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導致萬曆不再上朝?

朕史


我們知道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開始,萬曆皇帝朱翊鈞再也沒上過朝了,直到大臣們無比想念,強烈要求見皇帝一面,終於在1615年在金鑾殿朝會上見了一次,等於說萬曆不上朝時間長達28年之久。一般人認為萬曆因為首輔張居正去世了,李太后年老不管事了,所以開始怠政,導致國力衰退,明朝走下坡路。

圖為李太后,萬曆皇帝生母。

直到1958年挖開萬曆的定陵時,對萬曆為什麼不上朝才有了新解釋,萬曆的屍骨側臥狀,右腿彎曲,左腿伸直,兩腳都向外撇開,按理說下葬都會平躺仰面,但萬曆的奇怪姿勢讓當時人費解,後來把萬曆的屍骨拿到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檢測,發現萬曆不僅患有嚴重的牙病,他的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等於說萬曆生前還患有嚴重的足疾,原來萬曆是個跛子,這不僅大損皇帝在世人間的形象,還妨礙了他出席各種活動。

圖為萬曆皇帝冕服像。

其實早在張居正時期,萬曆就逐漸減少上朝次數,需要皇帝出席的重大活動都由旁人代勞,那時能窺見一斑,只是世人無法解釋為什麼會這樣,直到萬曆屍骨真相大白。萬曆即位的時候是一旬逢3、6、9上朝,等於說1個月上9次朝,但是逐漸的,萬曆經常缺朝,有時候直接發話免朝,而且缺朝的次數越來越多,上朝的地方也不再是金鑾殿,都找皇帝居定就近的地方,上朝的禮節也節簡很多,減少很多環節,如遇到禮儀、祭祀,需要皇帝親臨的活動,萬曆也不參加,都由皇子或官員代勞,當時的萬曆可是很聽話的,帝師張居正和老媽李太后都還在,可以說明萬曆確實生病臥床,不方便。

圖為打開定陵後,萬曆皇帝屍骨姿勢。

還有一點,萬曆朝沒什麼大事發生,雖然走下坡路但國家還比較安定,不像是某閻在某壇上講的,萬曆荒淫無度、不理朝政、連祭祀都懶得去,藉機吹捧滿清皇帝勤政,就算萬曆不上朝,政權還是抓在他手裡,也沒有擅權的亂臣出現,萬曆處理政事都是寫條子,然後拿給底下官員辦理,也並不是不上朝不理朝政,萬曆十五年也沒什麼事發生,就是腿病索性不去了,後來腿病成了頑疾,萬曆常年盤在炕上,就成了彎腰駝背的大胖子,1620年去世。


圖文繪歷史


萬曆十五年,看似平靜,實則波瀾詭異。

一、萬曆與張居正的恩怨。萬曆一朝,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名相張居正改革,但是在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胃病突發,不久逝世。張居正死後,所有的改革被廢除,明朝經過短暫的中興之後有陷入了停滯當中。在張居正死後的第二年,申時行任內閣首輔,而申時行完全是一個和稀泥的主,只想著混到退休完事。



萬曆十五年,正是張居正死後的第五個年頭,也是申時行入閣的第四個年頭;在這一年抗倭英雄、薊州總兵戚繼光病危,於次年一月去世;這一年,南京督察院督御史海瑞逝世,代表著一代清流文官集團隕落;也正是在這一年,遼東的努爾哈赤統一了建州女真的哲陳部,距離統一女真只有一年。

重點說一下張居正。張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號太嶽,湖廣江陵人。自幼聰慧過人,號稱“神童”。嘉靖二十年進士,二十八年入職翰林院編修,主修《承天大志》,只用八個月時間脫稿,給嘉靖留下深刻印象,於是推薦給了兒子裕王朱後堂當老師。裕王繼位後,是為穆宗,穆宗對張居正大加提拔,隆慶元年任禮部尚書,隆慶五年穆宗駕崩,萬曆皇帝繼位,隆慶六年高拱罷官,張居正任內閣首輔,主管一切內政大權。



