白質、葡萄糖等,這種尿液被稱為原尿,正常人體中無機物、蛋白質和葡萄糖都會被腎小管和結合管濾過重吸收會內環境,留下有害物質和尿素隨終尿排出。

而尿蛋白尿的人,他的腎一定有一點問題,導致其無法對蛋白質進行重吸收,所以尿液中會含較多蛋白質。這會導致很多併發症和營養不良,所以有蛋白尿的人們一定要注意調理身體咯!




科學玩家夏子銘


一般經過腎小球的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尿液裡面僅含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

當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規檢查即可測出,稱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則稱為大量蛋白尿,考慮是我們的腎臟出了問題。具體聽醫生建議做進一步檢查哦


減重營養師一舒


蛋白尿主要是尿液,但尿液中有蛋白。而蛋白尿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所以說蛋白質好餓蛋白尿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一般慢性腎臟病患者會有一定的蛋白尿出現,蛋白尿的治療過程相對來說是比較漫長的 ,不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恢復的效果便會越好。所以,發現蛋白尿以後不要著急恐慌,首先要明確清楚引起蛋白尿流失的原因在去進行對症治療,效果才會越好,同時飲食要格外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