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生死?你認為活多少歲就足夠了?

杭州雲莊劉貴剛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人的一生太過短暫,還沒來得及認真的年輕,就該認真的老去了。時間總在不經意之間奪走了很多東西,總覺得還在漫不經心的成長時,卻是跌跌撞撞的變老,直到老的走不動了,還在懷疑,是生活虧欠了你我,還是你我戲弄了人生。

人生一世 ,草生一秋,活著或者死去都是自然的規律,誰都無法違背,回首往事,是功是過都不重要了。人生一世,俯仰之間,一撇一捺立天地。人活著,百年之後,塵歸塵,土歸土,萬物終將消亡,隨風散去。

人活的是尊嚴、是人心、是人性,活的不是長度,而在於活著的質量。我認為的,身體是本錢,好好珍惜,至於活到多少歲,我現在說了也不算數,聽天由命吧!


風向之初


父母是隔在子女與死亡之間的一堵牆。

我母親83歲過世,父親87歲去世,而丈母孃不到六十就走了,老丈人上個月滿的91週歲,身體還好。從父親去年離世後,我就在有意無意的思考死亡這個事。人的生老病死和大自然中的所有生物一樣,不可避免,也不用迴避。孝敬父母,幫幫兒孫,開心生活,哪一天走都無所謂。

要說活到多大年紀,我認為健康的活過76歲(過平均數)就行了,別的聽天由命吧。


曾經的曾32780


怎麼看待生死?這是一個巨大的題目。要回答清楚,恐怕要寫一部書才行。總的來說,一個人,如果為自己活著,就是長命百歲,其意義也是有限。如果為了別人更幸福而活著,那才是生命的真諦。最起碼,你也要為家人,為親人活著吧?雷鋒同志就說過;“活著,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幸福”。這句話,我始終牢記在心。


四川,涼山州,木裡縣發生了森林大火。有三十人在救火中,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生命。人民賦於他們烈士的崇高榮譽。毛主席教導我們,“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他們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我想,在某種程度上,這三十名烈士已經回答了我們的疑問,怎麼看待生死?

前幾天,我去一家養老院,看望自己的親屬。頗有感慨。長長的走廊,兩側是房間,門口有姓名牌。姓名牌上有老人的資料,性別,年齡等等。我用心統計了一下,從60歲到96歲不等,大體平均年齡在80歲。他們一日三餐都有人照顧,生活不錯。有的還可以打打牌,寫寫字,唱唱歌,好不快活。但其中也有一些老人,是不能自理的,有的甚至臥床不起。如果臥床,只能等死了。你們說,這樣的生命還有什麼意義呢?

在養老院,我特意去看望了那位全院年紀最大的96歲老阿姨。老阿姨精神矍鑠很健談。我說阿姨真棒,您怎麼養生的?老阿姨說;“養什麼生?生兒育女養孩子了!養一大家子人了,淨受苦了,伺候一大家子,吃不好,喝不好。這些年,才越來越好了”!從老阿姨的笑聲裡,我真的感嘆出,為了別人,貢獻的美麗,平凡生命的美麗!



“人固有一死,活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生命短暫,水火無情。只要我們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只要我們愛家人,愛孩子,愛父母,愛社會,愛她人,給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那怕生命短暫,那也是最光彩的生命!

最後上一段名人名言;“人最保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這段名人名言在我小的時候,也就是五,六十年代曾經特別火!火到人人可以背誦的程度。我今天把她寫出來,也是默寫的,大約一個字不會錯!我想,在今天,對於扼制“物慾橫流”,培養高尚情操,保爾的話,還是具有重大積極意義的。


盛廣學雜家雜論






陳雲強


人生在世上就有七情六慾,對待生死方面隨著年齡越大,你就會越覺的無所謂。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是你想怎麼就怎麼。而是你必須活好當下。

今天不知明天事,明天到來代表著昨天已經成為過去,你又賺了一天。

如果每天你都當世界末日最後一天來生活,那麼你覺的活多少歲這個有意義嗎?

活在當下,沒必要想過多的生死。


前事往塵


當父母走後,我們面對的只有死亡。

生不由我選擇,死也不是我們能夠掌控的事,活著多少歲是長?多少歲是短呢?

轉眼我們已經到了時光不再,未來不可期的年齡,至於活多久,重要嗎?

流星只有一瞬,他卻讓人難以忘懷。螻蟻雖活百年,終究一生繁衍生息,各人有各人的宿命,各人有各人的機緣,過往不迎,未來不期,做好手邊的事,做好每一個時期的自己,已是很不容易的事。何必再去自尋煩惱,探究我們永遠無法預知的事呢?

源生於父母,終結塵土,愛我所愛,不負此生。


ROSE


生死沒什麼好看的,是自然規律的必然。一般活到八十歲多點就可以了吧。我現在92歲,說實話難受時間幾乎佔了所有的時間。


周棣370


活到八十歲足夠了,過去是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七十的少。現在生活水平提高,醫學技術發達,有病去醫院看病。壽命普遍延長。活到八十,該吃的吃了,玩的玩得。享受了生活,如果六十之前死的,有的人累一輩子沒享受,死了就不值了。


燕子82587497


人總有一死,活到什麼歲數合適這個沒有定倫,致如活到什麼歲數我看只要是有力所能及在不需要人的照顧的情況下活到什麼歲數都行,在自己不能照顧好自己的情況下,還需要多人照顧下,生不如死的情況下,不如早早去,這樣解脫都是福,


老驥伏櫪


“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生與死的意義,在於你走走完這一生,是否有價值。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幸福的人,希望長命百歲。不幸的人,生如死灰。如果我們的生活有價值,有意義。可能也就無懼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