萬曆帝9歲繼位,按照祖制,新皇帝繼位,前朝皇后尊皇太后,當朝皇后尊稱太后,張居正聯合秉筆太監馮保上書尊稱穆宗的陳氏為仁聖皇太后,尊萬曆母親李氏為慈聖皇太后,這就消彌了尊位差別,這讓李太后甚為高興,因為自己本是宮女出身。李太后把教導萬曆皇帝和改革內政的重任都交給了張居正。

張居正改革開始了,他推行“一條鞭法”。統一丈量了全國土地,結果多出兩百多萬公頃,把田賦、徭役、雜稅統一到貨幣交付。簡化了交稅流程,減少了中間偦吏從中作梗。



內政上設立六科,內閣管理六科,六科下設六部,簡化管理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邊防上重在北方防務,把防禦後金女真列為重中之重,重用戚繼光為薊州總兵,重用李成梁組建遼東鐵騎,對女真進行有效管控。

至萬曆十年,成果豐碩,據記載“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四百萬兩。”這也為後來的萬曆三大徵的勝利打下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可惜,隨著張居正的離世,這一切都遭到了萬曆皇帝清算,良好的勢頭淹沒在了最後的輝煌之中。

二、黨爭。起源於國本之爭,也就是立太子之爭。萬曆的長子朱常洛是萬曆和宮女一夜情之後所生,而三子朱常洵是萬曆最喜愛的鄭貴妃所生,神宗對這個三皇子格外器重。在皇位繼承問題上,封建社會堅持“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萬曆帝想立朱常洵為太子,而多數大臣堅持祖宗之法,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孤身與朝臣對抗,令明神宗苦不堪言。朝堂之不久後傳到了深宮內院。李太后聽後勃然大怒,拍案對神宗說:“廢長立愛,不合祖制,難道你不是都人之子!”李太后也是由宮人得寵,因此才說出這樣的話。神宗越發感覺到長子在太后心中的地位,再也不敢提“廢長立愛”這件事。


神宗自幼深得張居正教育,張居正親自為神宗編寫《皇帝啟蒙讀本》,有古代聖賢故事,有插圖,堪稱皇帝教育完美教材。在李太后和張居正的嚴格教導下,本希望神宗能成為一代聖君,誰知第一次和朝臣對抗就敗下陣來,他無法和強大的文官集團、言官集團抗衡,除非他想做一個暴君,一個昏君,不然,就要受到封建價值觀的束縛,就要接受制度的約束,神宗深感無奈,再加上自身患有腿疾,一條腿短,一條腿長,顧及皇帝顏面,乾脆躲入深宮三十年不上朝。

張居正在位時,能夠壓制住文官集團、宦官集團。而申時行入閣的不作為,直接導致了朝堂上黨派淋漓,東林黨、浙黨、昆黨、齊黨、楚黨、閹黨成井噴之勢。而無休止的黨爭嚴重的影響了國家決策的效率和邊關用人制度的延續性,它就像一顆毒瘤不斷蠶食著大明王朝的軀體。

三、中西差距,放眼歐洲。明神宗三十年不上朝的時期正好是西方的文藝復興達到頂峰的時期,披著宗教合法外衣的文藝復興,促進了數學、物理、天文、航海等自然科學的不斷進步,也為後來的工業革命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出現,證明了自鄭和下西洋時代的先進文明已經被西方超越。



四、遼東局勢。也正是在萬曆十五年前後,東北的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迅速崛起,成為明朝得巨大威脅。在接下來的萬曆二十年和萬曆二十七年,雖然明朝取得了萬曆三大徵的勝利,但連年征戰掏空了大明王朝的國力,在接下來的薩爾滸之戰,明朝精銳損失殆盡。在滿心的無奈和國事堪憂的局勢中萬曆駕崩。明朝真正的敵人來了!


