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治整創” 奔向“綠富美”——“美麗三門”建設紀事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是大自然的底色

也是我縣持之以恆、悉心守護的顏色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近年來,我縣以“八八戰略”為總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美麗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努力將蟹鄉人的生活繪成幸福的原色。

如今的蟹鄉,正保持一顆“綠心”,朝著“安康宜居的生活、山清水秀的生態、健康文明的風尚、和諧穩定的社會”的目標不斷邁進,加速推進“美麗三門”建設,奮力奔向小康社會。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我縣新城一角。林利軍 攝

“治”出碧水藍天

不久前,全省“五水共治”公眾滿意度調查顯示,在全縣百姓心中,“五水共治”的支持度、信心度等均超過90%,成為一項最受百姓關注和點讚的民生實事。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五水共治”既是一場整治環境、倒逼轉型的大會戰,也是一個培育生態文化、普及環保理念的大課堂。為形成上下聯動、全民參與的治水大格局,我縣建立了縣、鎮、村三級“河長”全覆蓋體系,446名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組成的河長隊伍,挑起了愛水、護水、治水的重擔。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在“全民治水”理念的號召下,我縣形成了比三級河長更為龐大的“民間治水”隊伍。如今,既有縣委書記、縣長擔任的“總河長”,也有“河小二”“塘大爺”“街大媽”,還有不少“治水監督員”,以及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他們積極投身保護河湖的行動中。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海遊街道城中村村民章萍是一名普通婦女,從小生活在石羊溪邊的她,對水環境一直很關注。“五水共治”啟動以來,章萍每天自發到石羊溪邊巡河,查找問題、反映問題成了她的日常工作。她的微信運動步數,常常佔據榜首位置;而她的微信朋友圈,經常出現石羊溪的靚照,成了當地“五水共治”的宣傳陣地。

2017年,章萍被街道聘為“治水監督員”,她積極發動身邊的排舞隊姐妹們加入治水隊伍。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建設全市首個生活小區類

“汙水零直排區”改造工程的

初雨收集項目;

出臺全省首個水域岸線保護規劃;

打造“智慧河湖”全天候管護河道

……

近年來

我縣不斷創新治水亮點,滿載榮譽

↓↓↓

全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示範縣

國家級生態縣

省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先進集體

農村治汙設施運維管理社會化第四屆

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優秀獎

……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如今

行走在蟹鄉大地

碧波盪漾,水清魚現

江南水鄉還復來

“整”出幸福家園

放眼全縣

一批“升級版”的美麗小城鎮

呼之欲出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在亭旁,台州海防同知署古城牆拔地而起,萬遠山莊“變身”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在花橋,千畝彩塘、萬畝柑橘、稻浪綿綿、海鮮大排檔一條街等鄉村風情帶初具雛形……一座座特色鮮明的風情小鎮,成為連接城鄉的重要節點和美麗鄉村的“最美客廳”。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自2016年11月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以來,我縣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對症下藥、保障到位、措施有力,在全省創下了“整治工作率先啟動、規劃方案率先完成、全域集中開展評審會”三項第一,被稱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三門經驗”

縣環綜委副主任楊敏介紹,經過兩年的創建,縣委、縣政府堅持“花小錢、辦大事、創特色、樹形象”的理念,知難而進,厚積薄發,奮力趕超,後來居上,8個鄉鎮(街道)全部完成創建任務並通過省考核驗收,其中蛇蟠鄉、亭旁鎮、橫渡鎮成為省級樣板鄉鎮,沙柳街道、健跳鎮、浦壩港鎮成為市級樣板鄉鎮

,圓滿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目標。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兩年來,我縣開展了“環境整治三化行動”“百日攻堅”“下沉活動周”等專項行動。

