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內定型,新發動機值得期待,材料領域新突破助力部件升級

五年內定型,新發動機值得期待,材料領域新突破助力部件升級

眾所周知,我國的渦扇10發動機已經開始進入到第二個階段。我國渦扇10發動機是我國已經服役的最先進的發動機,其材料技術在國際上也能排上號。

五年內定型,新發動機值得期待,材料領域新突破助力部件升級

新浪軍事4月25日報道的一篇文章,航空軸承鋼材料技術獲得突破,我國新發動機或在五年內定型。這是我國的航空發動機上最新的重大技術突破。在我國以前的發動機上,由於主軸承壽命比較短,發動機第一次翻修的壽命連200個小時都不能保證,這還是在我國航空軸承科研人員做出巨大努力的結果下產生的。但是西方國家的第三代戰機使用的發動機主軸承壽命已經基本上可以與發動機達到同一個水平,可達數千小時。由於當時很多外國願意出口給我國先進的發動機軸承,所以造成我國國內民用高端航空軸承營基本上都以進口軸承為主,但是軍用的軸承產品仍然被封鎖和禁運。

五年內定型,新發動機值得期待,材料領域新突破助力部件升級

我國目前在航空發動機主軸承的製造用鋼是M50,這是西方國家第一代航空軸承鋼產品,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都已經普遍使用。現在美國使用的是其重大改進型號M50Nil,比第一的產品相比關鍵指標有了非常大幅度的增長。比如耐熱溫度達到350°C,使用溫度提高了200°C。

五年內定型,新發動機值得期待,材料領域新突破助力部件升級

不過我國在這方面剛剛處於應用起步階段,一直到2001年,上海寶鋼才生產出我國第一批M50Nil鋼材。美國已經研發出來第三代航空軸承鋼產品CSS-42L,其使用溫度達到了500多度。美國已經將航空發動機主軸承的壽命增長到了3萬個小時,滿足了推重比達到10一級航空發動機的要求,我國現在也把M50Nil航空軸承的應用當成重點項目來進行研發。

五年內定型,新發動機值得期待,材料領域新突破助力部件升級

現在我國國內企業已經將航空軸承壽命大幅度延長,達到了德國飛機航空軸承的22倍,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可以說,我國基本上已經突破了第二代航空軸承產品的難關,不過要大規模實驗應用才能保證絕對性能可靠。比如說德國的產品累積使用時間達到75萬小時以上,積累了大量的實驗數據,才最終投入大規模應用。我國在這方面還需要長時間的試驗才可以定型,但是五年之內,就可以用在我國的最新型發動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