品讀春秋001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1572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翊鈞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

萬曆十五年(1587年),這一年是24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登基第十五年,從這年開始,萬曆皇帝朱翊鈞再也沒上過朝,直到大臣們無比想念,強烈要求見皇帝一面,終於在1615年在金鑾殿朝會上見了一次,等於說萬曆不上朝時間長達28年之久。

萬曆十五年是個多事之秋,內閣接連換人,北方滿清崛起,小冰河現象到來,天氣頻顯異端,元輔張居正去世五週年,首輔申時行上任第四年,海瑞、戚繼光去世,張居正的離世使的黨爭肆無忌憚,失去有效的管控。……

1582年張居正闔然長逝,時年57歲,因黃河改道導致土地變化。萬曆皇帝命令重新丈量。張居正死後不久,接著就遭到了政敵的清算,一些別有用心的文官大肆宣揚,是因為張居正測量不準確才重新測量,並找出張居正貪汙腐化的證據。

張居正為內閣首輔以後,神宗“而大柄悉以委居正”。 對張居正不僅委以重任,而且尊禮有加,言必稱“元輔張先生”,或“張先生”,從不直呼其名。

面對張居正貪汙腐化的證據,讓這位少年皇帝大吃一驚,曾經一身正氣,偉岸睿智的帝師形象在自己內心中轟然倒塌,以至於他不想做一個麻木任由文官擺佈的人。

於是萬曆皇帝開始不上朝,作為對文官的報復,你們不是想把我當木偶一樣耍嗎?我偏偏不給你們這個機會,我就不上朝,讓你們見不到我!

萬曆皇帝一時興起寵幸了宮女王恭妃,事後生下明光宗朱常洛, 萬曆皇帝想抵賴不認賬,但宮女有皇帝寵幸時留下玉佩為證。

萬曆皇帝當時最寵愛鄭貴妃(福王朱常洵生母),在鄭貴妃的慫恿下廢朱常洛立朱常洵,為此君臣之間爆發了明朝歷史上的國本之爭。臣以國本、道德等一次次諫言要挾,上奏的奏本中有說萬曆是昏君的,有說萬曆會亡國的……讓萬曆看透了文官的嘴臉,無奈做出讓步,規定一年內誰都不提立太子的事。

萬曆和大臣們爭了十年,最終萬曆皇帝妥協了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朱常洛整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某天被廢,因此他自己十幾歲才去讀書,他的兒子如同野生,整天與木匠為伍。

這也是悲劇的開始,萬曆帶著強烈的報復心理玩起了與大臣們之間躲貓貓的遊戲,最後索性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

1958年挖開萬曆的定陵時,通過對萬曆皇帝骨架的研究發現,萬曆皇帝身高在1.64米左右,萬曆不僅患有嚴重的牙病,他的右腿明顯比左腿短,這也與符合史書上記載萬曆皇帝是一位有點瘸腿的矮胖子,因為其嚴重的腿疾不方便其上下朝,同時,貴為天子,為了皇家的威嚴,是不想讓人民看到自己的如此形象。

其實萬曆早就逐年減少上朝次數,上朝的地方也不再是金鑾殿,都找皇帝居定就近的地方,上朝的禮節也節簡很多,減少很多環節,如遇到禮儀、祭祀,需要皇帝親臨的活動,,都由皇子或官員代勞,需要皇帝出席的重大活動都由旁人代勞,只是世人無法解釋為什麼會這樣,直到萬曆屍骨,這給我們解開了萬曆皇帝之所以28年不上朝的百年困惑。

萬曆有八個兒子十幾個女兒,這與老朱家普遍子嗣不旺的情況相比,萬曆是一位多產的皇帝。

1582年3月,朱翊鈞就曾效仿他的祖父世宗的做法,在民間大選嬪妃,一天就娶了“九嬪”。而且,神宗在玩弄女色的同時,還玩弄小太監。當時宮中有10個長得很俊的太監,就是專門“給事御前,或承恩與上同臥起”,號稱“十俊”。

大臣們,既然在朝堂上我顯現不了自己的地位,在後宮你們管不著了吧!