“從來沒有這麼大幹過,這是一次全鎮大掃除。”花橋鎮黨委書記丁宏苗說。在鄉鎮,鎮村幹部戴著袖章,拿著掃帚,一戶戶奔走,發動老百姓共同參與;各地群眾紛紛走出家門,掃樓道、擦灰塵、整理庭院、撕小廣告,忙得不亦熱乎。截至目前,共發動人員8600餘人次,處理流動攤販3650餘起,清理亂堆放建築垃圾6980餘噸,清理亂搭亂建1553處,消除赤膊牆、藍色屋面530處,拆除違建471.8萬平方米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道路變寬了,垃圾不見了,“蜘蛛網”消失了,違建拆除了……兩年來,三門小城正悄然發生“美麗蝶變”。小城鎮面貌改變後,我縣又把目光投向了“頂層設計”,突出“一鎮一品”,幫助鄉鎮挖掘本地產業、文化、自然生態特色,做好入鎮口、公園綠地、老街整治和傳統建築修繕等重要項目建設,提煉“亭旁紅、健跳藍、花橋橙”等凸顯文化特色的經典性元素和標誌性符號,打造“多彩三門”的絢麗畫卷。

村莊環境美化後,蟹鄉百姓在家裡辦起了民宿,並以銷售小海鮮、盆景、枇杷等當地特色產業實現增收,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如今的我縣就像是大景區

一鎮一品、一村一韻

去年

全縣接待國內外遊客433.36萬人次

旅遊總收入達47.6億元

“創”出最美風景

文明

是城市進步的標誌

是建設美麗三門的具體舉措

更是44萬三門人民的共同願景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自2005年創成省級文明縣城以來,我縣緊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最高目標不動搖,秉持“創文明城市、惠萬家百姓”理念,堅持以文明創建為引領,推進城鄉共同發展,統籌小城鎮綜合治理、垃圾分類處理、鄉鎮文明競賽活動等縣重點工作,不斷改善城鄉綜合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文明創建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擴大。

省級文明縣城

省級文明城市

省級示範文明城市

國家衛生縣城

……

一項項榮譽

讓文明的種子深入人心

全縣城鄉環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經過全縣人民長達13年的努力,2018年2月,我縣獲取“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入場券,進入為期三年的創建期。去年以來,我縣上下鉚足幹勁,全縣108家共建單位與200多個共建點結成對子,在主次幹道、商業大街、背街小巷、小區村居等處,圍繞宣傳氛圍、文明勸導、環境秩序、公益活動、文明風尚等“五大共建”內容展開行動。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走上街頭,協助交警維持秩序,確保交通有序暢通;走進社區,倡導垃圾分類,改善百姓居住環境;走進敬老院,開展“愛心義診”,為老人們送去關愛和溫暖……如今在我縣,志願服務從搞活動變為常態化,愛心行為枝繁葉茂,全縣道德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公民道德素養明顯提高。

據悉,我縣共有註冊志願者5.3萬餘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1%,湧現出了“有為圖書館”“芹溪兒童之家”“蒲西陽光假日小屋”等一批志願示範基地。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我們精心組織開展‘道德紅榜培育文明鄉風、文化禮堂凝聚文明鄉風、古今鄉賢助推文明鄉風、雙百結對共創鄉風文明’四大主題實踐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三門大地落細落小落實,推進精神文明之花在鄉野村落美麗綻放。”縣文明辦主任周清波介紹,截至目前,我縣共培育村級道德紅榜人物5000餘名、鎮級1300餘名、縣級200餘位,湧現出“誠信老漢”梅光汗、“救人英雄”陳立興、“熊貓俠”盧永軍、“感動中國”候選人何小川等先進典型人物

美麗三門

你我攜手共建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文稿:李貝妮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1、@三門人,免費領取,這份民生福利政府買單!

2、掌上三門APP積分商城正式上線!看看你的積分能兌換什麼?

3、@三門人,6月1日起,又一類電動車將被禁止上路!

4、伏季休漁期敲定!愛吃海鮮的你們,還不趕緊到三門來一場小海鮮之旅!

5、賞杜鵑、露營、篝火晚會……這才是三門春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借力“治整创” 奔向“绿富美”——“美丽三门”建设纪事

掌上三門

精彩三門 一手掌握

你可以瞭解三門人文歷史、風土人情、新聞資訊、便民信息

投稿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我們為您準備了豐厚的稿酬

歡迎推薦優質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