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港視文化傳播 今天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今天與明朝建文帝年間距離600多年

而我與建文帝之間的距離,可能近在咫尺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明建文帝下落之謎堪稱明朝第一懸案,六百多年來,一直未明確答案。

當年,朱棣之軍攻入京城。宮中燃起大火,皇后死於火中,建文帝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在中國曆代帝王中,他的經歷遭遇最為奇特,他的離奇失蹤,無疑是最撲朔迷離、最引人關注的歷史懸案。由於傳說紛紜,而正史、野史的記載又互相矛盾,更使得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歷史面紗,疑竇重重。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今天港視君帶你去探秘建文帝的那些事兒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迄今為止,關於建文帝的逃藏之所,傳說最多、史載最全、物證也最多的,當屬廣西橫縣的寶華山應天壽佛寺。

據傳建文帝“靖難之役”之後,削髮為僧,逃到寶華山應天寺隱居15年,並擔任主持。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應天壽佛寺所處的寶華山山勢雄偉,林木蒼翠,瀑布垂掛,溪流叮咚,泉水甘甜,寶氣蓋頂,常年煙霞繚繞,宛若仙境。“寶華朝煙”是古橫州八景之一。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瞅瞅人家選的這地兒……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當然,作為一個從小生存在宮廷之中,接受的又是帝王教育,更何況還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一手教導出來的一代帝王能這麼膚淺???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保命才是首選,應天壽佛寺介於山水之間,東可下粵地,西可上雲貴,南可往欽廉出海,是個極為理想的藏身之地。

寶華山也叫“南山”,符合建文帝命理五行缺“火”補助與益旺方位。

瞧瞧這絕佳的風水寶地,山勢起伏,龍脈自西而來,左右龍環虎擁,前有龜蛇把水口,後山如鳳凰翔舞,脫下山崗蜿蜒有情,宛若潛龍隱伏此間。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話說,一個帝王的藏匿之地可遠遠不止於此。

畢竟這也是一個拖家帶口的帝王啊!

選在寶華山應天壽佛寺,不僅方便他在寺院中隱蔽身份,還方便串個門兒,時不時探望被他安置在附近的家屬後裔。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好了,好了!

這下可以住下了!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建文帝感念佛祖護佑,題寫了應天壽佛寺門匾“壽佛禪林”,又題“萬山第一”于山門前匾額。

正因為有這些墨寶,讓後來聞訊而來的政客學者得以驗證,這裡是建文帝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這其中就有被稱為“千古奇人”的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他曾表示:“寶華山有壽佛寺,乃建文君遁跡之地”。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說了這麼多建文帝的歷史軼事

這下說說我們能沾沾帝王仙氣的事兒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建文帝閒暇之餘,在應天壽佛寺旁遍種茶樹。他所種的茶樹葉片背面灰白有毛,被稱為“白毛茶”,沖泡後清香適口,其口味“品勝武夷”。又因為是建文帝親手種下的,也被稱作“聖種”。這裡的茶還曾獲1822年巴拿馬國際農產品博覽會銀獎。

循著建文帝的仙氣採茶去


600多年的滄桑,建文帝已是史料的一冊,但他所種植的茶樹卻依舊生機勃勃。

600年的歲月沉澱,天地日月精華的供養,建文帝所栽植的茶樹韻味愈久彌香\愈久彌醇......

600年後今天,港視君誠摯的邀請您,來到這裡——廣西橫縣應天壽佛寺


體驗一個不一樣的禪茶之旅


聽晨鐘,聞幕鼓,觀雲海,賞蓮境,採春茶,沐佛音......

在悠遠與寧靜中

傾聽最真實的自己

禪茶一味

相約廣西橫縣應天壽佛寺春茶季

- 活動時間 -

5月1日-5月4日

- 活動地點 -

廣西南寧橫縣寶華山應天壽佛寺

- 活動費用 -

2298元/人

(3人成行 1998/人、8人成行 1698/人)

- 聯繫方式 -

徐小姐:135 6008 1355

周先生:133 9261 53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