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我們多少不知道的秘密,恐怕沒人說的清楚。之所以是秘密,因為我們無法在史書中見到。


美麗青春您真痘


萬曆十五年(1587年)發生了很多事,這一年是24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登基第十五年,元輔張居正去世五週年,首輔申時行上任第四年,海瑞、戚繼光去世……這一年表面四海昇平,但是明朝已經走到了盡頭。

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是有兩件事情直接導致的:

一、萬曆皇帝最喜歡的鄭貴妃生下的兒子常洵,因為非嫡非長,無法立為太子,因此,萬曆皇帝遲遲不立皇長子為太子,因為大臣以國本、道德等一次次諫言要挾,上奏的奏本中有說萬曆是昏君的,有說萬曆會亡國的……讓萬曆看透了文官的嘴臉,無奈做出讓步,規定一年內誰都不提立太子的事。



二、萬曆皇帝頒佈了一個重新丈量土地的政策,原因是黃河改道帶來一些土地的變化。但是這件事卻被別有用心的文官利用了,說是因為張居正測量不準確才重新測量,並找來張居正貪汙腐化的證據,這打破了他心目中老師公正無私的美好形象,以至於他不想做一個麻木任由文官擺佈的人。


於是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作為對文官的報復,你們不是想把我當木偶一樣耍嗎?我偏偏不給你們這個機會,我就不上朝,讓你們見不到我!

萬曆中期很多後來的官沒有見過皇帝的長相,很多待辦的案子擱置,導致犯罪嫌疑人老死獄中沒人管,還有很多以為萬曆皇帝駕崩了所以見不到人……一個朝代怎麼能經得起三十年停滯不前?萬曆皇帝用他的消極怠工使大明走向沒落。


墨梅逸清寒


從表面看來,萬曆十五年(1587年),大明朝總體海內生平,沒有發生太大的事件。但是,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中認為,“當年,在明朝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 ”萬曆十五年對大明唯一的大事是,神宗皇帝就開始連續不上朝了,一直延續到萬曆四十八年神宗駕崩為止。那麼,這一年是什麼促使萬曆皇帝放棄了親政以來勵精圖治的早朝做法,轉為歸隱於深宮之中,不再早朝?這無疑是萬曆皇帝以隱晦的方式與文官集團決裂。導致萬曆皇帝不再上朝的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是在冊立皇貴妃和“立儲”問題上得不到文官集團支持,萬曆皇帝決意消極怠工。萬曆十四年,萬曆皇帝想冊立淑嬪鄭氏(福王朱常洵生母)為皇貴妃,受到了來自文官們的反對,認為皇長子朱常洛的生母恭妃王氏還沒有得到晉升,皇三子(朱常洵)的生母反而先晉升,不合禮數,雖然冊立沒有受到影響,但萬曆皇帝感覺到了自己受到了壓制;更重要的是,在“立儲”問題上,出於傳統禮法的考慮,文官集團堅決要求按照“立長不立幼”的原則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反對萬曆皇帝將自己最喜愛的兒子朱常洵冊立為皇太子,這進一步打壓了萬里皇帝的自尊心。萬曆沒有強迫文官接受他的主張,只是對這一切置若無物,不提立長子為太子的事。就這樣雙方為“立國本”僵持了10年。迫於輿論壓力,萬曆最後放棄了廢長立幼的打算。但是他決定以消極怠工的形式進行報復。

二是萬曆皇帝厭倦了文官集團自身的陰陽兩面性,不願再與其合作。實際維持大明政權運轉的文官集團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文官們都熟讀聖賢書,以仁義道德相標榜,以治國平天下的抱負為國家服務,以自我犧牲自詡;另一方面,又貪圖私立,利用體制的各種漏洞,中飽私囊。萬曆皇帝認為文官的所謂直言勸諫,是把正直當做商品,不惜用誹謗人君的方法做本錢,沽名釣譽。但是,即使是皇帝,也沒有辦法對抗整個文官集團的意志,因為文官集團憑藉的靠山是大明君權神授的道德依據。一再受挫之後,萬曆皇帝心灰意冷,他決定不參加早朝和各種儀式,對於文官們的抗議和勸諫,他不加答辯。對於人事的任命從不表態。到了後期,一個文官自動離職後就意味著這個官位將被廢除,因為不會再有人補缺。最後,官員的派遣竟然採用抽籤來決定。但是,萬曆皇帝依舊批閱奏摺,這一方面可以繼續掌控朝政,另一方面也堵住了文官集團進一步的抗議和不滿。

三是萬曆皇帝本身健康有隱憂,這也是他賭氣怠工之後長期不上朝的原因之一。後世人對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非議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對文官集團的限制不滿方面,但1958年,考古專家挖掘定陵時發現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的另一種原因。那就是萬曆皇帝長期健康不佳。在發掘萬曆皇帝的棺槨時,發現萬曆的屍骨側臥狀,右腿彎曲,左腿伸直,兩腳都向外撇開,奇怪姿勢令人費解,後屍骨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檢測,發現萬曆不的右腿明顯比左腿短,說明萬曆皇帝生前患有嚴重的足疾。這無疑會影響皇帝在公開場合的形象,也對皇帝公開出席各種儀式造成行動不便。

總的來看,對文官集團施加種種限制的不滿、對長期枯燥的上朝和各種儀式的厭倦以及身體有足疾等因素共同決定了萬曆皇帝將自己自我封閉在深宮中,自古帝王之道就是孤寂之道,萬曆皇帝更是如此,萬曆皇帝無力無心去正面對抗整個文官集團,就只能選擇逃避忽視的方式來尋求自我的慰籍。


滄海拾遺錄


萬曆十五年只是中國歷史上平平無奇的一年,但是美國學者黃仁宇並不這麼認為,他翻閱估計歷經八年做了一本書,是《萬曆十五年》,還記得《人民的名義》吧,那個人高書記念念不忘的一本書,《萬曆十五年》,為官之道盡在其中!

萬曆皇帝不上朝,不是突發決定,可以說這一天肯定回來,不是十五年,就是十六年,為什麼這麼說?不上朝,是明代皇帝的專利!

要說明代不上朝第一人當屬萬曆的爺爺嘉靖,萬曆不上朝,也有自己爺爺的影響。

我個人認為這是有祖孫遺傳的,這是第一個原因。

第二,萬曆登基時尚且年幼,小孩子正是貪玩貪睡的年紀,讓這個小孩子堅持上朝肯定不行。

而且作為帝國的繼承人,必要的學識還是要有的。首輔張居正牽頭,規定一月之內,逢三、五、七朝,其他日子不朝。讓小皇帝有更多的精力讀書。長期的習慣養成萬曆”懶政“的習慣。

第三,明代中央集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種制度已經非常完善了。在隆慶皇帝給萬曆舉辦成人儀式的時候,萬曆就明白,皇帝,只是這個國家需要罷了,這是一種必須的制度而已,不在於自己,身處於這個制度中皇帝處處受限制,很多事情自己根本沒辦法。登基之後,他這種感覺更加明顯,自己的生母貴為太后,少了人倫之親,只有冷冰冰的”什麼國家甚幸,百姓甚幸“。

內閣制度的完善讓決策淡化了皇帝的影子,更加無用了,也就是萬曆上不上朝對決策根本沒有一點影響。加上太子之事,萬曆與大臣之間的間隙越來越大了,站在了對立面,萬曆索性不幹了。

第四,當然這是後世的推測。建國之後萬曆墓葬的考古發現,萬曆患有嚴重的足疾,一方面行動不便,一方面也是因為保持權威,所以不上朝了,甚至也很少走動。

歡迎評論哦。


逸謙吧唧吧


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萬曆不上朝,而且長達30年之久?

一 張居正的死直接導致萬曆的叛逆心理

朱翊鈞10歲即位,完全是個小孩子嘛。在萬曆的童年時代有三個最親的人一直影響著他,生母李太后,老師張居正,大伴馮寶。除了玩伴外,萬曆對母親和師傅是既畏且敬。

可以說張居正對萬曆的影響最大。1582年張居正闔然長逝,時年57歲,按現在的說法正是年富力強的好年紀。張居正死後接著就遭到了政敵的清算,等張居正的“罪證”擺在萬曆眼前時,使這位少年皇帝大吃一驚,曾經一身正氣,偉岸睿智的帝師形象在自己內心中轟然倒塌。

原來人都是有兩面性的啊!這使得心理叛逆期的萬曆對一切朝中官員都充滿了懷疑。

二 淑嬪鄭氏對萬曆的影響

淑嬪鄭氏(福王朱常洵)生母。這個女子非常討萬曆喜愛,這鄭氏乖巧懂事,讀書學習方面也認真,一副小蘿莉的形象很對萬曆脾胃。

鄭氏不但乖巧,還很有見識,經過與鄭氏的交往使萬曆對朝局的態度一改過去優柔寡斷的性子,變得固執己見起來,從此與內閣形成了對立局面,為以後的怠政埋下了伏筆。

三 國本之爭,就是立誰為太子

此時的萬曆早已經不是那個愛學聽話的“好孩子”了。作為帝王我為什麼就不能一言九鼎,立誰為太子是我的家事,你們外人管的著嗎?不就是廢長立幼嗎(皇長子朱常洛)?

朝中大臣則是強烈反對,其實大臣們並不是太關心立誰為太子,關鍵是反對萬曆的態度。

你小小年紀竟然如此獨斷專行,等地位鞏固後那還了得,還要我們這內閣幹啥。說白了儒生們就是怕萬曆改變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國本之爭就是執政理念之爭。

長達10年的國本之爭最後以萬曆屈服而結束。但這不是結束,而是悲劇的開始,從此朱郎是路人。萬曆帶著強烈的報復心理玩起了與大臣們之間躲貓貓的遊戲。

四 後宮的性趣取代了對朝政的興趣

萬曆有八個兒子十幾個女兒,這與老朱家普遍子嗣不旺的情況相比,萬曆是一位多產的皇帝。

這些說明了什麼,既然在朝堂上我顯現不了自己的地位,在後宮你們管不著了吧!沉迷聲色這是古代帝王的通病,雖然這不是有志青年朱翊鈞的初衷。


萬曆十五年是個多事之秋,內閣接連換人,北方滿清崛起,小冰河現象到來,天氣頻顯異端,張居正的離世使的黨爭肆無忌憚,失去有效的管控。

等等紛亂現象,大臣們沒有自省,內閣沒有強有力的治理手段,更有甚者把這些亂想都歸與萬曆失德,這是不公允的。

而萬曆皇帝呢,顯然他不想為這些亂像背鍋,你們想推卸責任,想爭權,那好吧,老子也不玩了,你們能是吧,那就把這亂攤子丟給你們,你們想得到的我偏偏不如你們所願……於是乎這個怪圈就這麼不停的循環著。

萬曆時的朝局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奇葩史。


萬曆十五年到底發生了我們多少不知道的秘密,恐怕沒人說的清楚。之所以是秘密,因為我們無法在史書中見到。人性,我們永遠猜不透,現在也是如此,以後也是如此。


老夢Meng


張居正,戚繼光,海瑞這些國之棟樑相繼離世,導致皇帝的思想有所放鬆。(但並非對國家放任不管,所有的軍政大事都還是由萬曆拍板決定,比正德和天啟合格得多。)另有一個原因就是萬曆的腿疾問題導致他無法時時親自到朝。


慄粟觀滄海


三千佳麗嬌聲啼,君王自此不上朝。


大帥252990946


皇帝成為傀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